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时代的美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开幕 中国华园精彩纷呈

时间:2018-08-03 20:38:07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第七届“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嘉宾合影

大地艺术节宣传海报

今夏,备受瞩目的“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于7月29日如期而至。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户外当代艺术节,本届艺术节以“地球环境时代的艺术”为主题,旨在指向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希望唤醒互联网时代下日益疏远的人际交流与互动,回归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爱。

大地艺术节发起者、总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开幕致辞

开幕现场

艺术节现场作品

第7届大地艺术节于7月29-9月17日期间在越后妻有(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区)7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将大量全新创作的艺术项目,按照不同的人文线索和地形肌理,梳理出两条主题观览线路,分别以“回溯农耕传统的-里山文化”和“信浓川流域变化与地理影响”为切入点,以一件件艺术作品为路标,引领人们走进自然,重新发现地域,把强调”在地性“创作的艺术作品与当地的地理样貌和人文风土相融合,实现“人与自然、乡土和艺术”的连接。2017年联合国旅游组织(UNWTO)将“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评为2017-2030年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全球示范项目。大地艺术节作为世界上出色的“以艺术带动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备受世人瞩目,也让造访这里的每一位游客,感受到了伊甸园与乌托邦的存在。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代表参展艺术家致辞

蔡国强在开幕晚宴上致辞

北川富朗先生助阵林间学校儿童工坊项目

十几年来,大地艺术节成功地召集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艺术家在这里进行艺术创作。其中不乏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蔡国强、草间弥生(Yayoi Kusama)这些国际当代艺术界的顶尖人物。这些艺术家在呈现个性的创作思考的同时,也高度注重“在地性”,使他们的作品与当地的人和文化有关,增强了艺术作品的人文魅力与情感召唤。同时,艺术节还与大量的青年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文学家、音乐家、社会学者合作,为越后妻有这片土地创造了一个跨地域、跨领域的文化融合。

华园中国艺术之夜嘉宾合影

本届艺术节是有史以来中国艺术家参展及作品最为丰硕的一年

马岩松十分巧妙的对清津峡观景隧道进行了建筑改造,成为艺术节必打卡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亦是有史以来中国艺术家参展及作品最为丰硕的一年,因此,“大地艺术节——中国艺术季”也成为本次三年展的一大亮点。其中包括了来自中国大陆的徐冰、马岩松+MAD Architects、蔡国强(Drago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王思顺、邬建安(China House Project)、高瑀、张哲溢、郑宏昌、刘李杰;中国台湾的幾米、林舜龙;中国香港的伍绍劲、Hong Kong House Project整体项目,以及参加“方丈记”项目的向阳、王耀庆(中国台湾)、C+Architects、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殷漪、Sense Art Studio+Hong Kong Farmers+St. James' Creation(中国香港)、St. James' Creation(中国香港)。由于这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广泛深入的艺术交流与文化互动,也进一步推动了艺术节在中国的集体认知,从文化艺术界到时尚传媒界,再到文旅产业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艺术节作品展示现场

徐冰老师作为艺术节官方邀请的参展艺术家,在结合日本的文化艺术同时继续讲述将“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于作品之中。马岩松则十分巧妙的对清津峡观景隧道进行了建筑改造,将艺术项目与公用设施完美结合。同样被邀请参展的还有去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邬建安。他把整个CHINAHOUSE華園(大地艺术节-中国艺术基地)的老房子整体利用起来,让一个百年建筑成为艺术品的载体,也为所在的室野村带去来自外部的关注和活力。

邬建安《五百笔》所在地

布展前期资料

邬建安的《五百笔》作品是2016年初开始的新的系列,此次《五百笔之屋》是受艺术节组委会邀请,专门创作的作品,也是该系列作品在日本的第一次呈现。从2016年夏天开始考察、选址、规划、改建、创作、实施的《五百笔之屋》集中使用最传统的中国画媒材——宣纸、矿物质颜料和水墨来进行创作。

