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恋情;甘愿放弃俄国籍而当一名无国籍的流亡者;临终时嘱托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千疮百孔的祖国……这些轰轰烈烈的人生片段都属于“钢琴诗人”肖邦。今年正值这位波兰音乐家诞辰200周年,为此,国家话剧院精心创排了大型音乐话剧《肖邦》,本周五晚,该剧将在保利剧院首演,这些由传奇和绯闻组成的生命点滴都将出现在剧中。
■展现与乔治·桑的感情纠葛
在以往很多艺术作品中,肖邦除了是一位用琴键编织梦想的作曲家,还被塑造成了一个民族主义斗士,但在话剧《肖邦》中,他被还原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据编剧冯大庆介绍,“虽然在当时肖邦被波兰以外的人视作波兰的象征,很多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故事也将他渲染成了民族英雄一般的人物,但其实他绝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革命家和爱国者,而是一个艺术家、一个性情中人。他有激情,更有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他内心的苦更多的是一种乡愁,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想传递给观众的。”剧中最能体现肖邦表面生活繁华而内心孤独倔强的一段,莫过于他在“花都”巴黎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后有机会出入巴黎金碧辉煌的贵族沙龙,与李斯特、柏辽兹、巴尔扎克、雨果、海涅等世界艺术史上的黄金一代高谈阔论的经历。冯大庆表示,“这些人物出现在剧中并非是为了角色的丰富,肖邦之所以成为肖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些人的熏陶下醍醐灌顶,因此这段经历对于他的艺术和人生都是不可回避的。”
■于洋模仿演奏《波兰舞曲》可以乱真
写音乐家就不可避免地将人生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因而这出戏也被冠以“音乐话剧”,“钢琴王子”李云迪和波兰肖邦钢琴比赛获奖者尼科丹姆·沃伊切霍夫斯基的加盟演出也为这出戏增添了看点。
据王晓鹰介绍,“演出中舞台上将出现四架钢琴,唯一一架真琴是为两位钢琴家准备的,他们将在不同的场次中亮相,每人将演奏三首乐曲,二人的演奏完全是剧情的组成部分,与情节的推进融合得很自然。”据悉,舞台上的另外三架“钢琴”目前正在国话的舞美工厂中进行最后的雕琢,其中一架肖邦小时候弹奏的钢琴造型非常奇特,这种被称作“长颈鹿钢琴”的琴型如今已无法找到,经过舞美人员的复制后将重现在舞台上。除由钢琴家饰演的“钢琴肖邦”外,剧中饰演“现实肖邦”的于洋与肖邦本人有着纤弱、儒雅、忧郁的近似气质,原本对钢琴一窍不通的他为了这个角色,在短时间内强化了乐感和指法。其中一段肖邦与李斯特合奏《波兰舞曲》的场景,他模仿弹钢琴的表演被专业人士称为可以乱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