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先锋性转向商业性的小剧场话剧
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解放带动了探索戏剧的兴起,在剧场艺术的实验上,形成了小剧场话剧演出的形式,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一批从事探索戏剧的青年剧人,由于缺乏在大剧场演出的经济条件,且剧作先锋性较强,能接受的观众不多,所以往往选择在小剧场甚至是排练厅演出,如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演出的《金棕榈酒吧的楼上楼下》就是在上海人艺的排练厅演出的。二是国家院团为了突破镜框式舞台的演出模式,让话剧演出更贴近观众,开创了小剧场的实验演出。198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林兆华将《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形式在京公演,引起戏剧界的瞩目。同年,上海的导演胡伟民将青年话剧团的排练厅改成了一个可以四面观看、开放性的中心舞台,执导上演了上海的第一部小剧场话剧《母亲的歌》。两地院团的成功尝试,引起了全国话剧同行的兴趣,各地纷纷推出了没有大幕和第四堵墙的小剧场话剧,以近在咫尺的表演拉近与观众的距离。1989年4月,在南京举行的中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推出了15台小剧场话剧,上海的《亲爱的,你是个谜》《一课》《屋里的猫头鹰》等与观众见面。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上海青年话剧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纷纷修建了各种类型的小剧场。上海的小剧场戏剧在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海派风格,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的张献的先锋戏剧《屋里的猫头鹰》参加了中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在戏剧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上海的小剧场话剧在发展中前卫性日益减少,商业性逐渐明显。这一转变始自1991年,话剧在社会经济转型期渐入困境,前卫性的戏剧需要有先锋意识的观众来参与,但是在上海这样的商业化都市,这类戏剧往往演不了几场就受到观众的冷落。1991年上海人艺将一个排练厅改造为“黑匣子”小剧场,导演俞洛生将大型话剧《留守女士》改为小剧场话剧,并选用了优秀青年演员奚美娟和吕凉主演,由于题材是都市人关注的出国留学人员和国内留守人员的情感问题,在表演上采取了生活化的逼真手法,观众与演员仿佛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使在场观众深陷其中。《留守女士》一夜走红,连演连满,戏票提前一个月售罄,话剧出现了难得的火爆。这部戏的成功无疑使上海的小剧场话剧,特别是国家院团的小剧场话剧出现重要转向,形成以城市文化青年为观众群体的小剧场话剧特色。此后,上海青话推出的《情人》《大西洋电话》、上海人艺推出的《美国来的妻子》《陪读夫人》、上海现代人剧社推出的《楼上的玛金》《鼠疫》等,都是以青年观众为观赏对象的。小剧场话剧演出开始受到追捧,1995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后,起初演出剧目场次为大剧场占70%,小剧场占30%,但随着市场化的转型和演出成本的核算,小剧场话剧演出场次开始大幅度上升,近几年话剧中心的剧目70%以小剧场话剧为主。
贴近观众,题材新颖,城市特色
对当时上海小剧场话剧的特点,戏剧界亦有不同的主张,小剧场应具有先锋实验性、反剧场性和边缘性等特点,而上海如此商业性的小剧场话剧,专业剧院的演出和传统的表演方式,甚至更具“斯氏生活体验派”的话剧表演特点,似乎是将大剧场的戏搬进了小剧场演出。目前上海的小剧场话剧,演出形式贴近观众,题材新颖并富有城市特点,又有了一大批较为稳定的观众群体,因此应该继续发展下去,以争取更多的观众。但另一方面,必须避免单一化的小剧场演出样式,先锋性的戏剧精神是话剧创新发展的动力,所以也要推动具有实验精神的小剧场话剧,扶持民间同仁的戏剧群体。从近年上海小剧场话剧的发展看,已有了较为合理的演出格局,如专业剧团的演出仍以面向白领观众为主,而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实验演出,则更多具有先锋戏剧精神。同时两者也有了互相交流的契合点,即学院派的主创人员参与专业院团的小剧场演出,专业院团也积极扶持具有先锋戏剧精神的剧目演出,使上海的小剧场话剧演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的局面。
2000年之后特别是近几年,上海的话剧剧目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而其中2/3以上都是小剧场话剧,目前上海每年能演出150场以上话剧的剧场有四家,均为小剧场,如话剧中心三个剧场(两个200座,一个500座),大剧院小剧场(200座),上戏端钧剧场(300座)、新光小剧场(320座)。剧目方面2008年上海全年话剧演出剧目81部,2009年91部,2010年创纪录达到185部,其中70%是在小剧场演出的。
提高艺术原创力,保证艺术质量
小剧场话剧投资规模不是很大,直接面对演出市场,深得观众青睐,在剧目题材样式上,小剧场话剧往往选择具有市场影响力、能吸引年轻观众的题材,大致可分为几类:
1.讲述现代人的都市心情的“白领话剧”。小剧场话剧与观众的零距离接触使讲述现代人都市生活的剧目更能激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往往能取得成功,但由于题材样式太多太重复,所以上座率已呈较大滑坡。
2.
