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杨
篆隶草楷行,各具魅力,各有规范。从何种字体入手学书方能事半功倍,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主张从楷书入手者似乎为其主流。明代丰坊说:“学书须先楷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杨广馨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学书之始便以颜、柳为宗,奠定了坚实的楷书基础。不可否认,唐楷法度森严,乃初学之一径,但沉迷日久不知变通,也会成为束缚手脚的绳索。为了挣脱其桎梏,杨广馨上溯“二王”并广泛临习晋人法帖及北魏墓志造像。尤对《张玄墓志》用工最勤,长年累月的临习濡染,使他既得雄强之风,又得典雅之态。从杨广馨的作品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深厚的楷书功底。
杨广馨的行草书最令我折服。其用笔以方为主,刚强劲健,耿耿不折,力避娴熟圆滑,妩媚纤弱。其结构稳中求险,似正反斜,正不板滞,欹不失势,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其行气如银河飞落,一泻千里,有时布局左右晃动,摇曳生姿,但绝无忸怩作态之弊。欣赏杨广馨的行书,似乎在听优美的乐章,节奏的轻重、高低,用笔用墨的疾徐、浓淡,其结构的抑扬、开合,都是那样和谐统一,又极具变化对比,令人陶醉。
杨广馨长期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书法美术教学研究,引领全市中小学书法、美术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并任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少部主任,始终以弘扬正统书风为己任,抵制狂怪,拒绝丑陋。他的创作既严谨又真率,既有法又无羁,绝无流俗恶札之习气,这首先是其为人为艺的准则所决定的,也与他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有关。相信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的书艺将日臻炉火纯青,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