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声音: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在清华美院开幕

时间:2018-08-27 09:39:49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开幕式现场

8月25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办、清华大学首位纤维艺术博士研究生梁开策划的“不同的声音: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展在清华美院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乌拉圭、土耳其、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的20位代表性艺术家的30余件纤维艺术作品,意在探讨纤维艺术的关怀价值与未来发展。

开幕式由清华美院研工组组长王小茉主持

嘉宾与艺术家合影

展览开幕式由清华美院研究生工作组组长、艺术史论系助理教授王小茉主持,清华美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尚刚教授、工艺美术系主任洪兴宇教授先后作为展览学术主持和主办单位致辞。参展艺术家琼•苏尔茨(Joan Schulze)、莫妮卡•莱曼(Monique Lehman)、玛苏玛•赫瓦贾(Masuma Khwaja)、李薇、梁雪芳、周煜嵋、代磊、王建先后发言,分享了他们的艺术理念和关于展览的经历与感受。梁开作为策展人对学术主持人、主办单位、展览团队和参展艺术家表示感谢。展览同时受到了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关注和支持,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Masood Khalid)先生发来贺电,乌拉圭驻华大使馆第一秘书奥古斯缇娜•卡萨瓦耶(Agustina Casavalle)出席了开幕式,对本国参展艺术家表示祝贺。兄弟院校师生、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纤维艺术爱好者700余人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学术主持人尚刚教授致辞

展览现场

展览学术主持人尚刚教授在致辞中讲到,近些年来,中国纤维艺术的迅速发展,既离不开艺术家们自己的努力,也与各国艺术家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有直接关系,他们的作品给了我们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和新的视野。梁开将展览主题定为不同的声音,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来展现和阐释中国的、外国的、当代的、世界的纤维艺术的新方向和新构思。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象,展示了不同人的个性,共同推进纤维艺术的发展。

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洪兴宇教授致辞

洪兴宇和代磊发起的现场互动作品

工艺美术系主任洪兴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梁开是工艺美术系纤维艺术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从她策划的展览可以看出她对纤维艺术的未来发展有很多思考。她在美国留学期间接触到了很多当代女性艺术家,对她们的生活、工作和艺术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她对纤维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次展览可以看到她思考所带来的成绩,彰显了纤维艺术的人文价值,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美国艺术家琼·苏尔茨女士发言

琼·苏尔茨作品《笔记系列》

美国诗人、艺术家琼•舒尔茨女士在发言中讲到,从2000年至今已经是第13次来到中国,很高兴参加梁开策划的这个先锋艺术展。她认为梁开在研究中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并深入阐述自己所看到得问题,这很难得。这不仅仅是一个展览,也是梁开听到和感受到的很多声音的集合。这个展览是一种精神上的旅行。

波兰艺术家莫妮卡·莱曼女士发言

展览现场

波兰艺术家莫妮卡•莱曼女士在致辞中讲到,自己特意根据展览作品搭配了衣服。她本次展出的是很优雅和飘逸的作品。展厅中有三件她的作品,都是关于自然的、环保的主题。她在开幕现场演唱了她为作品《雨林》创作的诗歌:

夜之雨林美得令人沉醉,

黑,很黑,森林在沉睡,

但并非所有都是黑色的,

月光照亮了瀑布的奔流,

紫色大闪蝶辉映着光芒,

栖在兰花床上烦躁不安,

蒸发的浓雾在空中升腾,

在刺绣的丛林中,

去感受静谧夜晚的魔力。

巴基斯坦艺术家玛苏玛·赫瓦贾女士发言

展览现场

巴基斯坦艺术家、策展人玛苏玛•赫瓦贾女士在发言中阐述了自己的创作,表示很高兴自己的作品能成为梁开博士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她的作品材料多购于巴基斯坦传统的跳蚤市场,她以拼贴和刺绣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个兵马俑形象和巴基斯坦织物的结合表现了两种文化的交融和两国之间的友谊。

清华美院李薇教授发言

展览现场

清华美院李薇教授在致辞中阐述了作品《青绿山水》的创作理念。她的灵感来源于中国的水墨画,作品以水墨为心、青绿为魂,在山水优雅的意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作品采用了中国的丝、水纱和绡,以及中国传统的吊染工艺,再造的图案表现一种随机的、自由的感受。

