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深圳商报:秦腔走天价 凸显演出市场浮躁心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4-01 15:43:43 | 文章来源: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易俗社为秦腔开出超高票价准备了充分的理由,比如,新剧社仅修缮就花费了1300万元,它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装修后的剧社配置了全红木家具、高档地毯,“让观众有种身份感”……

而且,张武宏还特别提到,易俗社剧场的定位是“高级秦腔会所”,是“高端人士进行政务、商务交流的地方”。由此看来,易俗社定这么高的票价,根本就没考虑过老百姓的消费水平,这儿本来就是给官员、商贾们准备的。

了解这个,就不难理解秦腔为何要卖出如此高价了。有需求就有市场,报道中说有一位老总是秦腔迷,每年在这方面的消费就达10万元。因此,不用担心易俗社的生意会很惨淡。天价相声、天价二人转不乏消费者已经证明,在娱乐消费上“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者大有人在,不是说秦腔濒危了吗,这愈加会让它的高价消费者产生消费稀缺文化资源所换来的快感。

因为有天价相声、天价二人转的存在,所以天价秦腔就合理,这种思维貌似合理,却显现出文化演出市场的浮躁心理。其实想一想,秦腔和相声、二人转在价格上还真没有可比之处。道理很简单,相声和二人转拥有几位名气极高的演员,想要观看他们演出的观众数量庞大。不可否认,秦腔也有不少优秀的演员存在,但他们的号召力还不足以支撑用高票价来划分消费人群。而且,天价秦腔带来的一大弊端是,优秀演员在高档场所演出,无疑压缩了面向大众演出的机会,这对观众流失严重的秦腔,又是一大打击。

就生存状态而言,相声和二人转的活力也远远高于秦腔。多媒体、报纸、网络、电视等,都在延续甚至发扬光大这两者的艺术生命,而秦腔却在娱乐形态多元的状况下,走向了功能性的“全面瓦解”。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曾总结了六条秦腔濒危的原因,其中有一条便是秦腔的演出场所高度萎缩,没有了剧场,秦腔就失去了它赖以传承的平台。在秦腔生存如此窘迫的情况下,易俗社走高端路线、垄断秦腔的优质资源,对保护秦腔有害无利。

易俗社剧场负责人张武宏也承认,“易俗社剧场在西安老戏迷心中,就是一座艺术圣殿。”如今,这座艺术圣殿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消费得起的会所,这让老戏迷作何感想?

秦腔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门大众艺术,任何以商业意图抬高秦腔身价的行为,都会让秦腔脱离百姓生活,加速秦腔的沉寂。陕西渭南曾推出“周末1元剧场”活动,每位观众只需花费1元钱,就可就近欣赏到演出,经费不足部分由政府部门和企业投入来弥补,这才是发展秦腔的正道,值得易俗社的管理者们学习和思考。文/韩浩月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