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新京报:新戏端上桌盘餐,原汁原味难烹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4-19 14:12:58 | 文章来源: 新京报

老《茶馆》留下的是对经典的回忆,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等国家院团也在不断地尝试着新的京味戏,推出了《窝头会馆》《四世同堂》这样的作品。可是,虽然舞台技术和成本逐日攀升,却不见一部能超越经典。正相反,很多剧目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质疑之声,这其中也包括北京人艺自己排的京味戏。京味戏是在濒临流失的艺术品种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北京文化的流失、原创剧本缺乏以及演员的问题都影响着京味戏未来的发展。

【现状特写】

《四世同堂》说不出纯正京味

(序幕)

2011年1月13日,北京南城的天桥剧场,孙红雷穿着一身蓝色长衫、戴着一副旧式眼镜登上了舞台。一束追光打下,孙红雷以说书人的身份开始细数1937年的北平风物,而他的背后,是老北京城菊儿胡同里的三座老式四合院,木质的结构、暗色的一砖一瓦,还有散乱停靠在墙角下的黄包车……俨然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北京民居搬上了舞台。由导演田沁鑫执导、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改编的同名话剧就这样拉开了演出的帷幕。

由秦海璐、辛柏青、陶虹、黄磊、朱媛媛、雷恪生“组成”的北京胡同中的三个家庭,在三个小时里开始上演一段属于老北京的故事。女人们都穿着华丽的旗袍,男人们则是旧式的长衫、演员们都试图用一口标准的北京话讲台词。此外,他们还要表演大历史背景下各式小人物的性格、心路历程以及命运。老舍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而将他的《四世同堂》搬上舞台则理所当然地被当成一出“京味话剧”。导演田沁鑫是有着一半满族血统的北京人,和老舍一样都归“正红旗”,北京生北京长的她,血液里有一份对老北京特殊的情感。她说做京味戏一直都是她的梦想,因此做《四世同堂》可以说是她的一份幸运。

(结尾)

尽管《四世同堂》有着全明星的阵容,并在全国许多个城市巡演成功甚至该剧的首演还是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在获得高票房的同时,《四世同堂》也获得了不少好评,但其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有观众评价说,虽然剧组力图表现出老北京的风情,但无论是人物的语言还是舞台布景中加入新媒体技术等都不能真正展现出老舍小说的原汁原味,也不能算是真正京味戏剧。记者在采访雷恪生的时候,他作为该剧主演提出了《四世同堂》的不足之处,“京味戏有很多讲究,尤其老舍的东西,学问大了,戏里的演员都来自五湖四海,我们需要努力的空间还有很多”。

《四世同堂》遭遇的争议不只是个别问题。尽管人艺、国家话剧院等机构还是在不断尝试地做出一些新时期的京味话剧,但优秀原创剧本缺失、能说地道北京话又具有北京人气质的演员减少,以及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都让做出原汁原味“京味话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原因分析

1 演员少熏陶,缺乏北京味

原北京人艺艺术处处长张帆告诉记者,虽然“人艺排过几出京味戏,比如《万家灯火》《北街南院》等,但实话说,就京味而言,这些戏远不如过去了”。张帆认为,“京味话剧”不对味的一大原因是演员问题。过去人艺的演员,有不少都是地道的北京人,他们熟悉北京的生活、北京的文化和语言,在生活中也会仔细去体会和琢磨北京人的一言一行。

但张帆认为,许多新来的演员基本上不太会说北京话,虽然剧院也狠抓年轻演员的台词,可是现在的“抓”难比当年的“熏”,演员即便学了,功夫也没到家。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视对舞台艺术的冲击也很大,“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句当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的名言,早已逐渐在不少演员心中消逝。不少人都不愿意接演话剧,而过去朱旭、刁光覃等人艺的大演员都跑过龙套,可现如今名气大一点的“腕儿”谁还会在人艺跑龙套。媒体曾数次报道过人艺请街道居民、武警战士、保安员等来扮演群众角色,这些所谓的“看点”其实都是创作者的无奈。

田沁鑫也坦言,由于时间问题,现在排一出戏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做好几年,让演员们慢慢学,慢慢体验生活,排练周期短,剧组只能通过巡演,逐渐打磨和精进。

2 地方文化流失,观众有隔阂

而社会的发展,导致整个文化的变化也是京味戏失去“汁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张帆认为,“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外来人口以百万数字涌入北京城,南腔北调的外来文化也随之而来。旧城区的大面积改造,将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赶”出了二环,年轻人爱韩国话、网络语胜过北京话,纯正的京腔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消逝。”田沁鑫和张帆持类似的观点,她认为北京的文化和北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缩水,更不要说京味语言了。而如今,一提京味戏似乎只有过去那些作品能叫京味戏,新的京味戏也没有真正出现。

同时,文化的消失,也让观众对传统京味戏的接受能力下降。2009年,由作家刘恒编剧的京味大戏《窝头会馆》在首都剧场上演,这是人艺新任院长张和平上任以后主抓的第一出京味大戏,明星版《茶馆》中的“顶梁柱”濮存昕、杨立新等人以及众多人艺的实力派演员纷纷加盟,观众也将该剧视其为《茶馆》的续篇。在这出戏中,作家、编剧刘恒使用了许多老北京基本失传的土话,比如“腚眼子”“竹皮儿”“耳贴子”等等。可是一些幽默的环节台下却没有笑声,因为观众们都听不懂。当去年人艺重新演出《龙须沟》时,剧组还专门请来张帆,注解了一些北京土语印在节目单上,以方便观众的理解。

3 京味原创剧本稀缺

在过去,有一个老舍就足以让人艺排出诸如《茶馆》这样的经典京味戏。如今,虽然也有过士行、刘恒等编剧们致力于撰写描绘北京人、北京城故事的剧本,但总体来说,优秀的京味原创话剧还是偏少。所以,我们看到,人艺在不停地重演《茶馆》等经典作品,而田沁鑫导演还是只能再改编老舍的作品《四世同堂》。

另一方面,除了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这样的国家院团重视现实主义题材的戏剧外,大部分的民间戏剧团体对这一题材的作品关注还是偏少。在市场上流行的更多的还是喜剧类、都市时尚类作品。年轻导演也对京味戏关注较少,除了青年导演黄盈做出过被称为老北京三部曲的作品外,几乎很少有年轻导演涉足这一领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