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王延松:《雷雨》重要的不是情节,而是味道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5 10:10:14 | 文章来源: 北京青年报

从新解读版《原野》、《雷雨》到《日出》,导演王延松以全新的视角对曹禺先生的三部不朽剧作进行了全新演绎。2月24日至27日,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打造的新解读版《雷雨》将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剧中汇集了多位海派话剧实力派演员。其中繁漪由在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演赵薇母亲的徐幸饰演,周萍由曾出演过《大宅门》等电视剧的佟瑞欣饰演。这部被曹禺之女万方称作“第一次看到了《雷雨》另一种呈现面貌的”作品,不仅恢复了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原著中的序幕和尾声,更从剧作中的细枝末节和曹禺中学时代创作的诗歌中找到了进入当年大师创作心灵的依据。

近些年,每一个重释《雷雨》的导演都试图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视角,王延松也不例外。据他介绍,《雷雨》的主线是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的循环再现,但剧中没有一个人不值得同情,连周朴园也是如此。“新解读版的‘新’就在于抹去了以往版本中意识形态的痕迹,回到青年曹禺当年诗样的情怀。”虽然复演序幕和尾声并非王延松首创,2003年,导演艺术家徐晓钟挂帅的梅花版《雷雨》就曾以呈现序幕和尾声的完整版而著称。但首演于2007年的王延松版则化惨烈为诗意,不仅放慢了情节推进的节奏,更加入唱诗班贯穿全剧,结尾时甚至略去了四凤、周萍、周冲三个年轻人死去的场面,代之以三人在天堂与生者的对话。在王延松看来,“《雷雨》重要的不是情节,而是味道。”

此外,全剧在视觉和听觉上也进行了大手笔的创新,但这些创新又都是依据曹禺原著中的舞台提示而为之的。王延松介绍说:“唱诗班就是根据原著中‘开幕时,外面远处有钟声。教堂内合唱颂主题同大风琴声’的提示而引入的。演出中,唱诗班站在城堡般幽暗的廊道上演唱的场景也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古希腊悲剧气质。”

曾经鉴赏过无数版本《雷雨》演出的万方,对于此版《雷雨》赞赏有加,“从很小时我就开始看《雷雨》,很长时间我都认为《雷雨》就应该是人艺那样的,我也想象不出还能有其他的样式。但是看完这个新解读版后,我忽然发觉《雷雨》也应该有另一种面貌。其实序幕和尾声就仿佛是我父亲在用他那双年轻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从这个视角出发呈现出来的样式甚至让我很感动,在看到周朴园和鲁妈见面时的那一幕,我都流泪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