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相声小剧场经营频现理念之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01 13:43:25 | 文章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周刊

 相声小剧场经营频现理念之争

 相声小剧场经营频现理念之争

近年来北京相声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有些又如退潮般衰落,几经大起大落也让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走向,相声小剧场无疑成为不同理念实践的平台。以周末相声俱乐部、相声乐苑为代表的“庙堂派”和以挚友相声俱乐部“鸣乐汇”为代表的“江湖派”围绕着小剧场产生的有关相声人才培养、经营模式、创新改革等方面的争论则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相声是否应该走向商业?

又是一个周五,贾仑匆匆赶到位于丰台文化馆的小剧场,晚上7时15分他将准时开始演出。

位于丰台文化馆小剧场的“相声乐苑”是由贾仑一手创办的相声小剧场,他将很大一部分心血投入到了这个以公益为目的的相声剧场。在相声小剧场普遍商业化的现在,作为已故相声艺术家侯跃文的得意门生,贾仑仍然坚持着这个不为他带来一分钱的小剧场。

而与此同时,在北京正红红火火的挚友相声俱乐部的创始人张伯鑫也在忙着策划自己的名为“摇滚相声”的演出。这个标准的商业化相声小剧场以茶馆演出和标准的商业化运作而闻名北京。

事实上,关于相声小剧场是否应该商业化运营的问题已经在相声界争论了很久。以周末相声俱乐部为代表的公益相声俱乐部和以德云社为代表的商业化相声俱乐部都在坚持着各自对于相声发展的理解,互不相让。

在贾仑看来,真正的相声艺术是应该完全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平民化艺术,是以低票价和高水准的相声表演继承和完善传统曲艺的艺术。面对当下商业化相声小剧场,贾仑毫不犹豫地坚持着自己的公益性主见。

“我并不反对相声商业化,但我也不推崇。相声小剧场不是我们养家糊口的工具,我们不会去搞商演。我们的宗旨是为百姓演出、为百姓创作、为百姓服务。”贾仑对记者解释。

而张伯鑫对此却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吃饭啊”。在商业化的挚友相声俱乐部,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市场上先生存下来,才能考虑说相声的问题。

“我们任何的运作都是需要钱的,像周末相声俱乐部和相声乐苑这样的小剧场,他们的演员本身就是文工团的人,不愁生存问题。而且他们依靠政府,每场演出都有政府的补助,可是谁给我们拨款呢?我们还要供着演员,要吃饭。”张伯鑫说。

作为周末相声俱乐部的创始人,宋德全坚定地支持贾仑的观点,在他看来,相声的产业链是不完整的,还处在低级阶段。

“很多人急着把相声推向市场,但那只能是个短期行为,长久不了。一位好的相声艺术家要10年、20年的培养。如果我们过分市场化了,艺术也就不完整了。很多人并没有思考到这一点。”宋德全对记者说。

朝阳相声群乐园的创始人王笑天则对商业化相声小剧场更加支持,虽然他的相声群乐园是属于半商业半公益性质的特殊相声小剧场,但在他看来,将来相声商业化的运作是必然趋势。

“商业化运作只会扩大相声发展的空间,因为既然是商业化就有风险,那相声剧场肯定会想方设法把演出做好,把相声丰富化,如果不这样搞就饿死了。”王笑说。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