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民办博物馆热潮升温 探索民营博物馆中国式生存

民办博物馆热潮升温 探索民营博物馆中国式生存

时间: 2010-07-19 20:54:34 | 来源: 北京商报
收藏 >

一个月前,马未都宣布成立文化基金会,从1996年马氏建立的中国第一座民营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出现开始,民营博物馆已走过14年的发展历程。十余年间,国内民办博物馆的热潮逐渐升温。在资金、运营、生存、发展这些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民营博物馆建立了中国式生存法则。

1观复博物馆:个人品牌+基金会+理事制

开创中国博物馆基金运营模式

理事会获“生杀大权”

6月9日,马未都正式宣布创建观复文化基金会,把他几十年收藏的文物全部捐给观复博物馆,由基金会理事会统一管理。观复基金会的成立为中国民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在管理上,观复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将借鉴国外同类艺术基金会的管理模式,如古根海姆基金会、盖蒂基金会、大维德基金会,打造观复基金会的公益文化品牌,开创适合中国博物馆的运营模式。

马未都1996年创立国内首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这次创立基金会也是其在14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生存发展之道。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和主管合伙人周全宣布加入该基金会任理事。熊晓鸽和周全都是中国风险投资领域最资深的投资专家,他们早年都曾在美国求学,对文化基金会管理有深入了解,而IDG资本与观复博物馆早有合作,现在博物馆内的家具馆即是IDG当时捐赠的。马未都表示:“哈佛大学的创始人哈佛先生已经去世多年,但哈佛依然作为名校闻名于世界,它不光靠个人的影响力,更多是靠先进的有力的制度,优良的制度是博物馆‘长治久安’的保障。”

据悉,观复博物馆是惟一没有政府拨款能够经营持平的博物馆。马未都称,观复基金会是一个盈利不分配的机构,盈利多少钱都要用在博物馆上,现在面临博物馆重建,希望建立国际上通行规则管理的博物馆。他希望在退休后,靠制度运营,由理事会负责博物馆生存问题。基金会批下来了,交给社会的第一步就完成了。基金会首批接受捐款超过1000万元,均来自个人捐款,作为中国博物馆新概念的“基金会”,这些款项将用于支持博物馆建设,资助文物研究与保护项目。

据介绍,基金会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观复博物馆的新馆建设。成立之后还将成为以博物馆为核心的集文化、休闲、学术、商务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场馆。

品牌输出打造中国古根海姆

“全国有几千家博物馆,我们是不依赖政府拨款、不依赖其他企业拨款,惟一靠自己来运营的博物馆,而且进入了良性循环。”马未都对本报记者表示。其实,观复博物馆的背后,有很重要的无形资产——马未都的个人品牌。马未都对记者坦言,在全国2000多家民营博物馆中,他是惟一有公众知名度的馆长,这是其他博物馆无法比拟的。因为他的名气,许多人找他学习收藏知识,或者希望能为他们的藏品提供鉴定,出具证明。“还有一些人,看中了博物馆的特殊气氛,要在博物馆租场地搞活动,这些都可以进行收费服务;再有就是出售有关商品,这些商品并不是展品,而是由展品衍生而来的服装、装饰品、书籍等,比如按照馆内瓷器花瓶图案设计的服装,这样的商品遇到大公司搞活动,往往一订就是上千套,商品上都打上‘观复’的标识,靠‘观复’这个品牌来开发与经营。”

观复博物馆1996年获政府批准成立,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发展中三易其址,不断扩建,不断壮大。马未都宣称:“观复博物馆要做中国服务最好的博物馆。”

目前,博物馆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油画馆及多功能馆。观复博物馆在杭州及厦门已设有地方馆,而哈尔滨地方馆也即将开业。马未都介绍说,哈尔滨馆的所有权将属于当地政府,他们只是使用观复博物馆的名字。据悉,观复博物馆今后将会继续进行品牌输出,将有一系列地方馆产生,以连锁方式经营,这就意味着观复博物馆将成为中国的“古根海姆”。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索罗门·R·古根海姆(Solomon·R·Guggenheim)基金会旗下所有博物馆的总称,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也是全球性的一家以连锁方式经营的艺术场馆,它是世界上最早在博物馆业引入和运用“文化产业”概念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博物馆,其运作方式被世人称为“古根海姆模式”。

盈利依靠理事制和会员制

2008年,也就是开业后的第十一年,观复第一次实现了盈亏平衡。现在国内的博物馆公的私的加在一块,总数大概7000家左右,而其中能实现盈利的可能就是观复。

为了摆脱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展陈、服务质量上,观复博物馆成功地引入了“理事会制”。观复博物馆现有3位股东,负责提供博物馆运营所需经费,同时还推出了“理事制”和“会员制”,每年缴纳一定费用,即可成为博物馆的理事和会员,并享有相应的权利。马未都介绍,所有理事,都是“观复”共同的主人,可以继承和更换。观复的理事中,最有名的当属成龙了。在国外,能做博物馆的理事那是相当高的荣誉,是用钱也买不到的,理事可以对博物馆提供不定期的赞助。此外,各展厅还接受企业捐赠,作为回报,企业享有相应展厅10年的命名权。这些做法有效地解决了博物馆的运营经费问题,保证了博物馆的良好发展。