《五百笔》现场

观看视频了解创作过程的小观众

在近两年时间里,邀请了中日两国836位亲友和陌生人留下的笔画:在各种尺寸的宣纸上任意地勾画出一笔,并记录完整绘制过程的影音资料,之后邬建安和团队把这些笔画剪刻下来,成为一个个单独的“剪纸”作品,再将它们重新拼贴叠合到另一张全新的宣纸上。他/她们可以随意选择各种型号的毛笔、墨汁和各色矿物颜料,在任意尺寸的生宣、熟宣纸上进行勾画,那些拥有书法或者中国画的功底的作画者可以极尽所能地追求每一笔的“完美”,而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毛笔的人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勾描挥洒,唯一需要满足的要求是:尽可能把自己当时的身体状态、感觉、感受和情绪等等个人化的因素,充分注入到每一笔的勾画当中。


左至右: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中国推广人、瀚和文化董事长孙倩,资深媒体人洪晃,艺术家邬建安

参展艺术家,演员王耀庆与艺术家邬建安在五百笔之屋中交流

在邬建安的认识里,宣纸和水墨这两种材料配合在一起能够生出一种强烈的包容性,同时它们又是极为敏感的,拿笔的人的肢体语言、情绪波动都能够被清晰地投射出来,水多一分、墨厚一重,产生的效果也相差甚远,且常常是不可控的,因此永远不会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笔。“在古代印度,‘五百罗汉堂’、‘八万四千’等都是对众多的形容,所以《五百笔》也并不是说每一幅作品都是正好五百个笔画,而是借这种说法象征作品创作的过程和它的本质特征——正如每个罗汉各自对应一个证悟的方法,‘五百笔’则各自对应着每个人或者说每个特定状态下的人——每一笔都是一幅肖像画。”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笔画的创作者们都是这件作品共同的作者,也以艺术之名,在越后妻有这间200多年的老屋中“相聚”。

邬建安《五百笔之屋》作品现场

邬建安《五百笔之屋》作品现场

参与《方丈记私记》项目的艺术家、演员王耀庆

王耀庆《方丈记私记》项目作品一隅

《方丈记私记》向阳作品

北川富朗先生在本届艺术节上发起了全新的艺术创作与合作项目《方丈记私记》。其理念理念源自于日本平安时期的古代建筑师、艺术家、歌人鸭长明的一本名为《方丈记》的随笔集,书中描述了作者晚年间为自己建造的山中寓所与大自然遥相呼应,及其本人惜物寡欲的生活哲学。而《方丈记私记》则是日本战后派作家堀田善卫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希望能在思考二战后日本的出路中,来找到一个人自身与周遭环境相处的方式。项目要求以日本最小的空间单位“四叠半”(四块半榻榻米)为创作基本,强调实用功能与互动性,通过艺术家、建筑家的创作,让当地人和游客们,透过这些具有功能性的小空间,看到一个广阔的外部世界,使人们在体验中获得不同文化和视野的交流。在这个项目中,中国的艺术家、建筑家:向阳、王耀庆(中国台湾)、C+Architects和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殷漪,从上百个全球征集的方案中脱颖而出。

艺术家向阳在其作品中

从向阳作品中望向里山美术馆中厅

遵循“活用旧物品,创造新价值”的策展策略,向阳在“方丈记私记”的具体要求中加入了一定的实用和互动性,并且作品本身亦保有了艺术家本人长期以来的哲学思考和作品经验——以木料为艺术表现方式,叩问人与自然、人与物的相互关系。“把一根废弃的木料打磨出来,你能看到它本来的面貌在经过岁月沧桑之后所焕发出来的美感。”艺术家说,“重新将它利用起来,把它放在一个新的位置,是给予它本身该有的作为‘物’的尊严。”

《方丈记私记》向阳作品室内

艺术,自然,人文与乡建,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回归自然、回归内心的一处净土。夏日炎炎,却有如此沁心的艺术滋润。据悉,本次艺术季系列活动将以多种形式持续至9月17日,艺术中国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游学访问团亦将随后带来更多更新与报道。

南极双年展创始人亚历山大·波诺马列夫助阵林间学校儿童工坊

《方丈记私记》参展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开幕现场

里山美术馆一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