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晚约翰·内尔森执棒中国爱乐乐团音乐会,是乐团第11个音乐季第26场、也是本音乐季最后一场演出。但在这场音乐会上,不论乐团还是观众,对指挥的感受都不满意,令闭幕式演出留下遗憾。
处理简单声部混沌
上半场,乐团排出了全套的埃尔加作品。一方面是向伦敦奥运致意,另一方面为了展演乐团优秀音乐家们的才华,推出了《引子与快板》以及《大提琴协奏曲》(担纲独奏的是乐团大提琴首席赵云鹏)。埃尔加为弦乐四重奏与弦乐队写作的这部《引子与快板》,对弦乐声部乐手的技术提出了极高的挑战。然而内尔森对这部作品的处理过于简单化,乐曲中旋律性的部分几乎荡然无存,其中被作曲家称作“魔鬼赋格”的一段,由于指挥家的手势不够清晰,导致混沌一片。
赵云鹏表现可圈可点,他技术精湛,音色也十分漂亮,但也许是由于常年在乐队里拉琴的缘故,在独奏台上无法将这部感情深沉的伟大作品表现得足够动人,演奏个性太平淡。当然,对于一位极少有机会独奏的大提琴家来说,这样的表现可以理解。
缺乏想象不成章法
下半场,内尔森指挥的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这部作品表现的是捷克波澜起伏的爱国主义,也是作曲家最接近勃拉姆斯风格的一部作品。但在表面的工整与严谨之下,埋藏着典型的德沃夏克式的波希米亚旋律。许多音乐评论家将这部交响曲列为德沃夏克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甚至是19世纪末最重要的交响曲之一。内尔森缺乏想象力的音乐处理、不成章法的手势,乐团频繁出现的小问题,都令这部作品的完成度打了折扣。爱乐这个音乐季的“句号”画得不够圆满。
(徐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