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强卡洛挑战《奥赛罗》 以电影场景重现威尼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13 14:00:44 | 文章来源: 新京报

《奥赛罗》的舞美图公布。强卡洛仍以电影化场景重现威尼斯风情。

《奥赛罗》的舞美图公布。强卡洛仍以电影化场景重现威尼斯风情。 国家大剧院供图

强卡洛称,对《奥赛罗》情有独钟是因为父亲的演绎。

强卡洛称,对《奥赛罗》情有独钟是因为父亲的演绎。

继先后为国家大剧院执导歌剧《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以及《罗恩格林》之后,意大利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再次出击,将挑战意大利“最难”歌剧《奥赛罗》。昨日强卡洛在大剧院表示,与此前演出注重视觉奇观相同,这一次的《奥赛罗》他将仍以壮观电影场景重现威尼斯风情。据悉,该剧将于4月11日揭幕国家大剧院歌剧节。

纪念威尔第诞辰200周年

今年适逢威尔第诞辰200周年,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世界知名歌剧院将纷纷推出《奥赛罗》,中国国家大剧院也将与世界同步,为中国观众奉献这部经典。昨日,国家大剧院表示,威尔第的《奥赛罗》是歌剧改编经典文学的一座丰碑,即便是文学爱好者,也能从中体会出莎翁原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该剧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戏剧在歌剧体裁中最完美的体现。

此外,该剧无论是音乐演奏、合唱、和声还是主角演唱难度都很大,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意大利“最难”歌剧。同时,这部剧对管弦乐团的要求也极高,其上演频率远不如威尔第的《茶花女》,在国内更是难得一见。在演出阵容上,本次大剧院邀请到了“中国最好的奥赛罗演绎者”魏松、美国男高音弗兰克·博雷塔,以及中国歌唱家张立萍加盟。

强卡洛向父亲致敬

3月12日导演强卡洛向记者展示了该剧的舞美图,仅第一幕大海吞没小岛,航船驶进港口的情节就分三个场景,且与此前《漂泊的荷兰人》同样壮观。强卡洛告诉记者,虽然开场场景与《漂泊的荷兰人》雷同,但都是全新制作,因为“北方的海和地中海绝不一样”。

此外强卡洛此次对大剧院管弦乐团也提出了新要求,比如为了配合舞台效果其中段落将关掉乐池灯光,届时乐手们将在全黑状态下演奏。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为大剧院排演的三部歌剧不同,这次强卡洛是主动向大剧院请缨。原来强卡洛与该剧渊源极深——其父意大利男高音马里奥·德尔·莫纳科曾塑造了史上最成功的“奥赛罗”。昨日强卡洛坦言,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奥赛罗》情有独钟。而他也曾多次与父亲携手演绎该剧。

■ 解读《奥赛罗》

创作背景歌剧《奥赛罗》是“歌剧之王”威尔第所有歌剧作品中最成熟最完整的代表作。威尔第晚年本打算趁着《阿依达》的风光就此退休,但他内心的“莎士比亚情结”促使他不得不再度提笔,酝酿16年之久才推出了这部作品。

故事《奥赛罗》的脚本是著名诗人博依托根据莎翁同名悲剧改编而成,讲述了威尼斯黑人将军奥赛罗听信小人谗言挑唆,在嫉妒心的驱使下亲手掐死了自己无辜的妻子苔丝黛蒙娜,最终拔刀自杀。剧中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弱点,展现了人心善恶的激烈交锋,爱情与嫉妒、信任与怀疑的生死角力,对人心赤裸裸的描写更可谓是直抵灵魂。

趣闻威尔第当年创作《奥赛罗》始终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直到最后阶段,才有一些好奇的记者报道关于这部歌剧的小道消息。当年该剧首演时,乐池里一位年轻的提琴手听得如痴如醉,从此下定决心做一名指挥家,这就是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

而由于“奥赛罗”这个角色难度极高,不仅需要有辉煌的英雄式的高音,还要有十分消耗体力的极强戏剧性的表演,全世界能胜任的男高音屈指可数,就连帕瓦罗蒂都不敢尝试整剧的演出,只留下一版音乐会版传世。

歌剧节看点

2013年的世界歌剧舞台,“瓦格纳”和“威尔第”几乎成为了绝对的主角。随着《奥赛罗》将为2013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开幕,本届歌剧节剧目安排日前也随之曝光。由于今年将迎来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和瓦格纳诞辰200周年,因此此届歌剧节主线就是向两位大师致敬,4月至7月间将有八部歌剧四场音乐会陆续上演。

1 多明戈出演《纳布科》

时间:5月22日-5月26日

该剧导演由享誉世界的顶级歌剧导演吉尔伯特·德弗洛担纲,此前他已为全世界16个国家导演过100余部歌剧,其中很多作品发行的DVD更是成为了颇受乐迷追捧的珍藏版本。《纳布科》的舞美设计埃兹欧·弗里杰利奥和服装设计弗兰卡·斯夸尔恰皮诺也都是欧洲舞台设计界的大师,他们曾以为经典电影《大鼻子情圣》《屋顶上的轻骑兵》创作而获得奥斯卡提名与大奖。而该剧最大的亮点则是72岁的普拉西多·多明戈担纲男主角纳布科,挑战这一颇具难度的男中音角色。

2 马泽尔“精编”瓦格纳

时间:5月4日-5月5日

殿堂级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今年将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亲自编排一版纯乐团演奏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并担纲音乐会指挥。将十几个小时时长的瓦格纳大部头歌剧打造成为近两个小时“精编版”音乐会,这种演出形式目前在全世界还相当少见,这也算是马泽尔大师特别为中国观众准备的一份“大礼”。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