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精神咏叹与许江的 "草木生命观":许江近作展“葵颂”亮相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时间:2018-10-01 21:20:23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葵颂——许江近作展"现场 图为许江音乐装置剧场“我们”

“葵是拓荒者。画葵,不仅是因为我们是‘向阳花开’的一代,更因为葵承载了我们这代人的记忆、情感,寄托了我们对家国、理想、时代、生活的无限怀想。中国人有咏物的传统,过去的艺术家和诗人将自己的情思寄托于梅兰竹菊。但在我看来,葵所蕴含的那股燃烧、炽热,历尽沧桑却始终昂扬的力量与精神更能代表20世纪的中国人。葵是这代人的肉身。十五年来,我画葵、爱葵。葵成为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我也逐渐与葵合为一体。”——许江

 

《葵颂——许江近作展 》开幕式现场

2018年9月29日下午,《葵颂——许江近作展 》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这是许江继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国家博物馆与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东方葵”个展后,近三年来首次举办大型个展。展览展出许江油画、水彩、雕塑、新媒体影像及装置作品百余件,集中展示了许江近十五年来持续不断地以“葵”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及其近三年来在艺术语言与形式上的突破和进展。许江以其诗人般的哲思与忧患意识,将时代的宏大叙事浓缩于画面方寸之间,在表达艺术家个体生命感受的同时,也永久定格了一代中国人的精神记忆。

艺术家许江现场导览

展览现场

靳尚谊、全山石等前辈艺术家观看展览

去过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人,都体会过其展厅蜿蜒盘旋式的空间构造。本次展览中,许江借助这种特殊的空间结构与展厅内部的几个弯道,采用自上而下、循环往复的空间策略构建了五个诗化的展示空间,分别为“怀沙”、“野火”、“蔓生”、“铸炼”、“葵颂”。展览起点位于美术馆4层的展厅出口,观众可以乘户外扶梯至美术馆4层,从展厅“出口”开始观看作品。长达320米的无间隔动线涵盖了许江近五年的艺术创作。这种自上而下曲折盘旋的展览结构和观看方式,将观众带入许江的葵园天地。

展览第一部分《怀沙》

《怀沙》局部

初遇:小亚细亚荒原上的那片“葵园”

白色砾石铺就的皑皑大地上矗立着一座座盘根老葵。作为原野上的拓荒者,葵扎根于贫瘠的沙土,焦黑色的葵盘埋向大地,葵杆如树根般盘根错节,它们像一列静穆的军队,眺望着无垠的原野。这是“怀沙”的赞颂,也是艺术家心底对葵的感怀与追思。

许江,《葵园肖像》,纸面水彩,64cm×53cm×100cm,2018

2003年,许江在小亚细亚与“葵”不期而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江这样回忆了自己初次被“葵”触动时的感受:“2003年,我们赴土耳其交流考察,有一天开车沿着马拉马拉海峡行驶,黄昏时分经过一片葵园,那些葵都已经很苍老了,如钢浇铁铸一般,黑黢黢地和大地同一个颜色。再往前行驶100公里,就是特洛伊古城的钟声。”许江站在落日余晖下,一股巨大的悲壮和对历史的感喟在他心中铺陈开来。“以前我在欧洲留学时也见过葵,但是一点都不感动。唯独这一次,那片葵园特别感人,它们是我创作永远的母葵。”

从葵园到葵盘  由宏观叙事进入个体表达

本次展览中,“野火”与“葵园肖像”水彩系列是许江近三年来首次面向公众展出的作品。许江说,葵盘如面庞,葵向日而生,始终注视着太阳。

许江,《葵园肖像》,纸面水彩,64cm×53cm×100cm,2018

许江,《葵园肖像》,纸面水彩,64cm×53cm×100cm,2018

“葵园肖像”系列中,许江以刀刮铁斧般坚硬的笔触,塑造了上百个葵盘肖像。许江笔下的葵自带一份铮铮铁骨的浩然之气,这是年逾六十的许江对自我心态的感知:“年过六十之后,在艺术表达上我对自己更放纵了。我发现画画时,那种浩然正气的东西会不自觉地出来。我们是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野火塑造的一代,从野火、蔓生、铸炼到葵颂,就像我们这代人在时代中纠结、挣扎、燃烧却昂扬不倒。每一个葵盘都是一个人的面庞,我画的是这个时代的众生之相。”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远望的“葵平线”

