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刻的工艺、厚重沉稳的材质,银质餐具总会让人们想起欧洲皇室的尊贵,也会让人们想起中国古时宫廷的奢华。西式餐具浓缩了一整段用餐、品味和时尚的历史。17世纪晚期之前,主人是不为客人提供餐具的。富人带着自己的餐具出行,而单单把柄材料的选择就显示了财富和地位,有着精美雕刻的象牙、珊瑚、玛瑙或琥珀把柄的餐具是上流社会使用的。过去一些人将折叠刀叉放在豪华的鲨鱼皮盒子里随身带着,这种盒子和今天的手提袋差不多。
在今年的收藏市场上出现了一套银质扁平餐具,成交价为20.16万元。这一大套维多利亚时期的纯银古董餐具能够齐集成箱,实属非常难得。不仅如此,藏家还扩充了1960年的餐刀、汤勺、鱼刀和叉。每餐位餐具都包括一套甜点刀叉、勺,一套餐刀叉和汤勺,一套鱼刀和叉,一把茶勺和一把咖啡勺。
匹配的成套餐具是到18世纪末才成形的,此后逐渐侧重于装饰性。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银业开始高度发达,产生了专用餐具。此时,银质餐具构思巧妙、工艺繁复却异常精湛,锤揲、刻花、浮雕、镂空、镶嵌等多种工艺应用,产生了一批具有高超艺术性的器皿。
伦敦佳得士曾经拍卖过一套有着近400年历史的银餐具,它于1615年在德国制造,包括12副刀叉、汤勺、甜品叉和三只盐瓶,是已知最古老的成套餐具,起拍价格高到令人咋舌的30万英镑。从国内收藏市场上来看,收藏者对于银质西洋餐具更关注其是否成套。从西餐具的分类来看,刀、叉又分为肉类用、鱼类用、前菜用、甜点用,而汤匙除了前菜用、汤用、咖啡用、茶用之外,还有调味料用汤匙。如果一套餐具越完整,其就越会受到市场的追捧。在今年就曾经出现过一套24件象牙柄银制餐具,最终以8960元成交。
与西洋银质餐具讲究成套相比,中式西洋餐具更讲究品牌。2003年一套92件银质餐具,卖出了1.76万元的高价,餐具刻有“老凤祥”楷书戳记。在2005年一套银雕松柏餐具,成交价为1.1万元,款识为“裘天宝”。“老凤祥”和“裘天宝”都属于当时上海滩九大银楼的两家,其他七家分别为杨庆和、方九霞、宝成、庆云、景福、费文元、庆福星等,这几家于1896年在上海大东门花团街建造银楼公所,也是上海最早的银楼同业公会。
近年来,金银古玩收藏品的市场行情出现了恢复性上涨,其中九大银楼制造的藏品成为众多藏家关注和专攻的门类,预计未来还将有令人刮目的表现。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大名头的款号(比如“凤祥”、“杨庆和”、“裘天宝”等)、较罕见的款号(比如“庆福星”、“费文元”等)、和器型特殊罕见的大型物件很可能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现身收藏市场,成为市场上的焦点。除了这些银楼的品牌之外,有很多银质餐具背面也刻有“足银”、“十成足银”等印记,这些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