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

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

时间: 2023-09-15 09:03:22 | 来源: 艺术中国

2023成都双年展社区专题平行展《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自7月14日开始,以玉林作为主要展区,联动16+社区公共空间,通过展览、讲座、市集、剧场表演等各类公共文化活动,讨论成都的城市发展历程、社区记忆和日常活力。

这也是“社区艺术”首次以专题形式被纳入双年展系统。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策展人(胡燕子、余玥、张意)试图邀请更多当代艺术工作者,到真实的社区和问题界面来开展他们的工作,关注社区议题、强调公众参与,完整而深入的呈现艺术进入到社区的丰富性与可能性。


*以下内容来源于策展人胡燕子口述

"重返生活"在当下的语境与社会环境中,既表示着原子化个体被忽略的日常生活的重新发现,也代表着蛰伏已久的文化与公共生活的再次发声,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再次重聚。

成都的玉林,自80年代初至今,4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新到旧,持续生长更新,经历了虽然短促但较为完整的城市发展周期,其所包含的的历史记忆、地方脉络、城市更新、基层自治、社区营造、公共生活等相关议题,是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所共同面对的常见议题。

玉林既有着丰富的实践案例,又具有普适性研究价值,也有足够的界面将社区工作所包含的脉络清晰展开给各方的观众,于是"重返生活"得以在玉林聚焦,从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展开。

位于玉东园的“重返生活”主视觉打卡墙:以街边随处可见的椅子作为主视觉元素,椅子所代表的对人的支撑性、发生对话的可能性、以及公共空间对人的邀请性,表现着“重返生活”的主旨——参与式的去认知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重返生活》系列共涵盖6场社区研究与社区艺术展、9场在地文化主题讲座、1场夏日思想市集&论坛,1系列居民为主题的剧场演出,19位成都文化工作者及社区实践者访谈。目前位于玉林东路社区的三场核心展览正在展出中。


展览一

重返生活|玉林旧物

——公共生活的物性

——这些旧物从哪里来?

这也许是观众们看到旧物展时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作为有着几十年人居历史的玉东社区,本地的邻里关系,以及与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社区书记之间都建立了非常深入的信任关系,因此当社区持续推动和居民的对话以及对地方文化的建构时,居民也希望能够把自己心爱的一些“老物件”捐赠到社区。

老物件的存在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历史脉络,但只有合理的、良好的展示状态,才能真正唤起集体记忆。

于是《重返生活·玉林旧物——公共生活的物性》邀请了艺术家普耘和薛雨璇在地驻扎创作,最终呈现上也与一般的文化博物馆式展陈不同,《玉林旧物》整个展厅都以一种扁平化的、几何状处理方式去展示这些物品所具有的设计与机械的美感。

从上至下依次为作品《时代歌舞》《解构电视机》局部。

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有四件代表社区历史记忆与居民文化认同的物件被单独提取出来。这其中包括了无线电一厂所生产的电视机,拆装的电视展示着当时那个时代具有最先进最核心生产力的人们,而这些人也正是如今玉林的老居民。一台早已被淘汰的老电视的拆装也暗含着策展人的追问:当曾经那个时代先进的生产知识和经验被时代无情的抛弃之后,我们该如何去安放它?

开幕展当天,年轻的观众们在艺术家薛雨璇的导览下,仔细观看展品,了解父母辈时代发生的故事。

改革开放之后,家用缝纫机进入到生活,每个人开始对自己的生活着装、家庭软装等掌握主动权,而缝纫机等旧物的背后,正是这种主动性所代表的审美自由和多元包容;一台收音机,可能见证着四川省川剧团团长的川剧学习生涯,展现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也可能见证着一位78岁的社区文艺骨干阿姨参与文艺生活的热情,和关于特殊历史时期的文艺记忆。

旧物承载着一个地方一个时代共同的集体记忆,当它们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被展现出来,便能唤起观众们的强烈共鸣,社区的居民也通过对自己故事的描述在展览这个场域中彼此共同拼凑出玉林的生活图景。

这种公共记忆使得艺术对话拥有了基础的条件,旧物及旧物背后所承载的人使用的痕迹、特殊的历史时期等,都代表着某一种时代以及它所面向的公共生活,这便是“公共生活的物性”

在开馆谈分享中,玉东社区书记杨金惠分享了他在玉东社区工作的20年中陆续收集居民旧物与旧物记忆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是一位老人去世,老人的家人觉得物品承载着老人生前的记忆不忍心丢弃,于是联系到杨书记想放在社区用于展览。


展览二

重返生活|地方与非地方

——城市空间与地方记忆

今年春天,西南交通大学的建筑学院园林系的40余名师生深入玉林进行田野调查,试图了解为什么玉林之所以成为玉林?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的空间感受尺度是怎样的?以及这里有什么样的地方记忆?《重返生活·地方与非地方——城市空间与地方记忆》展览由此展开。

