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猫》:“音乐剧演员是断档的 我们是第一代”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15 16:23:00 | 文章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音乐剧《猫》中文版即将亮相西安,引发了业界热议,一批音乐剧演员也聚集此地。在2000年前后,音乐剧在中国还是冷门艺术门类,音乐剧演员多为兼职,而且国内的演出极少,但随着音乐剧快速的发展,在从2008年以后,音乐剧演出越来越多,音乐剧的从业人员更专业,记者独家专访了《猫》的几位主演,通过音乐剧演员的“眼睛”,了解它的变化。

“音乐剧演员是断档的”

80后的陈沁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第一批毕业生,这位参与过大热音乐剧《妈妈咪呀》等作品的女孩子,一头利落的短发,她说:“我只能做这行,别的不会。”陈沁当时班上的同学,从事音乐剧不算多,改行的不少,有做舞蹈老师、瑜伽教练,还有人开店,她坚持了下来。“那会中国的音乐剧很少。”

在极少的机会中,音乐剧演员前途堪忧,于是很多都只能兼职,然后等演出。而能参与大制作的巡演作品,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固定的收入和难得的学习机会。比如“妈妈咪呀”、“猫”这样的大制作巡演,时间长的持续近两年,大型巡演合约有不错的收入。

在采访时,几位演员告诉记者他们的经历,有参与过不少原创本土音乐剧,总结起来就是首先商业运作不太上轨道,其次不像音乐剧,要么是话剧+唱,或者是音乐+舞蹈,总之就是说话部分和唱的衔接很不顺,感觉是硬加进去的。这样的演出他们去多了就不想去了,觉得浪费时间。“很小的细节,《猫》里有34只猫,每个人换装按秒算,很多演出后台经常是一团乱,可这里每个桌子上都有标语和演员的名字,管理非常严格,当然也可能因为这个戏已经演出30年,它已经很成熟。”陈沁说她很喜欢英国导演引导式的导演方式,他们永远不需要你去贴近人物,而是挖掘你身上的人物特质。

出生于1985年的夏振凯和陈沁是校友,正在本校读研究生,他说:“其实从他们身上要学很多东西,包括这么多年的演出套路,操作方式,甚至舞台布置等多方位。我们还这么年轻,我们上面没有音乐剧演员,是断档的,我们是第一代,未来可能就是音乐剧方面的专职从业人员,我们学习是希望未来能为中国音乐剧做些什么。”

在国外,音乐剧是入门级的演出

1989年出生的丁臻滢,长得很玲珑,擅长舞蹈,她也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她们班二十多个人毕业,目前有三个女孩参与到这次《猫》的巡演,她此前也参与过《妈妈咪呀》。在较小年纪的音乐剧演员里,她的履历是漂亮的。“中国的音乐剧市场会越来越好,因为音乐剧有唱有跳,它不像话剧或者戏曲,它的欣赏是全方位的。很多观众现在对音乐剧的理解总觉得像歌剧一样,是极高雅的,其实音乐剧是很随意的,在国外,音乐剧就是很入门级别的演出,也不需要特别的美声。”

同样相信中国音乐剧有未来的,还有同是1989年出生的杜彦昊,他原本在新西兰现代舞团,正在欧洲演出,听说有机会在国内演出,马上回来面试,而面试的人全是原版的英国导演。夏振凯则说有一轮面试他整整面了三天,一会声乐,一会舞蹈,因为音乐剧要求必须会唱会跳。丁臻滢说:“听说还会排《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音乐剧中文版,市场挺好的,而且在国外年纪很大的演员都在演出,相信我们都会有更好的发展。”

音乐剧效果不好会“直接玩完”

目前中国包括三宝、陆川等都在做音乐剧,很多小公司也在以音乐剧作为噱头做原创。郭祯容来自台湾,是经过严格面试后进入猫团队做驻团编舞,谈到台湾的音乐剧,她说很羡慕大陆音乐剧发展得特别快。“台湾音乐剧只能自创,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样大的巡演,因为资金原因,市场大小等原因,音乐剧的艺术产业很弱,所以很多台湾的音乐剧演员白天都有一份工作,晚上才排戏。”

相比起围绕张学友的音乐剧“雪狼湖”,“巴黎圣母院”这类的内容偏古典。作为圈内人的演员都说中国刚开始做音乐剧,还是应该做一些最亲近大家的作品,不能太深奥。“现在好像很多人都在做音乐剧,希望分一杯羹的感觉,有些规模很宏大,有些做得像联欢晚会。其实时间长了,观众会有一个自己的评定的水准。就好像国外一样,很多音乐剧都是个人投资,硬拼产品质量,先在国外百老汇演出,效果不好直接玩完,连名字人们都不会知道,竞争压力特别大。只有好戏能留存。”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