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三千家书写两百年人世沧桑

三千家书写两百年人世沧桑

时间: 2010-01-04 09:05:50 | 来源: 北京日报
书法 >

▲信纸上印有美丽花纹的清代家书。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寄自巴黎的明信片。

▲上世纪20年代,一名普通军人酣畅淋漓的草书令人赞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曾是亲人间遥寄相思,沟通信息的唯一纽带。但随着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的出现,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正因如此,那些蕴含着脉脉深情、带着悠悠墨香的信札,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昨天,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联合主办的“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虽然,天气异常寒冷,但那些带着温度的信札,仍使参观者感受到融融的暖意。

展品从4万封家书中精选

3075封各个时代的家书,无疑是此次展览的主角。走进人民大学世纪馆这间不大的展厅,记者立即被那些泛黄的信札吸引了。

此次家书展中,既有黄兴、蔡锷、陶铸、沈钧儒、帅孟奇、项南、周扬等历史名人的家书手稿,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草根百姓的私人信笺。其中,最早的一封家书写于清乾隆年间,最晚的则写于2009年,时间跨度达二百多年,内容涵盖清代以来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

据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介绍,这次展出160组(件)3075封家书是从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多年所征集的4万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张丁告诉记者,只有那些情真意切、言之有物的家书才能入选展出,而且这些展品均为手书真品。

展览按年代为序分为清代家书、民国家书、抗战家书、军旅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书、两岸家书等十一个部分。除信笺外,一同展出还有380帧相关老照片。一段段真情故事,就这样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个人命运折射大时代

私人信件中记录的多为家庭琐事、个人际遇。不过,通过这些个体叙述,也不难发现大时代的影子。而通过这些叙述,人们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那些被人熟知的大事件。

一封由晋商韩荣章写于庚子年六月初四日(1900年6月30日)的家书,详细记录了北京爆发义和团运动的情景。信中,韩荣章写道:“禀报京都荒乱事皆因北京洋鬼子大闹,现义和团民等在京剿灭洋鬼子天主教民,死者无数,焚烧洋楼天主教房……”这封信对于庚子年五六月间义和团民在北京的活动,爆发义和团的原因,以及团民与北京市民的关系,都作了记录,极具史料价值。

民国元年(1912年),在南京临时总统府秘书处任职的任鸿隽,则用印有“总统府用笺”字样的信纸给大哥写了一封三页的家书。由于南京临时总统府仅存在了不到三个月,所以这封信笺便显得弥足珍贵。信中,任鸿隽不但向大哥叙述了自己在临时总统府起草文告的工作情况,对于南北议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等重大历史事件均有所提及。身处重大历史变革中,任鸿隽个人的心路历程也表露无余。

1937年10月27日,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官兵在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抗击日寇,激战四天四夜,史称“八百壮士”。而就在开战前10天的10月18日,谢晋元曾给他的连襟张萍舟写过一封家书。信中写道:“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望勿以弟个人之安危为念。”对于生死的泰然处之,读来令人动容。

书信风格凸显时代特色

中国的书信文化源远流长,各种写信的礼仪也细致严格。展览中,各个时代人们写信的格式和风格迥异,变化之大正凸显了二百多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清代书信,无论从信封还是正文都能看出严格的礼仪制度。写信人在信中提到父母时,一般都冠以“大人”相称,要么字体很大,要么前进两格。而写自己时则称“吾”或“男”,不是字体很小,就是退一格。

民国时期的家书,虽然仍多为毛笔竖排书写,但也开始出现横排硬笔书写的信笺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则普遍开始使用硬笔、白话写信,繁琐的书信礼仪也渐渐淡出。“文革”时期,人们的书信中也凸显了那个政治挂帅年代的烙印。许多书信中,正文前面会先缀一段毛主席语录。而今看来,这些风格迥异的书信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

各种邮品记录邮政发展

与家书一同展出的还有信封、信纸、明信片、邮票等邮品。张丁告诉记者,目前清代以前的信封已经很难看到了。从现存的清代信封中可以看出,竖写直筒式的“红条封”是那时的主流信封。清嘉庆年间,闯关东的孙氏致父母的信则卷成一个纸筒,地址、姓名与正文写在同一张纸上。抗战时期,一名八路军战士写给家人的书信,则是用一张翻转折叠的日军地图做的信封。

信纸方面,前人也很讲究。记者看到许多清代信纸都是从专营店购买的,不但有红黄橙等各种颜色,有的上面还印有美丽的花纹。一些讲究的文人,更定制印有自己名号的专用信纸。

民国以后,明信片开始出现了。当时的人们似乎不太注意保护隐私,许多明信片上密密麻麻写得非常详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法国的龚钰给父母寄回的法国明信片还印有凯旋门等巴黎风光,非常精美。

