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到2010年,已经是“文化遗产日”的第五个年头。6月12日,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
为迎接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方便观众走近文化遗产,体会现代生活方式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首都各大博物馆举办一系列展览。
中国美术馆举办馆藏皮影展
第5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中国美术馆特策划“影中戏——中国美术馆藏皮影艺术珍品展”。这是继“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美在民间——中国美术馆藏民间剪纸、刺绣精品展”、“古风遗韵——中国美术馆藏面具木偶艺术精品展”之后,中国美术馆为“文化遗产日”准备的又一份礼物。
此次展出以陕西皮影为主,兼及山西、北京、唐山以及辽宁等地。年代上起17世纪,下至20世纪,以19世纪的作品为主。分为“影•人”、“影•物”、“影•戏”三个板块。“影•人”部分即皮影人物,人物是皮影造型的首要元素,同戏曲角色一样有生、旦、净、丑之分:生角儒雅洒脱,旦角端庄俊美,净角勇猛豪爽,丑角幽默滑稽。“影•物”板块主要呈现道具及配景部分。大至金銮宝殿、将相府第、亭台楼榭、與马船轿,小到一桌一椅、烛台帷幔等等,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与年代,从另一侧面亦将古代中国的厅堂陈设、庭院布局习惯,以及建筑特色等点点细节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在“影•戏”板块中,展出的是影戏传统剧目,它们多取材于中国的经典名著、神话传说,以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等题材为主,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精彩呈现。
同时,在2007年“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中皮影演出受到观众火爆欢迎后,此次中国美术馆将再次特邀河北昌黎向东皮影剧团于展览期间进行演出,使观众可以从中领略到皮影艺术的原生形态与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
首都博物馆:非遗数字化成果展示
首都博物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成为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
“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就是以“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为核心的内容资源,围绕着数字典藏和数字展示,展出了一系列的数字化成果。展览内容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示。在这部分中,主办方采用了妙笔技术,使观众可以通过点击名录滚屏上的项目图片即可用耳机收听到所点项目的语音介绍。第二部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保护名录”展示。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出名录中的部分代表作,如:木卡姆、古琴等。第三部分是数字典藏。以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数字化工作为例,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典藏工作。第四部分是数字展示。运用flash、数据库等技术,以多媒体的形式充分展示戏曲、音乐、曲艺等各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及口头传统专题。在这部分中,音乐视频可以自动播放,也可由观众点击播放,体现出了很好的互动性。第五部分是文化遗产视频演播室,将通过视频的方式循环放映文化遗产方面的纪录片。最后一部分是北京专区。在这个区域里,将设置6个展台,观众可通过点击鼠标来了解北京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包括木作、珐琅作、雕漆作、盔头作(戏装)、花作(绢花)、纸作等。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
文化部:非遗保护最根本的方式是立法
6月2日上午,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方式是立法保护。
王文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方式,但是最重要的方式是立法保护,立法保护是最根本的保护方式。应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是比较注重推进立法保护的。像2005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就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底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现在一些地方制定了一些保护条例,云南、贵州、广西、福建、新疆、甘肃、江苏、浙江这八个省区都制定了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对于促进地方性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现在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包括文化部在内,都在推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现在立法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调研,草案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期待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能够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