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陈东:珠三角地方实践的冲动与自洽

陈东:珠三角地方实践的冲动与自洽

时间: 2022-01-13 09:00:00 | 来源: 艺术中国


顺德美食博物馆入口  摄影:梁荣  2019年

导言: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当代艺术渐渐从封闭的“象牙宝塔般的画廊体系”向公共性、地方性和生活化偏转,关注生活、关注自身生存的环境、空间以及日常事物的艺术活动日渐增多。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艺术生态趋于活跃,位于顺德的青云文社扎根于珠三角丰富的人文地理空间,自成立以来就持续邀请艺术家和各界学者对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文化、地方历史、河流文化和顺德美食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持续的社会、历史、地理、人类学和艺术等综合性田野调查和驻地创作,推出了多个丰富的展览活动和影像、文献资料。近日,“一思一食”第二期“以食为媒:顺德饮食地理和城市行走”是青云文社策划的顺德美食文化探寻活动之一,活动邀请了多位艺术家、音乐人和文化专家深度参与,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活动期间,艺术中国记者对青云文社发起人陈东做了独家专访。

顺德美食博物馆内部 摄影:梁荣 2019年

艺术中国:虽然中国现在美食节目众多,但以文化艺术的视角切入,探访美食背后的生产、消费、地理、历史,请嘉宾围绕美食背后文化意义展开对谈的形式还是比较少见的,当时您是怎么构思“一思一食”这一系列活动的?

陈东:我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总会去想更多关于食物的问题,比如它的形象,给人的感觉,它的起源、生长和需要的空间等。食物可以用来反映很多问题。我举个例子,三国的曹丕身居高位。有一次曹丕给另一个皇帝孙权送礼,作为国礼他送的却是一箱蔗糖,因为糖在当时是极其稀罕的物资,当时的制糖工业也十分有限。后来一位西域僧人的出现,才为孙吴带来了古印度的制糖工艺。当年的制糖基地就设在苏沪地区,当地的老百姓在古代也是最早吃上糖的,以至于今天苏南、上海地区的传统菜还是那么甜腻。

已荒废多年的顺德糖厂宿舍楼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顺德也有类似的情况,1934年兴办的顺德糖厂是中国第一批机械化甘蔗糖厂,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能自己种甘蔗、制蔗糖的顺德人也是被全国人民羡慕的,这也影响了许多顺德人在餐后甜品的选择。总而言之,我们餐桌上的一盘菜,看似简单,其实意味深长。饮食作为话题是十分丰富的,所以我就想,不如邀请不同的人,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阅历,不同的经验,让他们来顺德行走、体验、碰撞,这样的对话即便无法形成结论,但其间却充满无数种可能性,反而更迷人。

河网密布的珠三角,在大小河道之间错落着大量的鱼塘。  摄影:杨昶 2021年

清末创立的“恒聚酱园”至今还保存的产品“冰花梅酱”,图为在工厂中工作了50年的老师傅从缸中检查发酵了数月的梅子酱。摄影:杨昶  2021年

艺术中国:顺德美食非常丰富,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您觉得它区别于其他菜系的最独特之处在哪里?它的地方性体现在哪里? 

陈东:素有“广东银行”之称的顺德,地域样本在中国很独特,它的繁荣至少可以追溯到建县之始的明代。这里水系纵横,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加之毗邻广州,数百年来商旅不绝,在优渥的环境和各种文化的碰撞下,顺德人开始对饮食有了极致的追求。

城市、河流、基塘交织在一起。摄影:杨昶  2021

“临时的鱼市”,刚从河涌里打捞出来的新鲜售卖。摄影:杨昶 2021

顺德菜的地方性离不开它的生态系统。比如顺德的“桑基鱼塘”,顺德人以桑叶养蚕、喂鸡,蚕蛹可以喂鱼,鱼塘淤泥和鸡的肥料又可用于桑树的生长,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转化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的作用。

艺术中国:青云文社邀请探访顺德美食的艺术家、学者有怎样的遴选标准?对他们的创作有哪些要求?

陈东:谈到邀请这件事,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契机。我们首先希望的是与“顺德探访“的艺术家/学者正在进行的创作、研究或是某些观点契合的。

徐坦在顺德伦教调研被塑料棚保护下的“桑基鱼塘”,以及河流、养殖与市场。2020年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冬季被大棚所覆盖的鱼塘,早晨养殖户正在捕捞罗氏虾。摄影 :徐坦  2020年

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在孙科故居中策划的《都市奇观》展览中正在展出的徐坦在顺德创作的作品。图片来源:向在荣

比如去年委约的艺术家徐坦老师(当时还没有“一思一食”),他就以 “顺德学”小组在顺德开展了不少工作,调研的方向针对河流、土地等变化对顺德食物的改变。当然,在这其中也有很多新的创作,比如已经形成的和龙舟调有关的《拜师》录像作品,前段时间受邀参加上海民生美术馆策划的孙科故居展览中。

艺术家胡介鸣在2020年4月、5月分别在五沙甘蔗实验场、伦教河旁调研取景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胡介鸣,正在深圳OCAT双年展展出的作品《移动、出发和回转》,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胡介鸣老师的印象中,是江、河、鱼塘,水天连在一起。他选择在杏坛右滩的河岸边设置一个野餐场景来进行艺术烹调。野餐作为饮食的一种方式,既浪漫又充满仪式感。这件名为《移动、出发和回转》作品目前正在深圳OCAT双年展展出,这是胡老师的“一思一食”。沿着这个逻辑,我们未来还会邀请一些艺术家/学者参与其中。无论是“一思一食”,还是其他的一些方式,我们都希望能有更多丰富的碰撞。

青云塔,杨昶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艺术中国:青云文社历史研究所与顺德,与“一思一食”是怎样的关系?

