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开幕 带艺术下基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4-16 15:52:16 | 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李澄

上周,国家大剧院一年一度的“五月音乐节”大餐和盘托出,来自中外的名家名团带来一场场精彩的音乐会令人期待,而与往届不同,“五月音乐节”新增加了一个走出大剧院,走进校园、打工子弟学校、社区、机关、博物馆的公益音乐普及系列音乐会。不仅中国音乐家和音乐团体积极踊跃参与,就连“五月音乐节”上的外国音乐家和音乐团体也热情投入,国家大剧院通过“五月音乐节”这个平台,开辟了一个高雅艺术走向社会的新途径,得到的回馈也是相当的热烈。那天的发布会上杨静茂副院长透露,“五月音乐节”走出大剧院消息一经发布,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高校乃至北京银行都积极表达了希望能够到他们那里去举办普及音乐会的愿望,而最终他们也都成为了“五月音乐节”走出大剧院的第一批受益者。

在初次走出大剧院的兴奋和喜悦中,还有些策划方面的问题是需要费思量的。在一系列的大名单中,故宫、北京银行都显得格外抢眼。所以,我问了大剧院方一个问题,在这两家的演出是如何组织观众的,是仅仅为他们的工作人员提供的“堂会”,还是也允许故宫游客、北京银行周边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呢?得到的答案是,“应该是仅限于他们内部员工参与的。”他们还认为,像北京银行这样的机构,对大剧院本次的公益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因此,在他们那里举办演出也算是理所当然的。

这也许是我的吹毛求疵,因为我认为这件事原本可以做得更好、更纯粹。无可否认,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家时也是社区的普通市民,但在单位就会显现出他们社会身份特殊的一面,以北京银行为例,它首先是一家财力雄厚的金融机构,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在公益活动上更应该是推动者而非受益者。在走出大剧院甫一推出就“抢先”受益,虽然在资金上对“五月音乐节”有大力赞助,但不免授人“收益”之柄。我觉得,既然是做好事、善事,就要把它做到家。

给大剧院一点点建议:今后再遇到北京银行们的热情相邀,在关门演出之外一定要有个附加条件——同一场地再为周边社区的居民演出一到两场;而故宫也应该拿出相当数量的座位,免费邀请市民在紫禁城皇家建筑中共享高雅艺术。毕竟那些单位的建筑本身也是特殊的社会资源,这种敞开胸怀换来的将是意想不到的社会声誉。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