马未都表示,“我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3部分,一是来自董事会,由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功企业家组成,每年拨一定的款出来;二是来自理事会,这部分人不用承担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拥有荣誉头衔,现在国内也有相当成功的人士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的理事对博物馆有不定期的赞助;第三,建立了博物馆会员制,每年1000元的会费,享受诸多的优惠政策,目前这方面发展得很好”。

从1996年建立到现在,观复基本上是5年一个阶段,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摸索出生存之道。最早的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那5年,当时国内还没有私人博物馆,人家都认为办博物馆是国家的事,个人去“掺和”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最终执照被批准。那5年是摸索期,当时经营博物馆其实算是在“玩票”,没想好怎么继续下去,更没想到博物馆会越做越大。第二个5年中,博物馆的经营逐渐步入正轨。“这时,我看明白自己不是在经营一家私人博物馆,而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玩票的心态没有了。现在,观复进入第三个5年,事业也在扩张。观复博物馆杭州分馆、厦门分馆都已经开张,而且,北京的主馆正在计划迁入新馆,面积是现在的4倍,至于租金,已经有赞助者答应赞助。中国的私人博物馆,我想也大致是这样一个历程。”

“今后,我们还要以博物馆为核心,建立起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据马未都介绍,目前,博物馆在所在区朝阳区金盏乡政府的支持下,准备建立一条长达2公里的生态街,暂时以小剧场形式做经营。现在已经有不少个人和单位准备参与投资。

2今日美术馆:股份化经营+品牌赞助

以社会赞助强化资金链

“美术馆只进行商业运作会死掉,要与文化结合、与品牌企业结合,让文化与商业形成互动。”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对记者表示。今日美术馆作为一家按照国际美术馆规范建设和运营的民间美术馆,于2006年7月成功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非盈利机构。2006年年底,原本由今典集团完全控股的北京今日美术馆成功转型,从今典集团的文化产业中完全剥离出来,成为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民办非企业的公益性质的美术馆。这种转换对今日美术馆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政部门作为今日美术馆的上级主管单位,对美术馆提供税收优惠并在资金运用上进行监督。这点与美国博物馆不同,它们是由董事会处理和监督相关资产。”张子康对记者表示。

“目前今日美术馆分为商业和学术两部分,分得非常清楚。学术性的展览活动和商业经营形成良性互动。商业上完全是出于为美术馆注入资金,完全以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张子康告诉记者,民营美术馆仅仅依靠背后的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支持是不行的,不可能持续长远地发展。

他表示,今日美术馆已经在摸索中建立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尤其在资金链的构建上已经逐渐走向多元化、社会化和稳定化。一方面有来自国家的政策扶持、税收优惠,有时候甚至还会有专项的资金(一次几十万元不等);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美术馆自筹,包括基金会资金、社会赞助资金以及美术馆的门票、会员卡收入、咖啡屋、书店以及刚刚建立的艺术礼品店等商业性收入。其中,社会赞助占据整个资金链中的大部分,会员卡收入在不断上升,书店和礼品店经营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他们还需要不断拓展资金链,将风险降到最低。他特别强调了后期会在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和礼品店的运营上下功夫,降低赞助资金的比例。


2008年初,为了美术馆有长期的资金保证,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酝酿了第二次改制,实行美术馆所有权股份化,吸引4-5家中国大企业参与,每家持有一定的股份,让这些企业作为美术馆的长期赞助人,把今日美术馆的产权社会化,寻求美术馆机制的新突破。另外,理事会机制也已启动。张子康告诉记者,目前理事会成员名单已经初步拟定。张子康表示,美术馆除了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获得资金支持外,管理模式也相当重要,在未来运营中将结合西方美术馆用人理财的经验,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摸索和提高今日美术馆的管理水平。

张宝全曾表示,今日美术馆分两步走。第一步,塑造今日美术馆的品牌。从策划展览主题,挑选有代表性的画家、书法家,到策划相关的活动,都力争做到一流水平,保证美术馆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的一流标准。能做好这一步,在中国的艺术产业化真正到来的时候,能获得更多商业机会。第二步,全方位培育艺术市场。包括创办刊物、出版相关书籍、策划学术研讨,甚至要做艺术的普及,承担一定的美育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艺术家的价值。让高雅艺术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但为现今高雅艺术开辟了一个自我寻求生存发展的方向,同时将高雅艺术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去。

在张子康看来,在美术馆的经营上,最重要的是利用社会各层面的资源整合,放大成美术馆的几个链条,从而完成机制的运转。另一方面,美术馆的推广机制需要品牌企业的赞助。“今日美术馆的主要资金来自社会品牌的赞助,原来中国企业家不能够接受对美术馆的赞助,我们是第一家以企业赞助为主要资金的美术馆,也是第一家以这种模式来做的,我们不断地渗透,使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赞助美术馆的行列中来,形成美术馆完整的推广模式,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很多其他的美术馆。原来今日美术馆的赞助大部分来自国际品牌,现在我们从国际资金的运作模式转向跟国内结合,扩大国内赞助模式。”

