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为什么中国还没有街头艺术市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06 19:42:25 | 文章来源: 东方视觉

香港的Schoeni画廊曾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班克斯作品展,用意在于让中国藏家开始对这种艺术产生兴趣。班克斯的展览唤起了很多中国普通人的兴趣——开幕那天来了成百上千的人——但是他们大多不是藏家。“不幸的是,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次展览业绩平平,”Nicole Schioeni是画廊的老板又说“大多数客户无法说服自己出高格去买一副画在蜡纸上的作品,不论艺术家有多有名。”

这种观点被普遍认同,在中国大陆更加如此。中国的城市文化基本没有市场,尽管中国有无数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但是对于藏家们来说,一旦涉及到大金额的投资,他们还是倾向于更稳妥,成熟的艺术品市场。

几年前中国的城市艺术(或者说街头艺术)才开始发展起来,根据Schoeni说,香港有一小部分画廊就是以街头艺术品为定位的,从目前看来似乎已经聚拢了一些人气。Adam Schokora,一家在上海成立的名为NeochaEDGE的创意公司的CEO认为街头艺术并不被认为是商业作品的范畴。“广告里把在墙上涂鸦表现的很酷的时代早已过去,”他说。

那些对城市艺术感兴趣的大多是居住在香港的欧洲侨民或者是那些曾经在国外生活学习过的香港本地人,Schioeni说到。她参加了一项名为 Adapta Projects的计划,使得她能够举办那些根本没什么油水可赚的街头艺术展览,她致力于此。“我们永远不举办那些被赋予高商业回报期望的展览。 Adapta Projects是一个有教育意义的项目,我们希望能够搭建一个桥梁,并且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个活动。”

什么是街头艺术活动,尽管这个概念尚未明确。在西方国家,街头艺术通常是年轻艺术家表达政治立场的发泄口,但是Schokora简称中国的年轻人普遍不考虑政治,他们更关注经济。“中国的年轻人认为他们的政府和全世界任何其他政府一样,有很多毛病,但是没有现在的这个政府,他们的国家和生活就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富足安逸。”他解释到。

Schokora还提到中国有很多街头艺术家,但是他们把涂鸦当成兴趣而不是职业。“这里很多本地的街头艺术家都是很有才华的平面设计师,插图画家或者画家。”他们通过另一个渠道在艺术圈里挣钱。“他们的街头涂鸦对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并不易懂,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通过对Jonathan Levine画廊的走访,揭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去纽约购买街头艺术品是不可能的。一个画廊代表说尽管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国际市场”,“但我们们目前不指望很多中国的藏家或者我们的客户对此有极大的兴趣。” Jonathan Levine在亚洲有一些客户,但基本都是日本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