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清华实验学校于2002年春季开始投入建设,2002年9月1日正式开学。学校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附中、清华附小和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四家作为股东,为国有民办体制,实行走读、寄宿双制管理的十二年一贯制实验学校。
作为清华大学异地创办的唯一一所基础教育学校,深圳清华实验学校秉承水木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的校风校训,是清华大学“艺术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美术学院生源基地”、“体育特长生培养基地”。目前,学校在校学生近6800余人,教职工700余人,是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民办学校之一。
八年前,清华大学在深圳创办了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八年后,清华实验学校用创新的笔触,书写了中国民办教育的传奇。
自2004年参与高考以来,清华实验学校先后有18学子考入清华(2010年5人)、2名学子考入北大,高考重点进步率、本科进步率两项曾列全区公民办学校第一名。另有一大批学生被复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香港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录取。学校中考多次取得宝安区民办学校第一名、平均分远远超过全区学校平均分的好成绩。
学校的特长教育,更是成绩斐然。2005年至今,学校射击队成员已获亚洲冠军4个,全国冠军17个,省市级冠军14个,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11人。此外,学校篮球队3年获得区学生篮球赛冠军7项,市学生篮球赛冠军1项,亚军2项。学校高中美术班,连续四年高考录取率均达95%以上。
2008年,学校晋升为“省一级”学校、被深圳市教育局确定为七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验学校”之一、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授予“实验基地”称号;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
近年来,学校连续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四次)、“全国校园法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学校”、“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书香校园”、“宝安区教育先进单位”、“宝安区民办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奖”(连续三次)等荣誉。
8月23日上午,记者见到周杰的时候,她刚从新教师培训大会的讲台上走下来,看起来精神焕发,满面春风。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们一起走进了她整洁的办公室。
谈到办学八年所取得的骄人业绩,记者问周杰校长,学校取得成功的驱动力是什么?周校长沉思了一会,微笑着对我说:清华大学在深圳创办这所学校,是为了给清华大学的一条龙教育开拓一条新路子,为中国民办教育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探索与创新,是清华大学赋予我们的一项特殊使命。而只有在深圳这片时时刻刻都在涌动着改革创新的沃土上,这种氛围中,清华实验学校才能得以生根开花,不断结出丰硕的成果。
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品牌优势
从深圳清华实验学校诞生的那一天起,清华大学就为她设立了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学校实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自主经营,自主发展,自觉接受学校监事会的零距离监督。学校可以共享清华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附中和清华附小的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确保深圳清华实验学校的成功,清华大学党委调派了清华附中副校长、北京市教育系统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十佳标兵周杰女士出任学校校长,清华附中还选派了学校教学处主任和副主任到深圳协助周杰工作。
刚从汇聚了北京优质生源的清华附中来到深圳一所民办学校当校长,也曾使周杰一时感到不知所措。学生,年龄跨度很大,生源芜杂,层次不齐,学生家庭背景差异大,学生和家长的服务需求差异也很大;教师,来自天南海北和海外,地域文化各异,教学风格不同。面临全新的挑战。
于是,学校决定在“清华”二字上做文章,实施“用清华教育理念统领一切”的管理战略,在教师中大力开展“传承清华文化”的教育,通过学习和实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的校风校训,规范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行为;在学生中开展“在清华的怀抱中成长”的系列主题德育活动,通过学习和背诵清华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清华情结和自豪感。
这个“清华”品牌战略的推行立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很快赢得了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同。在清华品牌的吸引下,来校报名的学生奔涌而至。
到了2004年,学校招生突破5000人,两年时间,学生的人数翻了三番。但是因为规模扩张太快,各种管理问题接踵而至:指挥失灵,教师斗志消退,资源浪费问题、学生安全问题、生源稳定问题、教师无序流动问题等等,一下子都暴露出来了。
为了管理好这个庞大的学生群体和教职工队伍,周杰一直在寻找对策。2004年9月,学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赴大梅沙雅兰酒店,共同商议学校的管理大计。在这次会议上,周杰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思路,认为面对目前的挑战,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应对当前学校由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清华实验学校品牌优势的有效管理策略。
为此,周杰校长一边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向全校教职工宣传、讲解和培训与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与相关知识,一边组织专门班子研究制订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通过将管理责任层层分解,使之具体化、明确化。
精细化管理的特色,用周杰校长的话来形容,就是:精在事前,细在过程,重在结果。
由于学校在办学目标细分、办学标准细分、教育任务细分、教学及服务流程细分、管理责任细分、后勤服务标准细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学校的管理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管事的人多了,遇到问题不再互相推诿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明显减少,学生安全管理力度大大加强了,流失的学生开始回流了。
同时,学校30名督导员代表校长每天行使校长职权,检查教案、推门听课评课等等,大大提升了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教学质量。学校的各项工作,重新变得规范有序起来。
实行个性化教育,让每一颗梦想的种子都能发芽
而作为深圳民办教育“航母”的掌舵人、一个拥有近7000学子的校长,周杰身上最令人着迷的,是她对民办教育的那份执着和对学生的爱。
面对几千名天真的孩子,周杰每天都会想一个问题:这些孩子的背后是上万名家长,他们都在用渴望的目光看着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校园里茁壮成长,长大成材。这几千名活泼可爱的孩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未来的梦想,我们有责任让每一颗梦想的种子都能在这里发芽。
2006年,全部由学校自己培养的高中生迎来了首届高考,两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考进步率、本科进步率两项指标均列全区第一。学校因此一炮而红,全校师生欢欣鼓舞。然而,身为校长的周杰,却在此时陷入了沉思:高考充满了变数和偶然性,假如某一届高考没有人能考入清华、北大,学校又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只有高考这“华山”一条路吗?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因为生源相对较差,如果一定要和公办学校拼高考,那我们的未来前景在哪里?
周杰认为:“学校是有爱的地方,我们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几个拔尖的孩子而放弃了教育公平。我们不能办没有仁义、没有胸怀、没有责任的学校,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的质量观必须扩充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尤其是那些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都很薄弱的学生身上。”
2007年,虽然学校高考录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六,周杰还是非常冷静地在全校中层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高考并不是清华实验学校存在的最高目标。在这次会议上,她清晰地提出了学校要走“个性化教育”和“公平教育”的发展道路。
周杰对记者说:真正的优质教育应该对每一个孩子的一生负责,应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根本手段。
学校面对的,不是一个抽象的群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实行个性化教育,就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条件,不同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和成长方案,然后实行差异化教学,让孩子们在自己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下,既能够做到学科知识不断进步,又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应该做到让好的更好,不好的变好。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教育。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学校还专门从美国请来了专家,向教师传授学习风格与多元智能发展理论及应用方法,美国专家还深入课堂观摩指导老师的课堂教学。分层教学、“有效课堂”督导、10分钟精练、学生特长发展计划、学生学习风格及多元智能评估、有效提问策略等等,这些都是学校推出的一系列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举措。
个性化教育成效显著,今年又有5名学子考进清华
2009年,学校有5位学生走进了清华,2名学生考入了北大;2010年高考,又有5名学子考入了清华。而这些学生,有些靠的不是数理化的高分,而是美术体育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但周杰更为看重和开心的,是今年清华实验学校那些低分段的孩子们,高考成绩有了大幅提高。以前没有学上的孩子走进了大学校门,原来只能上三类院校的孩子走进了二类院校和一类院校,以前两极分化的情况有了根本上的改变。
学校实行的个性化教育和公平教育,已经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把清华实验学校的校园变成一片沃土,让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在这里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