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更注重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状况,
以孩子就业为前提
“今天报考人数不多的,高手都去无锡考点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了。”
“我小孩报考的是西安理工,这个学校在浙江省计划招生20个人,孩子说这是保底学校,如果‘国美’没上,西安倒是个可以考虑去的城市,就是不知道这个学校是不是在市区。我有个老姐妹的孩子去年考取重庆的某某大学,一去才知道学校是设在郊区的一个县上,后悔死了!”
“我家姑娘喜欢珠宝设计,听说中国地质大学这个专业很强,就业很好的,只是在浙江的招生名额太少了,竞争很厉害……反正今年要让她走的,哪怕是去读杭师大钱江学院,拖个尾巴拿个‘三本’的毕业证,早点毕业,早就业,早有工作经验。”
2月28日,是外省艺术类高校招生考试在杭州师范大学设点的最后一天。当天,西安理工、山东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三所大学同时开考,报考总人数约1000多人。在考场外,记者听到一群浙江的陪考家长们这样说。
记者发现,许多家长对待孩子考学的观点,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一味追求考名校。如今,他们更务实,更加关注孩子考的学校所在城市发展如何,所学专业以后就业前景好不好。
一位宁波考生的家长周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杭州学画半年多了,专业在美术班里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她是专门请假来杭州陪她考试的。她说,今年她女儿报考的都是地处长三角的艺术设计类的学校。“现在考上一所大学并不难,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专业读出来后是不是好就业。”周女士说,自己孩子考学就业的理想,是以后能到报社工作。在采访中,她不时向记者“打探”报社美编工作累不累,具体都做些什么,待遇好不好,是不是要上晚班等等细节问题。
艺术考试趋于理性在情理之中。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的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艺术类专业首当其冲,与其他专业相比,就业的渠道越来越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就更加理性,就业状况也成为家长择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