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已经消失在遥远的混沌年代,但是,昨天在我家里就进行了一次原始的交易。
早晨,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说非常欣赏我的作品,能否到画室欣赏购买。我接受了他的请求,并安排他到在学校的画室来看看。可是他坚持说要到家里来欣赏,犹豫了一下,我告诉他说我家住在乡下,离城里非常遥远,来去不便,他毫不气馁地说:“没有关系,我打的过去”。
果然,下午四点半,一位个子不高,约三十多岁的男子,带着一位女子如约而至。进入工作室,听到对方讲着一口江西口音,我知道中招了。(特别声明:这里提到的“江西人”,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因为游走于画家群中以物易物的大部分是江西人,本文中用“江西人”只是作为这群人的代名词)
江西人独创了一套做画的交易方式:不是用现金购买,而是采用一种以物易画的方式。其实,要说这种形式是江西人独创,有点恭维,当年郑板桥也是不堪其扰,故特作“润格”贴于画室,其中特别标明: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
在这之前,不时受到江西人的各种换画请求,用来交换的物品五花八门,大到红木家具、照相机电视机,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几乎是你爱好什么他送什么,你需要什么他准备什么。因此,凡是接到这样的电话,我是一概回绝,只是现在电话交流的方式有所进步,先不表明来意,也绝不透露自己是哪里人,等到你门上,你还能轰他走?
待到工作室,随行女子从包里拿出一条银狐围脖放在画桌上,开口就说:“袁老师,你喜欢这个吗”?我当即告诉她:“我画室里的大小古董,把玩摆件都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当然,他们听到我这话毫不在意,而是气定神闲地坐下不动,大有不达目的死不休的决心。这下我可尴尬了,两位陌生人坐在家里,一动不动地耗下去也不是事情啊!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坚持不住了,只能反问他怎么办?这下他来了精神,在一来二去的讨价还价中,最终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