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听一位教师讲到一件事:前不久他们学校的局域网因技术故障瘫痪了几天,学校网络管理员就受到了老师们的同声讨伐,原因是网络不通,老师们就无法正常备课。原来该校80%以上的教师早已经习惯了“备课靠百度”的日子,上不了网让他们手足无措。
这种情况让笔者很吃惊,于是询问了自己身边的教师朋友,发现大多数教师写教案就等于“复制+粘贴+打印”,制作课件就等于下载课件或组合课件,学校的集体备课就等于分工搜索下载,并美其名曰“资源共享”。笔者隐隐感觉到,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在被“备课靠百度”拖入一个可怕的深渊。
“百度”无疑是学校师生们工作与学习的最佳助手,但当教育只剩下“百度”时,教师们就彻底沦落成了“知识小贩”。时下,一些老师已经没有钻研教材的习惯,因为网上的教案、课件、教学实录很多,“百度”一下就行了。不光是教师授课靠“百度”,学校教育的其他方面也靠“百度”。许多学校的教育理念是“百度”来的,校训、全套管理制度、教师的教研论文也是“百度”来的。不管本校的实际情况,不管学生的实际需求,反正奉行的就是“拿来主义”。
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过于膜拜“百度”的神奇,那么“百度”搜索引擎很可能会慢慢抽空教育的本质。如果我们的教育者习惯于“一切有百度”,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就会慢慢萎缩,教育过程就成了简单的知识运输过程,教育会彻底沦为一种没有灵魂的事业。可以说,教育靠“百度”造成的可怕后果,是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侏儒化”!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侏儒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甚至蔓延,许多孩子在习惯于依赖“百度”的同时已经变成了“唯百度学习者”。“百度”的巨大能量让孩子们发现,费时费力钻研知识完全没有必要,那些从前为我们所诟病的诸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的学习方式已经覆盖了许多孩子学习生涯的全部。
身处“要寻找一滴水就给你整个海洋”的“百度时代”,教育该怎样坚守它的神圣、智慧和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