3中国紫檀博物馆

以房地产养博物馆

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60岁的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以55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女性,1999年国庆前夕,陈丽华耗费两亿元建造了一座紫檀博物馆。这座占地2.5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拥有数千件紫檀艺术品,而这座天价私人博物馆并非靠自造血生存。

“门票与工艺品的收入微乎其微。”陈丽华曾表示,博物馆一个月的门票收入仅有万余元,出售的也只是一些小的工艺品,珍贵藏品从没有出售过一件。“不算人工费和外事接待活动的开销,仅基础设施这一项,每年的支出都是一笔巨大的数目。”陈丽华投资兴建的中国紫檀博物馆可以说是她在北京最大的投资项目,是长安俱乐部的两到三倍。中国紫檀博物馆收藏了千余件用紫檀、乌木、黄花梨木、金丝楠木以及鸡翅木等珍贵材质雕成的宫廷木器精品,另外还有她收藏的数百件明清家具。

在北京投资的港商中,除了李嘉诚、霍英东,规模最大的就是陈丽华了。在北京她拥有数家房地产企业,包括长安俱乐部、丽苑公寓、金宝街、富华家园、富华园小区等。而这个扬名中外的紫檀博物馆,一直被富华集团国内外房地产项目“供养着”。

除博物馆外,同样被富华集团国内外房地产项目“供养着”的还有富华家具有限公司,更准确地说这是紫檀家具的生产厂,家具只做不卖,10多年只为博物馆“输液”。长32.4米、宽1.77米的紫檀木雕《清明上河图》,是陈丽华率500名技师用两年时间制成的,其成本之巨可以想见。

陈丽华投身紫檀艺术已经有30年时间了,海内外无数社会名流、商贾巨子参观过北京京通快速路旁的中国紫檀博物馆。2005年10月,在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庆典前夕,陈丽华将一座以1:15比例精雕细刻的大型紫檀天坛祈年殿模型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同时,还将制作收藏多年的“紫檀故宫万春亭”、“紫檀故宫角楼”和“紫檀飞云楼”三件大型紫檀建筑模型,分别赠送给美国史密森研究院、英国大英博物馆和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

4国外私立博物馆

政府支持+基金扶植+民间赞助

国外私立博物馆大多有政府和各种基金的扶植以及相当数量的社会捐赠。盖蒂中心属于盖蒂基金会,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是已故石油大亨保罗·盖蒂(J. Paul Getty)的遗产。盖蒂毕业于牛津大学,一生酷爱收藏艺术品,并设立基金会来运作和管理该博物馆,这就是著名的GETTY VILLA。基金会将GETTY VILLA运作和管理得很好。

美国的博物馆在保持自身非营利公益事业机构性质的基础上,立足于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大量引入了市场化的理论、方法,建立起了符合其外部环境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美国博物馆通常都具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十分重视自身形象的确立和维护。美国博物馆一般都会引入企业运营中的CI(Company Identity)理念,设计制作醒目、统一的博物馆标志,并且将此标志应用于博物馆的宣传资料、管理文件,甚至员工名片上。

美国博物馆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当广泛。除了博物馆门票收入外,还包括政府拨款、与博物馆相关的各类纪念品的销售、博物馆会员费、个人和社会团体的捐赠、专项基金运作收益、授权和特许销售费以及借展费等。

美国法律规定,博物馆不得直接动用基金本金,只能使用基金本金所产生的部分利息或投资收益,而且基金利益或投资收益也必须按一定比例充实到本金中去,以保证本金稳定增长。同时,为了保证基金运作能够持续得到收益,美国博物馆的基金一般不是交给本馆的业务人员操作,而是专门外聘职业经纪人负责研究和推荐项目,以期得到专业的建议和管理经验。

捐赠收入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个人或企业团体支持文化事业的资金或实物捐赠,在税收等方面也给予一定优惠政策。通过多年实践,美国博物馆形成了丰富的筹款经验和一整套规范的操作模式,同时,美国博物馆的筹款工作也日益出现职业化的趋势。在美国的博物馆中,一般都会设立一个负责拓展资金来源的部门——发展部(Development Department),专门负责募集的发展资金。

会员费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公众加入到支持博物馆事业的行列中,美国博物馆不仅十分重视博物馆会员、博物馆之友,而且其相关活动也十分丰富。而博物馆所收取数额不等的会员费也积少成多,成为美国博物馆筹措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博物馆经营收入为了满足博物馆观众的各类需求,美国博物馆内一般都设立专门的经营服务部门,为观众提供语音导览、纪念品销售等服务。其中纪念品的销售每年为博物馆带来了大量的收益。

授权和特许经营费美国博物馆的另一个资金来源就是通过授权和特许经营所取得的收益。一些企业也会围绕着博物馆生产相关的文化衍生品。这些企业通常都会交纳给博物馆一些费用,以求得博物馆的特许授权。此外,博物馆也会开放内部的经营场所给外部的企业经营。既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减少了博物馆自主开设相关服务设施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