以剧情取胜的推理悬念题材。2008至2009年度话剧演出最火爆的可算是悬疑剧,由现代人剧社推出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演出季”的《捕鼠器》《蜘蛛网》《零时》《死亡约会》等,安福路话剧中心戏剧沙龙推出的《无人生还》《空幻之屋》《意外来客》等,差不多每个剧目都连演连满30场以上。由于外国悬疑剧结构精巧、故事铺垫层层设谜,加之舞台布景几乎都是实景制作,效果十分逼真。
3.无厘头搞笑喜剧的风行。2008至2011年民营话剧制作与国家剧院制作相类似的是,都创排了一批搞笑喜剧,如话剧中心的《武林外传》《罗密欧与祝英台》等,民营话剧的《我的女友叫如花》《疯人院飞了》《不骗你骗谁》等。这类搞笑题材对青年观众而言,能缓解工作压力,通过笑声宣泄情感。但由于题材和手法的雷同,后期演出的上座率在大幅下降。
4.外国经典名剧的复演。民营话剧方面也开始关注外国优秀小剧场经典话剧的排演,如现代人剧社推出的《晚安妈妈》《低音大提琴》《电话陷阱》等,各文化公司代理制作演出的《榆树下的欲望》《情书》《谈谈情说说谎》等,这说明一方面观众素质在提高,希望能接触观摩名剧;另一方面也表明民营小剧场话剧的品位在提高。
从目前还在运作的民营演出场所看,多数仍属于小剧场话剧演出,相对于大剧场戏剧而言,上海的小剧场戏剧是在“小型的”剧场内进行的戏剧演出。相对于常规的演出场所而言,它是在“非常规的”的演出场所——譬如创意园区仓库、酒吧、商厦沙龙,甚至是废弃的车间进行戏剧演出。
2008年之后,随着创意园区的兴起,又出现了一批民营话剧演出场所,如虹口区的海上海剧场、余姚路的同乐坊、凯旋路的可当代艺术中心、龙漕路的下河迷仓等,但是由于这些演出场所都无法获得“营业性剧场演出许可证”,所以目前大部分场所均以非营业性售票的话剧演出活动为主。由于民营演出场所无法获得国家财政的补贴,其运营主要依靠企业资助和部分演出收入来维持,因此很难扩大规模。如何从政策上给予扶持,至少设法解决这些场所的演出场地许可证问题,是目前扶持这些民营演出场所的关键。
小剧场话剧的红火,吸引了众多非戏剧工作者的参与和民营资金的投入,但由于小剧场话剧在投入与产出上给人高性价比的感觉,似乎谁能拉到钱就可玩一把,短平快的“急就章”纷纷出现,把小剧场话剧变成了粗糙的流行快餐。一些具有猎奇心的人跑到小剧场来凑热闹,造成目前小剧场上演的戏剧总体水平不高,出现很多“叫座不叫好”的作品。长此下去,必将挫伤观众看戏的热情,“叫座”成为昙花一现。小剧场戏剧现在的缺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只有量,没有质”。对于这一些现象和问题,应该引起话剧从业者的重视,小剧场话剧从产生到繁荣,已经走过了30年,如何继续保持小剧场话剧的艺术原创力和演出质量,就需要整个话剧界和社会引起关注,这也是话剧生命力能否持久的关键。(文章来源:文艺报
作者:张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