民间书法令人叹服

民间信札中,最令今人叹服的当属书信人的书法。或蝇头小楷,或流畅的行书,那些出自普通人之手的民间书法,让今人汗颜。张丁指着一幅上世纪20年代,由20岁出头的普通军人衡维屏写的家书告诉记者,2005年著名书法家张彪看过这封书信后非常赞叹,“他说,现在许多书法家都写不出这么酣畅淋漓的草书。”

张丁说,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法作品如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其实都是信札。这些并非为创作而写出来的书法,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往往更为流畅、动人。

观看展览需提前预约

昨天是展览面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天,虽然天气寒冷,可一大早还是有不少老同志赶到展馆。不料,这些热情的观众却吃了“闭门羹”。经过记者多方联系,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才匆匆赶来。一到现场,工作人员便连声道歉。

原来,由于考虑到参观家书展的观众可能比较少,主办方决定每周二、四上午9时至16时向公众免费开放。但由于工作人员有限,主办方采用提前一天预约的方式接待观众。谁知因为宣传有误,许多观众并不知道参观需要预约,第一天竟吃了“闭门羹”。

张丁告诉记者,书信展将作为一个常设展览设立在人民大学世纪馆,感兴趣的观众不必担心错过展览。预约电话为:010-62512864、62510365。主办方将派专人为观众们进行解说。

“保留一段带有温度的民间记忆”

看着眼前展出的3000多封家书,主办人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就在半年多前,他还不敢想能有一个这样规模的家书展面向公众展出。2005年张丁开始面向社会征集民间家书,陆续征集到的4万封家书已经跟着他飘泊了4年。今年6月,抢救家书项目正式落户人民大学,这些民间家书才算有了一个稳定的家。

说起搜集家书的缘起,张丁提到了5年前听到的一则消息。一位美国学者征集了5万封二战时期美国军人的家书,并把它们结集出版。这本书信集迅速登上了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凭着长期从事文博工作的职业敏感,张丁感到搜集和整理中国的民间家书,迫在眉睫。“中国自古有那么丰富的书信文化,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为我们保留一段带有温度的民间记忆。”

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等数十位文化名人的倡议下,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工程成立。2005年4月11日,张丁收到了第一封民间捐赠的家书。

这封信写于1989年,晋南农民张发戌在信中向儿子详细描述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情景。张发戌到北京武警部队驻地看望儿子张海飞。回去时,张发戌执意要坐飞机。当时坐飞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梦想。张海飞颇费周折,总算为父亲买到了一张飞机票。回到家后,张发戌立即给儿子写了一封平安家书,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虽然信里有好些错别字,但一个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跃然纸上。”张丁说。这封家书已经被国博永久收藏了。

此后,各界人士捐赠的家书便纷至沓来。由于家书都是手写,很多字迹难以辨认,而且有些书信中还会出现只有家人间才会用到的符号,再加之方言、地名以及文白交错的语言,常常一天也读不了几封信。张丁说,有时候为了辨认字迹,他甚至要请教好几位书法家。即便这样,无法识别的字仍然不在少数。每到这时,他们就会把存疑处标出,期待民间高手指点。

“像这句‘敖汉三家冬月初五日封’,我们以为是这封信是十一月初五在敖汉三家封上的。后来我们的编辑王宏霞说,‘敖汉三’不是人名,‘敖汉’、‘三家’都是内蒙古赤峰的地名。这封信是在这里寄出的。”张丁说。

民间家书是一个永远值得开掘的宝藏。也正是这个原因,张丁最终选择了人民大学作为抢救家书项目的落脚点,他希望能依托大学的力量,把中国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继续深入下去。

“现在我们已经征集了4万封家书,我的目标是50万至100万封!”张丁踌躇满志。

家书故事

纸短情长

——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纸短情长,伏惟珍重。”古人总喜欢用这句话作为书信的结尾。面对着这些家书,更让人深切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

来自巴黎的牵挂

各种印制精美的明信片,给家人示范写的航空信封,一组鲁迅学生龚钰的家书首次公开。1929年龚钰与艾青等人赴法留学。他从法国寄回了8封家书和12张明信片。发了薪水,“全数寄家”。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父母的孝,对妹妹的爱。可惜这位才子,1932年3月便病逝于巴黎。

1700封情书

现场展示的60本1700封长达180万字的情书是两位耄耋老人保留下来的爱情见证,其数量之大、时间之长、内容之完整,令人惊叹。已经年逾八旬的张焕光和陈素秋老人,自初中开始通信,从十三四岁的懵懂少年,到青春洋溢的青年,书信传情,历经12年爱情长跑终成眷属;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始终互敬互爱,成就了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佳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