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三伏,天气还是这么热,明天去听听讲座吹吹空调聊聊文化吧。8月21日有两场浙江人文大讲堂(第241讲和242讲),都放在省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上午9点,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讲“中国古玉的发展与辨伪”;下午2点,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沈松勤教授讲 “自意本杭人—— 苏轼与杭州”。
83岁的杨伯达老先生身材高大,鹤发童颜,精神矍烁,上周日在上海书展鉴售浙江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他的新著《中国古玉辨伪》后,就来到杭州访朋友谈玉文化。他的名片上只有两项头衔:“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但名气不小。晚上在一家饭馆吃饭,旁边一桌是年轻人,吃着吃着就把头探过来,很激动:“您是杨、杨什么达?”走出饭馆,路上一位中年人骑着车来到了他身边:“您是杨伯达先生吧?!到我家去坐坐!”
良渚的玉器 是供给老天的食物
“中国玉文化是中国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大约有1万年的历史,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奠基石。”和杨先生对话,自然离不开玉和玉文化。他说,中国玉文化历史经历了“巫玉”、“王玉”、“民玉”三个阶段,但中国玉文化的鼎盛时期应该在史前文明时期。
在他看来,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一起,为中华大地扛起了文明的大旗。此后的中华文明,以玉为灵魂金(包括青铜器、金器等)为神,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杨先生介绍,人类对玉的偏爱是有历史渊源的,古人认为他们的生存、所获得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保佑他们,慢慢地他们就把这种无形的力量具象化,最后发展到有了神灵的概念。人们认为要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部落,就必须祈求神灵的保佑,于是就出现了巫,由巫来完成事神的任务。
巫拿什么来事神呢?他们就拿玉。《山海经》中记载,人要维持生命就需要吃果实、吃肉,黄帝则需要吃“玉膏”,而天地、鬼神就吃玉。对于人来说饮食是第一位的,所以巫认为神也像活人一样是将饮食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巫就给神送去它最爱吃的玉,以玉事神。
杨老认为,良渚出土的诸多史前玉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造型?因为这都是奉献给老天的食物。
据说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都不收藏古董,身在其中,又如此熟悉、热爱古玉、古玩的人,能熬得住吗?杨先生说,家里真的不收藏古董,因为怕说不清楚,这也是故宫博物院的规矩。他说他们院长,到了故宫博物院,还把自己原来的收藏都捐了。
目前,民间收藏玉器的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花数十万元来买一块古玉,自然就会请行家掌眼,有些人通过各种门路找到杨先生,但先生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他已经宣布不再做鉴定了。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古玉已经很难见到了,假货泛滥可以说到了成灾的地步。杨先生说,“但我也不好多讲,因为这样一讲就可能会砸了好多人的饭碗。”老先生笑笑说:“也不利于安定团结呀。”当然,国家文物需要做鉴定的时候,杨先生还是责无旁贷。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花了大钱买假货?杨先生告诉记者:“多看书,多到博物馆看真东西。”
所以,为了不伤感情,杨伯达还是决定不做鉴定,而是踏踏实实地写文章。杨先生的新作《中国古玉辨伪》,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玉文化学、中国玉器艺术方法和中国玉器时代风格,使读者对恢宏博大的中国古玉文化有个大略的了解。
苏轼是杭州的贵人 东坡路学士桥处处留情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沈松勤教授,明天下午要给大讲堂听众,讲讲杭州的贵人——苏轼。
苏轼曾两度来杭州任官,前后为时五年。在五年内,苏轼为杭州城市史谱写了重要的一页,为后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最令历代杭州人难忘的,是苏轼力克众议和财力困难,全面修浚西湖,修成苏堤。这不但救西湖这颗明珠于危亡之中,还为杭州城留下了最有江南味、最有西湖味的景点。
而身处杭州山明水秀中,怀着文人的敏感,苏轼将自己特有的感悟和理解,幻化成诗词妙句,为世人揭示了西湖景观的审美特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苏轼为杭州山水注入了新的生命和审美内涵,成了杭州这座城市的福音和骄傲。
知恩图报,为了感谢这位好官,杭州这座城,也给苏轼提供了用武之地,“东坡路”、“学士桥”……杭州城里街道、景点,至今都还保留着苏轼的痕迹,这座典雅精致的城市,塑造了苏轼的历史形象。
然而,苏轼两次来杭,正值朋党之争日趋激烈之际,苏轼深受其害。为了避免党祸,苏轼怀着“世与我殊”、“身自不安”的沉重心情来杭。沈先生曾长期研究“北宋文人与党争”的课题,讲座中,他将会有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