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拍卖槌下的武汉收藏市场全透视

拍卖槌下的武汉收藏市场全透视

时间: 2010-09-05 15:07:49 |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收藏 >

昨日,中拍国际来汉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拍卖会,拍卖的486件藏品全是从北京运来的。这是北京的拍卖公司第一次到武汉来拍卖,为了吸引武汉的藏友,不少藏品甚至是无底价拍卖。

中拍国际并不是第一家瞄准武汉市场的外地拍卖公司。早在去年10月,业内赫赫有名的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就到武汉来造势,诚邀武汉的藏友赴北京参加秋季拍卖会,并许下承诺,今年秋拍巡展的第一站首选武汉。

武汉的收藏市场真有这么大魅力吗?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试图找寻些许答案。

白玉云雁纹杯拍出58万元

58万元!昨天,在中拍国际2010年武汉拍卖会上,一件五代时期的白玉云雁纹杯创下武汉单件拍品成交的纪录。这场拍卖会是拥有一类资质的艺术品拍卖公司首次来汉“试水”,显示武汉收藏市场正急剧升温。

记者昨在现场看到,拍卖会上不少武汉藏家频频出手。清乾隆仿木纹釉开光诗文双螭耳斗杯和清雍正青花花卉纹盏托,分别拍出20万元,成为瓷器专场中的最高价。其中一位买家是武汉的企业家。而齐白石一幅约一平尺的《贝叶草虫》10万元起拍,最终也被一位武汉藏家以13万元拍入囊中。

从东湖开发区退休的王爹爹,和朋友一起花6万多元竞得了6件藏品。老人透露,他玩玉玩了10多年,这次花1.8万元拍了件明代的白玉持莲童子挂件,觉得很值得。“没想到,武汉藏家的热情这么高。”中拍国际人士惊喜地说,9月2日预展时,还没到开展时间,武汉藏家早早就在门口等候。中拍国际董事长鲁智勇说,武汉收藏水平不低,一些藏家手中藏品动辄上亿元。上月底在汉举行的收藏沙龙上,一位武汉藏家展示的元代俏色玉飞天惊艳全场,市场估价逾百万元。

缺少“一掷千金”的顶级藏家

据了解,昨日拍卖会成交额近750万元,成交率超过七成。

不过,与北京等地相比,武汉仍缺“舍得出大钱”的藏家。

记者了解到,昨天拍出58万元高价的五代白玉云雁纹杯,是由一名北京买家以场外委托方式拍走的。这位藏家昨天在玉器、书画专场频频出手,花费逾百万元。

昨天拍卖会上,不少藏品的起拍价比图录标注的还要低。中拍国际人士透露,这是怕定价太高影响藏家出手。

因武汉拍卖会起拍价较低,昨天的买家也很少竞相比价,许多藏品最终拍下来的价格,比起拍价高不了多少,“这使得很多外地人来武汉‘捡漏’。”中拍国际人士说,若是在北京,这件五代白玉云雁纹杯至少能拍到100万元以上。

汉口武昌都有古玩市场可逛

武汉的收藏古玩市场有三个比较有名:位于硚口区崇仁路的武汉收藏品市场,我省收藏家协会就安身在此;还有以地名命名的徐东古玩市场及香港路的文物监管品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这三家老古玩市场,店铺超过了千家,还有近千个地摊活跃着。再加上省文物总店和武汉市文物商店,武汉藏家基本活跃在这“两店三市场”中。

今年,一家新的收藏市场悄然在武昌江边兴起,开辟了武汉收藏市场的新格局。记者了解到,这家名为“红巷艺术城”的收藏市场,是一个武汉人花了2000多万盘下来的,开张才2个月。

9月2日,记者来到这个收藏市场,发现其紧挨武昌农讲所旧址。投资者方先生说,自己其实从去年9月份才接触收藏,但感觉到这个市场大有潜力可挖。整个市场有四层,可隔出400多个铺子。为了吸引收藏界的商户,他对所有商户都不收物业管理费和公摊费。门面租金也低廉,一楼每平方米100元,二楼及以上每平方米30元-40元。

