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色紫禁城
国家京剧院2010年打造的新编历史剧《曙色紫禁城》将于4月28日、29日、30日在梅兰芳大剧院隆重上演。该剧集生、旦、净、丑于一体,流派纷呈,而且脱胎于香港编剧何冀平的话剧名作《德龄与慈禧》,这种话剧和京剧的联姻使该剧充满了创新。这也是今年3月1日国家京剧院领导班子新老交替之后的第一部开年大戏,隐然透露出国家京剧院转变经营机制的信息。
话剧和京剧的联姻结晶
该剧讲述了19世纪末,清政府被击破之前,受西方教育的清朝宗室格格德龄,与重门深锁的紫禁城慈禧之间的激烈冲撞。这部戏是献礼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大制作。国家京剧院整合了三团、二团的骨干主力,众多国家一级演员倾巢而出,跨越程、裘、张多种流派。
相比传统的京戏,它的故事的精彩、冲突的强烈,使这部剧充满了可看性。这要归功于该剧话剧剧本的成功。
编剧何冀平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她创作的《天下第一楼》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剧作精品,赢得海内外观众的盛赞,曾赴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亦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五十周年庆典剧作之一。1989年她移居香港,创作了《新龙门客栈》、《西楚霸王》、《新白娘子传奇》、《黄飞鸿》、《风生水起》等著名影视作品,1997年至2001年,何冀平正式出任香港话剧团驻团编剧,首部作品《德龄与慈禧》即荣获1999年度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剧本奖”以及“最受欢迎剧目奖”等5个奖项。她个人也曾先后获得中国首届“文华奖”、中央戏剧学院首届学院奖“文学奖”、北京市优秀剧作奖、中国戏剧“曹禺奖”等一连串荣誉。此前,这部话剧的国粤双语版在香港演出已被票房验证成功,还被编入香港中学生课本。“由宫廷事写国事,由个人命运写时代命运。”何冀平说,这部话剧情感很强烈,情节很曲折,是它在市场上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改编成京剧也会很好看。她是受国家京剧院委托进行改编的,虽然从小喜欢“西皮二黄”,但第一次做这种跨界融合也让她颇费脑筋。现任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的导演毛俊辉,身上有内地、香港、美国百老汇多种生活经历,更是中西结合的代表,他为这部戏带来表现手法上的很多创新,用他的话说,“梅、程早期也有很多很实验的东西”。
话剧手法能否获得成功?
历史上,京剧不乏改革成功的案例。《锁麟囊》是程砚秋于1940年创排的,在唱腔设计和演唱技法上极为丰富的创造,不仅使程派艺术登上新的高峰,而且对旦角行当乃至京剧整体唱腔音乐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男旦艺术在京剧史上出现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他们的出现让整个京剧发展步入巅峰时期。他们之所以成功也就是来自勇于改革创新。
一位观众疑问,《曙色紫禁城》也是一个很好的改革题目,但能否让新老观众都接受,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何冀平说,戏好看有故事这个是可以保证的,这次整个戏的基调,除了纯正的唱腔外,它具有了一种生活的感觉,也有一些现代话剧语言的表达方式。在剧中,还会出现德龄在外交场合以英语力驳俄国公使夫人的戏,甚至有意大利语和法语及西洋舞蹈的表演。
国家京剧院规划体制创新
国家京剧院作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公益性艺术院团,也是全国惟一的文化部直属戏曲表演团体。虽然没有转企改制任务,但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他们也将按照“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建立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3月1日,国家京剧院领导班子完成了班子的新老交替。记者了解到,国家京剧院体制创新的一份详细规划将在近期出台。
此外,国家京剧院已经确立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以剧目、人才、普及“三大工程”为重要工作载体,演出季为其重要推广平台。除了力争将《曙色紫禁城》打造成一部优秀剧目、保留剧目外,国家京剧院也建立和完善了优秀保留剧目上演制度,今年重点复排《满江红》、《杨门女将》、《大闹天宫》、《柳荫记》等四出经典保留剧目,同时,启动京剧《雷雨》等两至三部新剧目的创作。新春、“五一”、金秋“三大演出季”特色分明,“五一演出季”以推出新剧目、当红艺术家和中青年演员专场演出为主,“金秋演出季”以剧院经典保留剧目展演为主,“新春演出季”抓住元旦春节前后演出市场旺盛的特点,推出“名家名段迎新春演唱会”、《国韵天香》等大型京剧晚会,拓宽演出渠道、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