陈东:约350年前,“青云文社”的创立为顺德开启了具有高度自洽性的精神构建模式。借助科举文化,它疏通了中央官僚制度与地方宗族力量之间的互哺关系,并进而主导融合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与美食。青云文社不只是一个地方性文化现象或符号,而更像是给这个时代普遍的"地方性困境"的一个光辉启示。

艺术家跟随古朗本地人探寻一座荒弃的宅院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青云文社与广州美院跨媒体学院合作在顺德开展的社会实践课程,图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学者给大家分享青云在顺德的一些实践 。

“庖丁解味”品鉴会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这两年开始,我们持续地在顺德地区开展了各类开放式、半开放式的驻地项目,比如对本地龙舟文化的考察、书写与整理,这是青云文社历史研究所对珠三角的文化梳理工作的开始,比如“庖丁解味”驻地项目,邀请艺术家、研究者与顺德名厨合作,从厨师的本地记忆、手艺技巧和个人品味出发,梳理饮食的美味构成与本地经验。这些都是青云文社研究所主导下的“青云田野”的实践, “一思一食”亦是青云田野的一种延续,但此次参与其中的嘉宾普遍都有更丰富的个体经验,有相关领域自成体系的知识脉络,有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因而相比以往的项目也会呈现出显著的差别。

“一思一食”第二期活动嘉宾合影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艺术中国:“一思一食”第二期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既有“以食为媒”的大线索,又加入了地方、音乐与实践的部分,五条人的茂涛、乐评人张晓舟、音乐人涂飞、艺术家刘庆元、乡建专家左靖参加了论坛演讲,老丹、马木尔和俄木曲叶进行了现场演奏。当时是怎样考虑将音乐引入“一思一食”活动的呢?

陈东:这一次的分享会中,分享学者也是我们青云文社学术主持肖剑老师提到,美食是一种基础性的媒介元素。在当下尤其是数字化的媒介当下,身体的不在场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焦虑。但当美食存在时,我们可能就可以把这种身体的焦虑给解决掉,跟随着美食不断地探索、寻访。美食也是作为一种媒介存在。因此,在第二期活动上午的主题讲座“以食为媒:顺德饮食地理和城市行走”中,我们邀请到几位学者分别在交流现场从人类学、艺术学、传播学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对于食物的解释,同时针对顺德饮食背后的地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探讨。

音乐人涂飞与艺术家刘庆元在演讲现场  摄影:彭文彪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当然,如果只谈食物本身而不谈产生这些食物背后的地域文化,反而会遮掩食物的光辉。把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等放置进来,都可以让“谈论”本身更有力量。在我们看来,音乐是“地方”很重要的外显,所以我们增设了一场相关的 “特别单元”。也正如特别单元策划人涂飞说,这是一期“用耳朵吃用眼睛听用嘴巴看”的活动,我觉得非常贴切。“唯美食与艺术不可辜负”——借用这句陈词滥调,将我们百无禁忌的杂食本性暴露无遗——食物好听、音乐好看、电影好吃——我们完全有理由放空自己的内在经验,让感官漂移,漂移到更酷、更混沌、更深远的地方去。

艺术家与在黄连村澳心街考察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艺术中国:未来“一思一食”第三期和第四期还将有哪些活动?后续会考虑哪些与嘉宾和观众的互动形式?

陈东:未来我们还会继续邀请更多艺术家和学者前往顺德,并且有可能的话适当增加受邀者的驻留时间。驻地项目是一种合塑力,是由组织者和参与者合力完成的。这种力量源自于感受力,组织者已经完成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参与者会让这种深度走向更丰富的阶段;若参与者还在由浅入深的过程当中,组织者的感受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在互相协商的过程中,驻地项目会成为艺术家系统内作品的一部分,也能符合组织的主题,从而合力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提到具体互动形式的话,未来我们可能会让艺术家和学者们从一名单纯的旁观者、体验者身份,转而成为生产的参与者,这种生产不光是智识层面的,更可以是物质层面的,完全参与到食物与能量的循环中去,在劳作、收割、烹饪、分享之中反复流转。

陈东(右)带领艺术家做田野调研 图片来源:大乾艺术

艺术中国:除了“一思一食”之外,青云文社在2022年还将启动哪些文化、地理的探索或创作活动?

陈东:如之前提到的,顺德饮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丰饶的水土环境,离不开珠三角密布纵横的水网,“一思一食”则是在这一更加宏观的人文地理框架之下展开的局部探讨,包括之前做的龙舟调研以及其它一些项目,都是围绕“河流”这一大主题。往小了说,河流带来商贸、物产,乃至形成风俗,往大了说,河流塑造文明,“河流”背后的意义远远超过自然地理方面的解读,它涉及浩瀚庞杂的领域,也是时间长河上变动不居的一个点,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陈东

陈东,大乾艺术创立者、青云文社发起人,“一思一食”系列活动策划人。

2014笔架山公共艺术周、2014-2020 深圳国际城区影像节 (iuif)、2016-2018《马格南在中国》计划发起人及策划人。2019 年顺德美食博物馆以及龙舟博物馆策展人。主持与央视国际频道合作拍摄的《中国非遗技忆系列》、河南博物院收藏《抗战老兵》系列、《饥荒中国 1942-1944》等纪录片,采编出版《虔贞百年》、《图解大浪》、《隐没的青云文社》、《福尔曼镜头下的中国》等。2021年主编 《形在江海—珠三角龙舟制造与存续调研笔记》、合著《影像 - 城市 - 历史:深圳:1891-2020》。

(采访人:刘鹏飞  受访人:陈东)



陈东:珠三角地方实践的冲动与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