苏绣艺术家梁雪芳女士发言

展览现场作品梁雪芳《禅荷影思》

苏绣艺术家梁雪芳女士在发言中介绍自己来自于中国刺绣之乡苏州镇湖,在她的家乡,刺绣是一种生活方式。苏州话里,做刺绣就是做生活。她的作品体现了关于荷花、关于生命的理解。她以诗意的表达将自己的艺术生涯分为几个阶段:四十年前,做刺绣是家教和修养;三十年前,做刺绣是学手艺和生计;二十年前,做刺绣是追求工艺技术的不断精进;十年前,做刺绣是表情达意,观念转换;今天,做刺绣是重归生活。对于她来说,刺绣是青春,刺绣是生活,一针一线,一开一合,即是一呼一吸。

参展艺术家周煜嵋在她的作品《什么》前发言

艺术家们参与作品《什么》互动体验

青年装置艺术家周煜嵋希望大家共同参与自己的作品,她的作品名称是《什么》,意味着需要每一位观众的参与去定义它、完成它。她很高兴在展览中认识了很多纤维界的前辈、朋友和老师,开阔了眼界。她讲到自己从小生活在纤维的家庭背景里,因母亲从事纺织业,所以很能感受纤维艺术的温暖。她有感于梁开作为纤维艺术博士研究生认真治学的态度,怀着自己的梦想无问西东地走进了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梳理纤维艺术的发展脉络,呈现了今天纤维艺术的面貌。

青年艺术家代磊发言

洪兴宇、代磊发起现场互动装置作品

参展艺术家、湖北美院讲师代磊在发言中阐释了现场互动作品的理念。创意团队从各个服装厂回收了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边角料,并在展览现场邀请观众的参与,利用回收的材料缝纫、刺绣自己的故事,最后形成一件装置作品。把被忽视的面料变成人人参与的作品,表现人与纤维之间的情感联系。洪兴宇教授和他共同发起这场互动实践,邀请大家的共同参与。

青年艺术家王建发言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王建同时也担任了本次展览的展陈设计,他表示很高兴参加这个展览,提及自己上一次在学院参展还是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他希望大家能够欣赏这个有趣的展览,有个愉快的体验和感受。

策展人梁开发言

展览现场

最后,梁开作为策展人感谢展览团队和参展艺术家们,她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探讨当纤维成为艺术之后,该何去何从?”“‘后纤维’时代的方向”“我们时代的各种境遇在纤维作品中有何反映?”等问题,重新观照纤维艺术与自然、与传统、与生活、与家庭、与社会、与时代的关联,探讨其与人类境遇对话的巨大潜能。

里格斯《女性地图》

《玛丽修女》(美国)

《母亲》(英国)

展览中,莫妮卡•莱曼和梁雪芳的作品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珍妮•达顿和乔•汉密尔顿的作品表现了对衰老和病患的关注;苏珊•泰伯•阿维拉探讨了健康生活和自我关怀主题;洪兴宇和代磊的现场互动装置通过鼓励观众的参与引发对网络生活和虚拟世界的反思;兰•杜福、玛丽•博格斯塔迪特、大卫•卡塔以自身的情感和经历为基础讲述关怀的故事;玛苏玛•哈莱•赫瓦贾和尤维塔•撒克朗斯凯特的作品体现了全球文化交融和人性的共通;卡门•因巴赫•里格斯和玛丽亚•穆尼奥斯•托雷格罗萨更多关注家庭关系,探讨女性与家庭生活问题;青年艺术家王建和周煜嵋的作品体现了对当代生活和消费社会的反思;林乐成和南希•柯兹考斯基的作品是对传统的致敬;琼•苏尔茨和李薇则在独特的个人风格中形成了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诗。

影像作品《皮肤之花》(大卫·卡塔,西班牙)

《我手中的线》(西班牙)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30日,欢迎爱好纤维艺术的朋友们一起去清华美院倾听纤维艺术讲述关怀的故事。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