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让学生的想像插上翅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26 08:48:45 | 文章来源: 临海新闻网

假期里,有亲戚带小孩过来玩,这两个小孩都读幼儿园了。“和阿姨 玩吧,阿姨会画画的,你们可以学。”父母们对小孩说道。于是,小女孩马上缠着我要画画,并很开心地涂画起来。突然年龄稍大的女孩对另一女孩大声地喊着:“苹果不是这样的,我们老师说用红色涂,涂得不能有空白的。” 边说边洋洋得意地用力涂着自己手下的红苹果。

当时我听了立马就愣住了,过去看了看她的画。呵!真的是不留一丝空白的。于是,我问道:“莹莹,你看到的苹果都是红色的吗?”女孩想了想说:“不是,有绿苹果的。”顺着她的话,我接着说:“对呀,苹果不但有红色的,绿色的,有些苹果还有好几种颜色都有呢?”女孩在边上想了想说:“嗯!阿姨还可以画什么苹果?”“没事,莹莹你想怎么画就怎样画,画画是因为开心。”我就不去看她的画了,让她们在那儿涂鸭。

看着她们的画,我感到有愧自己当老师,按说儿童绘画是最具有想像力的,难道我们把想像力给弄丢了,希望这只是个别现象。

美国的德纳博士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坦率地谈到中国艺术教育与美国教育观念的不同:“总的说来,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的技能开始,创造性是以后的事。相反,美国教育者开始就是刺激一种创造性和想像力,而相信到以后基本技能需要时,他们自己会掌握。美国艺术教育的长处是给儿童足够的时间来探索让他们发展创造能力,风险是也许以后对基本技能的发展有影响,以后在表达上力不从心。中国教育的长处在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种基本技能,都能够读谱视唱,能把歌唱得很准,这也有一种危险,达到一定水准后,他们就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做创新的事情。”

大多数的美术教师都知道,幼儿阶段小学低段容易出作品,到小学中段、高段及进入中学以后,思想逐渐受到禁锢,处于一种既想表现正规技法,又力不从心的境地,常常以:“像还是不像”为标准,限制了想像力的发展。怎样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引发学生回复到类似儿童时代的丰富想像。想像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划分根据,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大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用以丰富审美对象的内容。想像,又分为有意想像和无意想像。无意想像常常是不自觉的,即审美主体没有主动要求自己的想像,而自发地展开想像活动。有意想像是自觉的展开想像,它也能促进无意想像。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创造,也没有丰富的审美欣赏。如何让儿童及青少年充满幼想纯真美妙的世界继续得以保持?

首先,把美放在首位,挖掘美,表现美,揭示美,是美术教育的天职。突出的审美感受能力和以艺术形成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便是美术能力。一件美术作品,如果显示出独到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技巧,便是以上两种能力的高能体现,美术是形式。没有美就没有艺术,可以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

其次,学会欣赏他们的作品。当我们被儿童艺术画像是随手涂来的,毫不费力的夸张,变化和组合打动的时候,往往惊叹于他们的表现能力。可为什么这些儿童在进入中学,甚至是小学高段后,他们的想像力 就迅速的夭折了?那是因为儿童的想像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这些所谓的为了他们有利成长的大人们给扼杀了。当孩子有时不如我们所愿做时,我们这些成人总会这样那样地训个不停。是后还不忘加一句:“记住了,以后不能再这样,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听听!这就是中国父母们的训儿经典。孰不知就是这么一句常挂嘴边的经典,让自己的孩子在模型里艰难的成长,得不到欣赏的,永远站在树阴 下,你们说他能成功?

接着我们应该肯定他们的杰作。教师是一个人,学生可以是五六十人。不能以一个人的思维以固定五六十人的思想和想像。不然我们这些做美术教师的就是罪人了。我曾做过一个试验: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我不是简单的一个等级打分,而是在他们的作品上写上优点和缺点,让学生知道自己差在哪里要改正,好在哪里要再接再厉。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信心。现在我有时抽出一节课来当堂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学生站在我边上,告诉他如果线条能画得流畅点,画的效果会更好。或者建议他这么做可能有明显的效果。个别同学画着儿童画,我也觉得不错,至少他们还保持着童真。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于教学生过程中重视艺术欣赏,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生的审美观念,学会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是美术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心灵作为主要的学习目标。美术教育中的美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教学的成功,而且为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定向打下了基础。丰子恺先生说:“希望美术教学要以优美的艺术品进行欣赏教学,陶冶学生的道德和美感,要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的原则进行创作教学,陶冶学生以爱美之心对待人生。满足学生的‘求真’的‘知识欲’,‘求善’的‘ 道德欲’,求艺术的‘美欲’”。

我们在艺术欣赏中,不是去对艺术品进行逻辑分析,而是努力培养审美主体的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像力,直觉的洞察力和大胆的创造力。审美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生通过艺术形象达到审美意境,在这一过程中,审美显示出其愉悦性,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而产生美感,使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唤醒了潜在的审美意识。

以美为先导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基础,想像力,艺术创造过程本身是审美情操的培养过程,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完成双基教育的同时,启发、引导、发展学生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作为美术工作者,不能走那幅漫画的道路,应尽自己所能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特长充分地展示出来。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