许江,《一支笔种葵》,纸面水彩,45cm×60cm×20cm,2008

“野火”后的“蔓生”部分展出了许江以横卷式构图创作的油画作品。许江将展厅布置成阅览室的样子,邀请观众阅读和览望。曾经,小亚细亚“葵园”那条遥远的地平线打开了许江的心域。利用美术馆展厅的坡道,许江在这里也为观众构建了一道铺陈而下、层览延绵的俯望之境。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穿梭其中,不断与内心的地平线遭遇。

装置、音乐剧场“我们”

装置、音乐剧场“我们”

装置、音乐剧场“我们”

装置、音乐剧场“我们”

位于美术馆一层的核心筒展厅展出了许江大型新媒体影像及装置作品“我们”。1600多根6米高的葵的雕塑,组合成一片葵林的海洋,大地流火,百转千回,剧场般的灯光为上千个葵头洒下一片耀眼的酒红色。这些葵盘有的新鲜挺拔,如火焰般跳动,色泽鲜明。有的则已经开始凋萎。当音乐响起,远方墙壁上葵的影像冉冉升起,这是艺术家对生命现场的还原,也是对一代人精神的咏叹。

许江,《华葵》,直径3.5m,锻铜,2018

与之相应的,美术馆广场上陈列的6尊巨型葵盘雕塑“华葵”,则将一代人的激情放在了这些葵头里。6尊直径3.5米的葵盘雕塑由浙江温岭的工人师傅们历时近两个月时间锻造铸成。巨大的葵盘如母腹般饱满,孕育着生命的能量。

历史经验与许江的“草木生命观”

十五年如一日,许江如同葵农和园丁,辛勤耕耘着他的葵园。在许江看来,“葵中包含了一种草木人心,诗经中有很多篇章都是通过植物表达人的情感,这是中国人最内在的东西,也是中国人本质的一种气息。”

展览《铸炼》部分,“东方葵”

无论在许江的油画、水彩还是雕塑、装置中,他的“葵”始终呈现出一种悲怆而刚强的力量。许江对此的解读是:“在东方人的审美意识里,我们始终隐藏着一种忧患,‘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许江,《烟村》,布面油画,200cm×156cm,2018

许江,《采薇》,布面油画,200cm×156cm,2018

许江的葵重新点燃了“诗言志”的传统,其中蕴含一种情志。此情此志,并非流于隐喻或象征性的表达,而是在艺术家和葵彼此观照的复杂关系中得以实现。在葵园创作早期,许江把葵植入浑茫天地,以“俯瞰”的姿态成就一种历史的“远望”;渐渐地,葵脱离了土地,放弃了原野上的诗意,而被摆置在剧场/祭坛之上,成为被献祭、被仰瞻的“无地花”;近年来,许江的葵形态愈见丰富,或为游目骋怀、含思外览之“葵平线”,或为守静内观、化身千万的“一花万果”。许江也以众多峥嵘昂扬的葵头,刻画出人、民、群、众、我的肖像。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美术评论家曹意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艺术史上有很多艺术家可能会对某类题材特别钟爱,但是很少有艺术家像许江一样持续不断地表达同一个题材。葵对我们这代人来说,确实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我觉得在艺术家的潜意识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将葵这种草根性的题材转化为一种历史画的寓意,通过将葵拟人化、人格化、寓意化,表达历史的经验,创造一种新的历史画面貌。”

本次展览以“葵颂”为名。颂,在商周时期是祭祀之乐,有沟通天地之工。颂乃貌也,在仪在容。东方葵颂,其貌葳蕤,其威如岳。“葵颂”作为一个母题,已经超越了一代人历史经验的表达,进而成为穿越不同世代、不同领域的心灵中介,成为20世纪中国“人”与“民”的精神图式。正如许江所说:“我要用画笔去探索的,是我们自己身在其中的历史,是画我们自己,是要把我们身上曾经有过的苦难、沧桑和依然怀抱的理想、担当统统刻画在其中。”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致辞

艺术家许江致辞

上海市文联主席施大畏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致辞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欧阳勇致辞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甘智漪主持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山石等前辈后学及艺术界同仁出席现场。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多场学术研讨会,意在通过许江的绘画,通过围绕“葵颂”的讨论,唤起不同世代对于20世纪历史的感觉与思考,更重要的,是唤起一种以艺术劳作深耕生活大地的民学精神,一种面向时代砥砺前行的人民意识,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展览研讨会现场

本次展览于9月30起对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2月9日。(图文|台馨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