“地方与非地方”则是策展人想要和大家公共讨论的议题——当我们对一个地方感兴趣时,我们想寻找的是该地方的独特地方特点,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更新,这种独特之处会被快速的复制化、网红化,于是,城市更新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在更新的同时尊重地方的独特性

指导老师李翔在开幕展现场进行导览,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入口处的推拉门一侧展示着玉林的路网,一侧展示着玉林的空间尺度,推拉门打开的时刻二者合二为一共同组成了一张完整的玉林地图。

《地方与非地方》展览在玉东社区的咖啡馆一介·巷子里呈现,这同时也是社区展览的特质——不是在封闭又专业的美术馆空间内,而是常常与日常生活所衔接,因此作为观众,看展过程也成为了更加放松地了解所生活街区的开始。

展览中采取了大量互动方式,有对玉林好奇的提问,也有关于玉林的美食路线的分享,既有理性的分析呈现玉林的小街区密路网和分布式公共空间,也有更加感性的方式:用一个玉林街全景拼图的参与式互动,呈现玉林的小尺度街区和低矮的天际线。

展览还邀请了艺术家朱毁毁,《没有人在玉林不会迷路》从视频的角度梳理了当地人是如何使用公共空间的,如何通过篮球网、菜贩、猫狗甚至一棵树来确定自己的玉林坐标。

同学们用规划分析的方式表达玉林空间尺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玉林一巷人们更愿意步行或骑车,这种出行方式更便于和来往的人打招呼,与街坊邻居社区、小商户发生交互,也因此激发了社区业态和邻里的熟人社会,让人们开始重新认知''附近”。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园林系学生的20多个调研成果,最终以条幅滚轴的形式在类似玻璃盒子的空间进行展示。地方性之外,两位特邀艺术家高一磊、许佳琛也在一介对面的青年电影院的分展区中讨论着漫游者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与非地方性。

展览开幕现场,执行策展人罗子皓正在进行导览.


展览三

重返生活|儿童夜生活

《重返生活·儿童夜生活》聚焦与社区行动,邀请艺术家和生态教育工作者夏莉莉老师,在三周时间里带领孩子们在玉东社区,对生活的附近展开观察和探索,去发现平常可能被忽略的东西,比如心形的大楼、高矮不一的花台、不同颜色的花蕊等等,最终将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记录、交流和思考呈现为展览。

夜色中,一群孩子通过团队合作和游戏,透过自己的双眼和身体一起去观察和感受社区,认识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于是在最后一天完成的理想社区地图中,他们都知道了在自己心中的社区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

儿童为什么没有夜生活?——当代的孩子们似乎有足够丰富的课外培训班和物质生活,在家-学校-培训班三点一线的生活背后,要警惕对孩子们社会生活剥夺,当他们无法在足够丰富、熟悉的邻里关系中展开社会化交往时,孩子们也容易失去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与伙伴协作的能力。

策展人胡燕子与艺术家夏莉莉分享关于童年秘密档案馆与儿童夜生活的思考,孩子们以非成人化、非专业化的视角重新看待社区,画中的蜻蜓、蝴蝶、星星、月亮等分别代表着他们自己,大家可能被忽略的社区的各种面貌。

《儿童夜生活》展览所在的童年秘密档案馆,以及它所推动的在社区中持续进行的工作坊,代表着一种社区行动的工作方法,当艺术工作者进入到社区里来,想要以艺术推动认知和行动的改变,可以在社区找到这样一个创造性的空间,通过各方一起共建的方式,让这个空间可以持续不断的和居民、来往的游客发生交流,接触到更复杂、更多元的群体。

集中在玉林东路社区的三场展览,以不同的面向、不同的参与形式和展陈的不同方式表达着“重返生活”中关于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这其中每一个艺术表达、艺术家的创作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问题,最终以社区为载体和更大范围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发生交互,进行艺术的公共讨论和传播,进而以一种艺术性的方式重塑我们的日常生活

截止目前,《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已发布了3场主题展,2场联动展,3场讲座及1场夏日思想市集&论坛。刚结束于上月末的思想市集&论坛,以展示公共生活的方式重塑公共生活,既是一场盛大的公共艺术活动,也展现着成都独特的艺术生态。

《重返生活:重返公共生活》夏日思想市集&论坛现场。

联动展《重返生活×「城与乡」在地书写的可能 第二回》展览现场。

  联动展《重返生活×CACP OPEN DAY》展览现场。

《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3场主题展览和1场联动展目前正在持续进行中,欢迎大家前往展览现场观看、感受、表达,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后续展讯与活动讯息,和我们一起重新构建社区空间的关系网络,唤醒历史记忆,展开社区行动。

重返生活:玉林的空间、记忆与社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