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关于主流价值的思考——“想象·主流价值”在中间美术馆开幕

关于主流价值的思考——“想象·主流价值”在中间美术馆开幕

时间: 2018-11-19 17:12:00 | 来源: 艺术中国

2018年11月18日周日下午两点,“想象·主流价值”展在北京中间美术馆会议厅中开幕。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在开幕式发言中指出,此次展览“开启了中国作为问题的系列性活动与展览,以自我出发,探索重新审视我们的经验来源、形成过程以及自我表述的可能性。‘’

北京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苏伟(左)、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的戴锦华教授(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学者魏然(右)

开幕式之后,三位嘉宾戴锦华、苏伟、魏然围绕展览内容、共享空间、何谓主流、主流与权力等问题做了主题演讲。

自2017年起,中间美术馆开启了一系列重访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工作。美术馆策展团队从当代的立场出发,以连续而非断裂的视角回看艺术的历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回到今天现场时的知识视野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地把当代艺术放在文化、思想和政治的多重坐标下考察,这一方法也体现在之前的数个展览和由此引发的学术讨论之中。此次展览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的戴锦华教授作为此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戴锦华与另一位策展人苏伟将策展焦点放在包括视觉艺术在内的各种文化实践形式上。

本次展览试图观察文艺在中国新时期历程中所处的位置、所被赋予的价值以及无数个体所作出的努力提供一个切片,观察这些创作和生产形式所共享的文化和角色如何变动,内在的驱动力和问题感如何充盈,与权威对象之间维持着何种对话。

策展人苏伟为媒体记者导览

“想象·主流价值”展分布在中间美术馆二层、三层和地下一层三个展厅中。展览以剧场、纪录片、电影、网络文化和亚文化、文学以及思想争论等形式阐释了默认主流价值存在的前提下,存在着面向或者反向于主流价值的各种实践。

展览作品主要焦点凝聚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最近几年的状况,通过七个章节即:“引子:黑楼孤魂”“彼岸:小剧场、新纪录片与第六代电影”“沉船之畔:都市电影”“性·政治:文学”“分裂浮出水面:思想史论争”“反光镜:遗产与翻译”“聚光镜:立场、阵营与问题的细化”和“平行宇宙”。

《黑楼孤魂》电影海报,1989年

在“引子:黑楼孤魂”中,《黑楼孤魂》成为此次展览隐喻象征的作品。《黑楼孤魂》是新时期第一部恐怖片,影片借冤魂,讲述了历史记忆中的政治梦魇。但冤魂把昔日的加害者诱入复仇陷阱的诱饵,却是罡风狂卷的巨额美元。自觉不自觉间,寓言了巨大转变的发生。政治的或革命的范式已成过去,欲望与资本即将君临。

《彼岸》,李晏,摄影,1993年

在“彼岸:小剧场、新纪录片与第六代电影”单元中,展出了90年代的几部实验戏剧、纪录片和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作品。如纪录片《流浪北京》、电影《大撒把》、《血色清晨》、《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等。

二层展厅门口展墙上是的李晏的摄影作品《彼岸》。1993年,导演牟森、编剧于坚拍摄的实验戏剧《彼岸/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是当时实验戏剧的现象级作品,吸引了当时很多文化名人,崔健也以该剧谱写了音乐。牟森是中国实验戏剧的开拓者,在上世纪 80、90年代,他的作品极前卫、具有突破性。牟森在北京电影学院主持了一个演员实验训练班,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训练了 5个月,并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排练室里连演了 7天。在剧中,学生们在交织的绳子中间挣扎、攀爬,一边喊着:“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渡过这条河,到达彼岸!”该剧最后表达出“彼岸不一定是美好的,彼岸要透过自己最真实的生活来通达。”的思想意旨。

展墙背面的影像作品是纪录片《彼岸》。独立纪录片导演蒋樾将牟森的整个教学、训练和排演过程拍摄纪录下来。片中,他不但完整纪录了剧作的演出,也把焦点对准了这十四名“无名”的演员,他们在参加这一培训班前后的经历,在培训班结束后需要面临的现实与此岸,是蒋樾纪录和思考的重心。

在这一单元中还有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的《流浪北京》。80年代末,吴文光开始陆续拍摄、纪录他的朋友、流浪艺术家们的日常生活。出现在电影《流浪北京》中的是从事写作的张慈、摄影的高波、画画的张大力和张夏平,以及戏剧导演牟森。和他的拍摄对象一样,吴文光的近于直觉的创作与彼时的任何潮流、时尚无关,他甚至无从勾勒未来作品的形象与出路。作品显示了在80、90年代之交的文化动荡时期,文化边缘群落的显影与登场。

