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幸福指数”的制定难解中小学生厌学情绪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1-29 15:05:04 | 文章来源: 国际在线专稿
分享到搜狐微博

为推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都将拟定中小学生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同时还将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成都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现在的中小学生非常累、非常苦,我们将搜集影响中小学生心理的各种量标,制定中小学生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减少中小学生的厌学情绪”。(11月28日《成都晚报》)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通过网络媒体报道的一些极端事件诸如“女生打群架视频”、“虐猫”、“虐狗”、“自杀直播”等进入并刺激公众眼球,很多对教育关心的人士也焦虑不已,因为深层次心理问题的暴露并不仅仅是这些极端事件才能反映的出来,现在很多小孩子说“大人话”,什么“班干部竞选水太深”、“人生就是那么回事”等等“个性”语言,从一些刚刚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总禁不住让人心灵震撼。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竞争压力大,这是教育界多年来的顽疾,我们的相关部门和社会媒体呼吁了很多年,但正如很多问题的解决一样,呼吁从来起的作用都很小,真正涉及深层的教育体制改革总是迟缓的让人心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高考的竞争白热化,现在这种竞争和白热状态已经早就传导到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阶段——家长为孩子进一所好的幼儿园挖空心思就是明证。

这种竞争的白热化背后,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隐忧——孩子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怎么办。同样,这样努力的背后也有着一个共同的指挥棒,高考。在高考指挥棒“魔力”般的指引下,中小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个性塑造机会、人文艺术熏陶都可以忽略掉,因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过程只是实现目的的必经阶段,只要最后通过了高考,进入精英选拔的范畴,其他一切都可以被忽略。

现在很多大城市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人文素质的内涵,要求在小升初阶段考察学生的特长,但我们又不幸的看到,这种考察又一次被曲解,变成了在家长和学校主宰下中小学生们的竞技场,谁钢琴过的级别高,谁画画得过奖,谁会的乐器多,谁就更有机会和资格进入好的中学……

凡此种种,在这样一种丛林法则生态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心理健康的各种指标怎么能保持一个合理的标准,中小学生的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的建立又是建立在怎么样的基础之上呢。

不可否认,成都教育局的初衷是好的,他们也意识到了“现在的中小学生非常累、非常苦”,也想通过“搜集影响中小学生心理的各种量标,制定中小学生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减少中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但以现在本来就很痛苦的心理量表来建立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这样的幸福指数到底能多大程度体现一个正常快乐生活学习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幸福指数的制定和中小学生幸福指数的提高并无必然联系,如果高考中考的应试功能不改,制定多么宽松的幸福指数充其量也就是个标准而已,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制定幸福指数不如从改革应试教育开始,虽然这很难,但总得开头,总得有人做,总得有个结果,不能让中小学生和老师们一直就这么痛苦着,无奈着。(王丽)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