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式熊老先生、李耘萍女士、丁如霞女士(从左至右)
梦想之作“鹤泉印泥”
中新网5月21日点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5月15日下午,在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会馆里聚集了130多名来之日本书法界、篆刻界、企业界及新闻媒体的日本人士和在日华人。在这里,举行了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号鹤庐)的孙女、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号潜泉)的外孙女——丁鹤庐研究会代表、旅日华人企业家丁如霞女士创意、监制的梦想之作“鹤泉印泥”在东京的首次推介会。
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号潜泉)的重侄外孙女——上海吴氏潜泉印泥第三代传人,石泉印泥创始人,上海西泠印社原厂长,中国唯一文房四宝书画印泥艺术大师,梦想之作“鹤泉印泥”的制作者李耘萍女士和已是90高龄的中国书法篆刻界的泰斗,西泠印社的名誉副社长、丁鹤庐研究会最高顾问高式熊老先生也专程来日参加了此次推介会。
推介会上,丁如霞女士发表了“丁家吴家第三代传人联手之作——鹤泉印泥”的演讲;李耘萍女士发表了“印泥奥义”的演讲;高式熊先生发表了“篆刻与印泥关系——篆刻真髓”的演讲并现场做了示范表演。
丁如霞女士介绍说,至今为止,西泠印社制作的所有印泥均采用纯手工制作,选料考究科学,制法精良严谨,色泽古雅鲜明,质地细腻浓厚,夏不泛油,冬不凝固,调剂尽善,燥湿相宜,故能印文清晰,有神且永不褪色,为书画家必备之佳品。日本的书法界、篆刻界人才济济,并且又有许多书法、篆刻爱好者,由于日本工厂生产的“朱肉”由于容易褪色,加上日本又没有制作印泥的专门工厂,所以每年都从中国进口印泥。此次的梦想之作“鹤泉印泥”也是应日本书法界、篆刻界朋友的要求,通过三年的研究开发,五次样品试制作,终于研发成功,并且达到了日本朋友的“鲜艳、清谈、有沉着感”的要求。
记者在会场上了解到,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印学社团,在1949年之前的半个世纪里,在印社前辈先贤的共同努力下,西泠印社为保存金石、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949年后的半个世纪中,西泠印社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从一个民间的纯学术社团走上了一条由党和政府热心支持,由国家事业单位“以文养文”经济扶持,向社团、事业、企业、出版综合发展的独特之路,成为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瑰宝。
作为一个民间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成立之始就具有独特的号召力,其原因是社员多为名家,且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就连日本的篆刻家也慕名远涉重洋前来入社,这是历史所形成的全国性和国际性。近百年来,西泠印社共有社员近400人,现有社员250余人,分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多为全国和各地著名篆刻家、书画家、鉴定家及学者。社员中还包括小林斗庵、梅舒适、金膺显等日本、韩国、新加坡的20多位国际篆刻书画界的知名人士。
记者在会上看到,参会者中间有一位来自日本外务省的书法篆刻爱好家,他自始至终认真地记着笔记。还有不少日本的年轻人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演讲,当会议主持人允许大家到台前观摩高式熊先生的现场示范表演时,他们兴奋地一拥而上。
丁如霞女士最后对记者说道:继承和弘扬祖辈们创造的印泥文化和传统是我们做后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来日本已有20多年了,但我时刻牢记着我的历史使命。我以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为己任,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为日中两国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贡献我毕生的精力。(单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