价格优势已经对一些商户产生了吸引,一家刚从徐东古玩城搬到“红巷”的水晶经营户,指着偌大的空间对记者说,“这里租金才1000多元。”新市场人气虽然还不旺,但不少商户觉得便宜的租金能支持他们挺下去。

企业高管或公务员偏爱收藏

记者连日来的调查发现,武汉的藏友不少是企业里面的中高层管理者,或是公务员。收藏家姜小平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搜集藏品需要人脉关系网,瓷器、玉器等收藏门类,更要一定财力。

姜小平以自己为例说,他是四川某公司武汉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很多藏品都是通过遍布各地的朋友淘到。在湖南、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山东、山西等省市,他都有自己的关系网。

武汉某机关的公务员程先生是玉器收藏家,有着十几年的玉器收藏经验。他说,越来越多的同行也开始玩收藏,经常聚会交流。

资深鉴定师蔡华初说,今年他感觉也很明显,不少企业家或是国企退休老员工开始找他鉴定。

太多的赝品骗你没商量

刚入门的新手,有着“出手大、投资盲目”的特点。蔡华初介绍,他结识的某电信局职工,坚信自己淘到了一批康熙年间的“海捞瓷”(海底打捞上来的瓷器),盲目投进巨资购买,结果经他鉴定全是赝品。

不少藏家告诉记者,这行是个边学习、边吃亏的过程,不少藏家在最初都交过“学费”,少的几万元,多的上百万。就是在不断的“看走眼”过程中,藏家们逐渐炼得火眼金睛。

玉器收藏家程先生说,最初开始收藏时他数次看走眼,“大概交了20万元左右的学费吧。”他对记者说,玉器造假的手法很常见,但随着造假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是很能迷惑人。最近很火的新疆和田玉,最常见的是以次充好,即以其他材质差的玉经过加工后,冒充和田玉。常见的有用俄罗斯玉、阿富汗玉来冒充,这些玉也是白色,但质地比和田玉要粗糙很多,价值也小很多。

蔡华初说,今年爆炒的翡翠,以绿色、紫色等最为珍贵,不少人在材质和颜色上造假。翡翠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是纯天然,没有经过加工的,价值最高。不少人就通过草酸等浸泡掉杂质,此时杂质较多的低等级翡翠就能“摇身一变”成A级。另外,还有些人通过染色,将同是其他颜色的翡翠,染成好卖的绿色等。此外,还有油炸等多种造假方式。

瓷器方面,最近有一些人打着海捞瓷的名号骗人。蔡华初说,前段时间鉴定的假海捞瓷,都是现代的高仿品。为了让藏家相信是海底捞出,造假人将盐水涂在瓷器上。对于一些精明的藏家,则用粘合剂粘上假的海藻,以此来骗人。

收藏家姜小平也说,近年来热炒的老电影海报、文革时期的大字报、重大事件的报纸号外等,是赝品的集中地。最常见的造假方式是,用硫磺将现代的纸张熏成黄色,弄出沧桑感。实际上,老画报纸品粗糙,不光滑,细闻还有点霉味,这是现代纸张目前取代不了的。

湖北省收藏家协会介绍,馆藏文物的复制品是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这给了一些不法者可乘之机。他们不按规定附上复制说明书,而是“浑水摸鱼”,把复制品当真品卖。

势单力薄的武汉文物拍卖

不少武汉的藏家遗憾,武汉没有几家上档次的拍卖公司,能像北京、上海那样形成气候的春季拍卖、秋季拍卖就更少。不仅如此,谈起武汉现有的拍卖公司,不少藏家摇头:“太鱼龙混杂了。”

记者日前探访了几家拍卖公司,发现不少拍卖公司多藏身在写字楼,甚至居民楼内。

中拍国际相关人士介绍,正是武汉正规的文物拍卖公司缺乏,才吸引了他们来开发武汉市场。

武汉市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艳说,能拍卖文物的公司必须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武汉市有这种资格的拍卖公司只有2家。

没有文物拍卖许可证的公司拍卖古字画等,最终的结果是赝品多。李艳介绍,她所了解到的许多公司就是在打“擦边球”。他们没有许可证,只能拍卖一些现代书画艺术品,由于其升值空间并不高,这些拍卖公司就夹带着拍卖些古字画或瓷器。“可以说那些拍品大多是假的。”李艳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