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在演出市场向来是“叫好不叫座”的典范。但在东方艺术中心不大的罗马形演奏厅里,“室内乐”却常年开“小灶”,且炉火越来越旺。世博会闭幕前,6场“未来大师”(欧美)独奏重奏系列音乐会受到了观众的追捧,从塞伊丝和格韦塔泽小提琴、钢琴二重奏音乐会,到希姆库斯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德国汉谢尔弦乐四重奏音乐会,每场330张音乐会票在开演前基本都被抢购一空。上周亮相的伦敦舒伯特室内乐团音乐会,演出票提前几周就全部售罄。
“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已经做了3年半,硬是靠60场演出打开了市场。“我们证明了一点:室内乐不应该、也不会一直曲高和寡。上海观众接受室内乐的程度,一定会逐渐和维也纳、伦敦、纽约等音乐之都的观众接近。
”东艺总经理林宏鸣这样说。
室内乐有年轻观众才有未来
从2007年4月起,世界十几国的精英艺术家们先后亮相
“未来大师”独奏重奏系列音乐会。为了吸引更多观众,东艺售票处“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的菜单上,常年打出的是最低60元、学生价30元,再加上推出各种优惠套票,很多观众成了“未来大师”的铁杆粉丝。目前,每场“未来大师”的售票份额中,至少三成是东艺常年会员的贡献。
“未来大师”音乐会的观众中,有些是与父母一同前来的孩童,有些是在校大中学生,更多的则是一些已跨入职场的年轻白领。
“未来大师”铁杆乐迷郑先生表示:“我平时是做生物科技的。偶尔在网上看到‘未来大师’要演我很喜欢的一首电影插曲,我才第一次知道那是马勒的作品,我就去听了。虽然音乐会其他曲目都很陌生,却让我第一次发现室内乐如此动听。
”
面对这么多年轻观众,“未来大师”们也感到不可思议。
“这简直太令人惊讶了,我们每年在欧洲巡演,底下观众多是中年人或是互相搀扶的老人,感觉每回来看演出的观众都在长着岁数,却越来越少有年轻人的身影。
”德国汉谢尔弦乐四重奏的大提琴手马蒂亚斯·卡尔薛表示:“我太迷恋上海的观众了,为他们演奏就感觉是在和挚友谈心一样,生怕在台上的时间过得太快。
”
室内乐需要长久“品牌效应”
“当初选择尝试‘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时,很多业内外朋友不看好这个演出样式,有人善意提醒我们:这种室内乐演出只能偶尔为之,要成系列、成规模、成体系,简直就等于‘在给自己下套’。
”林宏鸣回忆说,一开始起步确实比较艰难,但大家认准一点,室内乐这个在西方与交响乐并驾齐驱的演出样式,在上海绝不能用小场子、贵族化票价来抬高身价。但花费不菲请来的各国艺术家,靠三百多个座位怎么消化成本?东艺四处奔走谈判,赢得了兴业基金的常年赞助,也让票价走低成了可能。
通过三年多来的努力,一个年轻却口碑上佳的品牌逐渐成形,并且反过来影响到了东艺其他室内乐演出。据了解,同期在东艺音乐厅举办的东方市民音乐会等其他演出系列中,室内乐专场的售票也在不断攀升。
“明年下半年,‘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将走进第五个年头,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把这一室内乐系列推广到更多群体中去,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把演出搬到1953个座位的音乐厅里,让更多观众来现场聆听”。林宏鸣透露,明年的“未来大师”系列将在原来的基础上,邀请更多国家的一流艺术家,带来更多形式的音乐组合,引进更多风格的演出曲目,让室内乐这一经典艺术形式在上海找到更多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