在“沉船之畔:都市电影”单元中,展示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正式开播,引领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第二波浪潮。这个节目改变了中国电视观众的收看习惯和观念,以关注现实为出发点,在可能的范围内通过严肃的新闻视角聚焦社会热点、时政要闻以及老百姓的普通生活。《生活空间》是这档栏目的一个子栏目,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思维方式引入到中国的新闻领域,这对于这个栏目之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也是后来那档广为人知的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片头语的栏目的前奏。

《我们的故事》,故事剧场,北门工人剧社+草台班,2017年

在“聚光镜:立场、阵营与问题的细化”单元中,展示了由赵川主持的故事剧场《北门工人剧社+草台班》。该剧是北门工人剧社故事剧场作品《我们的故事》系列之一,2016年至2018年在草台班协助下集体创作和演出。前后近30位深圳工人参与了这个可以不断延展的创作和演出。故事剧场是面对工人流动性大、业余时间少等局限而探索的一种较灵活的集体创作方式。它不仅帮助梳理个人遭遇,也重新辨析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尝试寻找理解“我们”命运的新图景。这些短剧在周边工人社区演出,曾登上打工春晚。2017年在深圳的南山戏剧节上获奖,并于2018年再度受邀演出。

观众观看文献作品

在“性、政治:文学”、“分裂付出水面“思想史论争”两个单元中,展示了部分中国90年代的小说、期刊杂志文献。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老鬼的《血色黄昏》、崔子恩的《丑角登场》以及90年代浮现而出的“人文精神”论争、“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争论。

《老美专》,赵大钧,布面油画,160×200厘米,1997年

在“反光镜:遗产与翻译”这一单元中主要通过赵大钧、李大方和刘鼎等人的作品展示了历史文化遗留及引发的思考。赵大钧生于1938年,长期在学院绘画体系中创作。在早期的作品中,赵大钧紧密地与大工业、与鲁美这个大的“集体”融为一体,他将一种比较硬朗的直线性的形象融汇在他的作品中。晚期作品则选择了从学院现实语言向抽象表现的风格形式的转化,寻求一种内在心灵的释放从而达到绘画上的自由之境。

《五点钟》,李大方,布面油画,270×330厘米,2017年

李大方借用了德国戏剧家与诗人贝尔托·布莱希特提出美学概念“间离方法”,其本质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陌生的环境,引导观众脱离心里的舒适区域。他的绘画经常以遗留的空厂房、荒废的铁路线构成残破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这些荒颓的场景有历史进程中遗留的痕迹,成为他戏剧绘画最佳的发生地。绘画中的不协调因素让观者感到熟悉又陌生,仿佛进入一个镜像迷宫。

李大方对“再现”的兴趣,是从他的中国学院绘画背景中自然延伸出来的。实际上,李大方所做的,是强化绘画这一工作的“功能性”,迫使自己作为画家的表达具备真实的意义。因此不难理解,他要在画框下加上阶梯型的工作台,或者切割画框、重新组合形状等行为:通过这种方式,李大方创造出工作的仪式感和某种“必须”的工作情境。

《悲惨世界》,同人漫画,胡葳,2016年

在“平行宇宙”单元中的作品更多的展示了当代亚文化群中的艺术呈现。

《悲惨世界》是胡葳根据日本漫画改编版创作的同人漫画。作品中同人创作是多重身份与视角的转换:从文学研究者到同人创作者,从原创耽美小说作者到同人图像作者,从传统的、圣像式的审美到拥抱革命与进步主义的倾向。观众会通过作品看到同人的基本元素,比如CP、平行宇宙的概念。从不同的角色配对中,作品探索色彩各异的人物关系;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AU,则试图把《悲惨世界》的革命主题投射到当代的政治生活之中,并掺入了同人创作逻辑的性反抗。

观众观看《在移动的亭子和摘不尽的草刺》

阎洲的作品《在移动的亭子和摘不尽的草刺》以摄影、影像、文献的方式围绕网剧《镇魂》所委托创作的作品。《镇魂》原是一部同人圈的耽美小说,后改编为玄幻网剧,上线于优酷,获得极高的点击率,后作品被下架,粉丝展开后续活动,阎洲以圆明园万花阵为隐喻,将整个事件纳入作品中。

《Erroar!》,叶轩,综合装置,尺寸可变,2018年

叶轩的综合装置《Erroar! 》也是本次展览的委任作品。叶轩将焦点对准当下热门的人工神经网络,艺术家使用不同格式的开放数据来训练盛行的机器学习算法如RNN(递归神经网络)和CNN(卷积神经网络),所生成的结果交织出了三件装置。在作品中观察并放大这些实验中产生的误差和噪音,以及这些技术错误,以此来拷问如何打开人类新的创造潜能,从而逆向配置我们的感知、情动和想象力。

“想象·主流价值”展将持续到2019年3月24日。

关于主流价值的思考——“想象·主流价值”在中间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