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艺术考试,你不能太黑!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31 17:07:08 | 文章来源: 吴祚来的博客

如果我们现在为了一己私利,特别是名校,如果只顾在黑箱里捞钱而罔顾社会公平正义,让孩子们从小心灵受到伤害,这何尝不是对国家未来的一种犯罪?

北京各所学校特长生考试正在举行,数以万计的小学学子正奋战在艺考前线,他们既心怀梦想,又经受长期的艺术熏陶与训练。但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方刚博士在凤凰博客里,为自己孩子遭受不公正考试而暗自神伤。5月22日上午,方刚儿子参加了清华附中的小升初特长生考试。他的儿子三岁开始学画,九年中考下水粉六级,速描八级,多次获全国绘画比赛、海淀区绘画比赛的大奖。但最终的结果出来时,与他儿子同样在学习班学习,水平差出一截的孩子顺利过关,而他的孩子名落孙山,想到熟悉“门道”的家长有过的提醒:不找关系,不交数万元关系费,再好的成绩也没用。方博士说,为了孩子他甚至也可以去交钱,但没有关系,都不知道钱往哪儿去“交”。

这位家长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报警,他认为这样的考试评分肯定有黑幕,应该让警方保存证据,以备有关方面来调查真相。这是对自己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底线负责。现在还不知道警方调查的最终结果,也不知道这位家长所列事实是不是因为过于偏爱自己孩子,造成对考试结果的不满,但主持艺考的有关单位更应该公开透明地让所有谜团解开,以取信于考生家长与社会公众。可惜的是,在报道之后,当事学校仍然坚持不公布考试成绩,不允许家长集体观看学生画作。

艺术是创造美的领域,需要丰富的情感、旺盛的创造力、超人的想象力,但因为艺术与数理化考试成绩评分不一样,有较大的个人发挥的空间,所以现在许多人在艺术考试上想办法,或是中考、特长考试中让孩子获得好成绩,得到加分,或是让孩子直入艺术院校(系),使无法正常上大学的孩子在艺术院校里滥竽充数,混出一个大学文凭来。其实,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社会,都是不尊重的,孩子没有艺术天分,得到了一张没有意义的文凭,而对有才华的学子,则失去了一次求学机会。

2003年8月2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抽检学生发现:美术专业前两名几乎不会画画、随机抽检专业基础最低仅两分、大四还有学生不会看五线谱。2004年4月,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宋飞通过央视面对面勇敢地揭开了艺术招生考试中存在的黑幕,许多家长与学生面对各种艺考暗箱操作只有忍受。宋飞以自己的身份与影响力勇敢揭露,使艺考黑幕终于露出冰山一角,当央视记者问宋飞:你知道你是一个有声誉跟地位的音乐家,你面对我们镜头就意味着要把你自己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你为什么决定对着镜头说出来?宋飞坦然回答:可能是我爱音乐,爱学生,爱教育,而且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遭遇过这些,所以我才有今天。我希望给其他学生带来我小时候经历过的那种对明天的希望。当晚电视画面上,宋飞痛心地流下了眼泪。每一位有身份地位、能主宰学生命运的人,都应该想想宋飞说的话,如果当年没有公平的考试机会,我们现在能在大学学习吗?正是因为有公平的考试,正是那些为我们提供公平机会的教师,我们才有今天,如果我们现在为了一己私利,特别是名校,如果只顾在黑箱里捞钱而罔顾社会公平正义,让孩子们从小心灵受到伤害,这何尝不是对国家未来的一种犯罪?

预防艺术招生考试暗箱操作并不难,首先,教育机构要建立统一的专家数据库,任何学校只能通过数据库选取专家,其次,音乐类考试考官只听声音,不看表演者,学生与考官隔一层幕布(现在许多音乐学院招生考试都采用这种方式),而绘画类更可以匿名提交试卷,由专业教师评分,可能的话,将所有作品上网公示,以取信于社会。另外,既然教育部门允许学校通过艺考来给学生加分,那么,为什么不能组织全市范围内的统一公开的特长生水平考试呢?一校一考,使学生们疲累至极,也给不公正的暗箱操作留下了隐患。

我们期待从制度上遏制艺术考试与考级领域的腐败,还孩子们一片明净的天空。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