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什么呢?
一是高超的技术。不同艺术院校水准不同,但理念都是一致的,要给学生最好的技术。所以,从功能设定上第一条基本没问题。
二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一条很缺乏。总体来说我们目前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学生独创性的探索性教学环节很少。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一条是中国社会历史上从未经历“海洋经济”的自由竞争,长期的内陆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型的,一向靠天吃饭,经验、传统成为整个民族、社会生存延续的最重要的“软支撑”。因而在文化艺术上相应地形成了封闭、保守的观念,主流意识形态崇尚小心翼翼恪守传统,小步履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成为横贯整个中国艺术历史的几乎“固化”的思维定式。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也与此相应,缺乏鼓励原创性创造、革命性变革、颠覆性创新的思想及行动机制。有一句我们熟悉的口号影响、制约我们的文化艺术发展半个多世纪,我们一直没有察觉,那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当我们在文化创造方面能力还很弱的时候,古代的“翻新”一下,外国的“改造”一下,为我所用,丰富新中国文化艺术,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其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与艺术仅仅跟在古人屁股后,跟在洋人屁股后,古人没想过的就不想,外国人没弄过的就不弄,肯定是不够的。尤其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时代、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还仍孜孜不倦地做“古典艺术”的搬运工,“外来艺术”的搬运工,零敲碎打,修修补补,掰碎拆开,组合重装……显然已不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一流文化大国的美好愿景相适应。
这里我想说明:我绝无意否定“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我认为“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是延续古代文化艺术的一种方式,它的功能是使我们原有文化艺术样式不失传,每个时代能翻新、延续。但培养大师,建设一流文化大国,靠的不是吃老本,不是改装古代(中国的和外国的)经典,而是要原创创造既有高超技术,又充分个性化,同时又符合全人类审美共性的、能为世界认可的新技术、新艺术、新样式。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不够的。“古为今用”我们祖宗创下的家业我们自己继承,这是应该的。“洋为中用”如果学一点为我所用当然可以。如果一味学习,全套搬进,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一句话,在我们的文化观念、文化政策、艺术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设计上,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作为主流思想观念来定位的话,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高等艺术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大师的。因为你已经设定路径,把他通向大师一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门户给堵死了。所以我们现在强调坚守传统,强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一流文化强国的目标其实是“南辕北辙”,以此理念培养大师,无异缘木求鱼。要培养大师,思维要反过来,倡导“在不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在反传统基础上创新”。有可能一百个学生反传统,九十九个都反错了,有一个反对了,他就是大师。他颠覆了传统已有的技术、艺术样式,但吻合了大众审美期待,创造了潜在规律支撑下的新样式,大师因此就诞生了。实际上西方现代科技突飞猛进,都是在无数个探索者奉献牺牲,最后促成一个科学大师创造成功,由此而创造改变人类生活的奇迹的。西方现代艺术无数流派,也是在这样屡仆屡起的探索中,最后成就其色彩斑斓、流派纷争的现代艺术史。一代代大师都是在颠覆、背叛、建构、征服中崛起。这样的理念、艺术教育环境、机制、在我们中国是极其缺乏的。所以回顾过去60多年,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等各领域,开宗立派的大师罕见!现在我们津津乐道的大师,都是明日黄花民国版,其原因可能盖出于此吧!
我们现在的大学艺术教育,基本上就是教学生怎么照搬古人、改造古人,或怎么照搬外国人、改造外国人,原创的概念基本上很少,艺术学校就难培养出大师了。“照搬”有一个美丽的理论外衣,那就是似乎很爱国、实际上很误国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实际上是变相的模仿)。这是阻碍我们中华民族重新换发创造力、创造世界一流文化、跻身世界文化引领国家行列的最大障碍。而且它属于是集体性“民族记忆”,几乎是盘踞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你要改变他,很多人会跟你拼命的。所以这可能是中国文化的致命伤。中国人在科技文化创造上能不能最终超越西方,成为世界文明创造的引领者,迎来东方文明全球化的新时代,关键看中国人能否实现“自我扬弃”,消除民族集体性“创新心理障碍”。
模仿的教育不中止,大学艺术学院不可能培养出大师。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