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伏生》剧照
由知名编剧孟冰、冯必烈联合创作,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力作《伏生》,于2013末至2014年初登陆跨年档期首演面世,在首轮演出中获得巨大反响和良好口碑。该剧将于4月10日至12日亮相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本轮仍由侯岩松、涂松岩、徐筠等主演原班呈现。
保书与保命,人生的困境
《伏生》讲述了秦时统一天下,伏生通晓儒学精髓,被立为博士。随着时间的发展,一时被尊崇备至的儒学地位竟翻天沦至废黜,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伏生传奇般地将儒家大成之作《尚书》以奇特的方式保存下来。
伏生把要保护的书籍放在肚子里,他把书跟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王晓鹰导演表示,话剧《伏生》最大的戏剧性在于,当他把自己的生命同书籍融为一起的时候,他自己都会始料未及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他的生命遇到威胁,那他该怎么办?更加尖锐的矛盾在于他用保护自己生命的方式保护书,他很可能危及、伤害他至亲的生命。最终,伏生选择了保护文化,走进了人生的困境。全剧透过伏生与其一家,及其追随一生“亦敌亦友” 的大臣李斯的人物视角,折射生命与文化的宏大命题。
活着与死去,英雄的决断
话剧《伏生》的编剧孟冰表示,苏格拉底没有逃出雅典,王国维失去精神支柱五年后跳湖自杀。屈原、老舍也都无一幸免,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士大夫死去了。但我们很少看到伏生这种活下去的士大夫,进而,我们可以得出,只有活着,才能将文化传承下去。他说:“伏生精神,对于我们今人有很大的启发,我们现在活得很好,我们还要敢于活着去坚守一些东西,伏生失去了太多,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于古籍的保护,对文化的坚守。所以说,活着,比死更艰难,对伏生而言就是一种伟大。”
导演王晓鹰表示,“《伏生》虽然是历史题材,但传递的是一种文化态度,文化其实与生命有关,文化要留存需要人的认识并去保护。剧中的伏生把书与生命融为一体时甚至将自己放在了无法解脱的困境中,作为一个文化人和一个父亲,他该如何去做,最后他选择了像蚂蚁一样卑微地活着,这个时候,文化的保护成了一个背景,困境中的人格力量显现了出来。”
儒家与法家,思想的交锋
伏生好酒,是性情中人;李斯严谨,遵从法家的威严。由侯岩松、涂松岩分别扮演的伏生和李斯可谓本剧最为关键的两个人物,伏生保书,李斯焚书;伏生坚守儒学,李斯力撼法家;伏生妻离子散,李斯脑袋分家;李斯的步步为营最终也无法阻挡伏生的棋胜一招,真是“既生伏,何生斯”的灵魂斡旋。
该剧中,侯岩松和涂松岩正面较量,实力派之间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伏生与李斯的对决从最初的“螳螂捕蝉”变为后来的“黄雀在后”,进入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飙戏状态中。饰演李斯的著名演员涂松岩坦言:“虽然人们对李斯的评价是褒贬不一,但回到《伏生》当中,我并不认为李斯是所谓的坏人,包括他和伏生争斗,也只是法家儒家两种思想之间的交锋,正如我的台词所说,我烧的不仅是儒家,烧的是诸子百家,为的是让秦朝的文化光耀千秋,让法家思想发扬广大。”
形体与舞美,灵魂的苦诉
在《伏生》首演中,除了主演大放异彩外,将戏曲动作安插在话剧人物表达中的表现方式极具创新性,自成格局。有评论人观后感慨:“伏生出场的醉步、吟诵和亮相中,在他与心中的圣书诀别时饮酒烧书的身段表演中,在他不得不献出儿子生命后那一组包括跌坐、甩发、绞柱的形体表演中,在面对临刑前的李斯大段背诵《尚书》的高潮戏中,演员对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的表现,都有一种真实而且强烈的节奏性和音乐性。”
而由青年演员构成的歌队表演也是剧中一大亮点。奴隶、家具、书籍、儒生、大臣等角色均由歌队演员表演,对于舞台调度艺术的灵活应用、服饰面具的丰富结合都让歌队演员的表演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舞台视觉上,无论是硕大的、渗出鲜血的面具还是大幅度抖动的红绸都将象征语汇用到极致,给观众以惨烈的震撼。歌队时而戴面具,时而摘面具,甚至半摘半戴,也将这些不同阶层的芸芸众生的思想状态,予以生动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