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岛市话剧院打造的大型青春励志剧《那年夏天,爱上那片海》(下文简称“那年夏天”)正式进入首演倒计时阶段。该剧将青春色彩斑斓的梦想放置到碧海蓝天的青岛海洋文化背景上,以七位典型的中学生在暑期帆船训练营里发生的故事为脉络,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活力、积极、懵懂、梦想的飞扬青春,一部收纳青春记忆的时光机器。
舞美道具“块头大”
6月30日下午,这出有着浓郁岛城海风气息的大戏在排练场进行了首次联排。“距离首演的时间在分秒逝去,整个剧组都进入了一级紧张的排练状态,”执行导演苗青说道。在首次联排的现场,演员们全情投入,各个声嘶力竭,青筋暴起。联排结束后,记者在演出后台看到剧组搭建的“大块头”代用景:岩石、厨房、帆船、油桶、麻袋等等,整个后台的三分之一的空间都被这些场景占用。“实际演出的一些布景道具要比现在排练的代用布景精细、庞大、真实,尤其是最后一幕驾帆出海的场景。”苗青告诉记者,目前为排练临时安装的帆船铁架长度和高度是8米和4米,但真正的帆船尺寸船身长达10米多,仅船帆就有4层楼那么高。庞大的布景给舞台上的调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正式演出是否能顺畅换景,或许真正到了舞台上才能揭晓这个答案。
此外,驾帆出海这场戏也给演员的表演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剧中,学员们在出海过程中遭遇风暴,张鹏(小)饰演的季远洋被巨浪打翻飞出甲板,只有一只手紧紧抓住船舷,后来跌落海中九死一生。“刚开始拍这场戏的时候,真的是卯足了劲儿在演,因为身上吊着绳索,回家后才发现身上有40多处青伤。”张鹏(小)说,落海这场戏有很多是舞台技巧的问题,如何分配体力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把生与死之间的这种挣扎表演得真实,又不能使用蛮力,加上实际演出可能要吊在6米多高的船体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排练的过程,这些问题会逐一解决,掌握好技术性问题,就不会有担心。
打造同名主题曲
《那年夏天》最耀眼的地方在于它的类似音乐剧形式,以“话剧”为主导,借用音乐剧的元素,歌舞则有画龙点睛之妙。往往在文字不能表达的地方,歌舞便发挥作用,渲染氛围。演出一开场,在男主角哈雷的带领下,全体演员高歌热舞《年少轻狂》。舞台上,话剧演员时而爆发“小宇宙”,激情一层层热浪;时而用厨房用具用力击打,飞舞的刀光划出一场“菜雨”;时而“扑通”地蹦上油桶跳起了踢踏舞,震耳的踢踏声催人奋进;时而戴面具穿梭观众席,定格一瞬间的神秘。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想象青岛话剧院的话剧演员们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历练成为一个个“舞”林高手。踢踏、乱打、快闪、跑酷、击剑……看过《那年夏天》联排的媒体坦言,这是一部能让你的心情在100分钟的时间里坐无数次过山车的作品,时而飞上云端,时而翻转侧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有什么惊喜在等待着你。
值得一提的是,《那年夏天》的音乐作曲张巍、作词钱晓天还为该剧量身定做了一首同名主题曲《那年夏天,爱上那片海》,为观众呈现出一台别具一格的新型话剧。“驾艘船,一起出海吧,银河已在星空中挥洒。升起帆,一起出海吧,波涛已经在大海中喧哗……那年夏天,我们爱上了这片海,这是你给我种下的牵挂。”一曲洒脱舒缓、深情激昂的主题曲贯穿全剧,为该剧增添了不少青春浪漫气息。李鹏、苏萌在剧中饰演的男一号哈雷,此番为演唱做足了功课,并亲自赴北京录制了主题曲。两个人表示,这是第一次为话剧演唱主题曲,“这首歌表达出的意境和情感与话剧的整体思想吻合,很高兴有机会为这部话剧演唱主题曲。”
据悉,距7月10日青岛人民大会堂首演日期的到来只剩十天,《那年夏天》的所有主创们都在和时间赛跑,演员虽然每天处在体力透支的状态,但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排练中,相信“炼狱式”的排练和要求苛刻的“魔鬼”导演强强联合,《那年夏天》定将在演出之际收获荣誉和口碑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