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术对话: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

时间:2018-03-30 13:49:00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活动海报

北京学术对话

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 

对话嘉宾:彭锋、夏可君、刘国松、田黎明、桑火尧、张望、仇德树

时间:4月11日下午2点

地点:银帝艺术馆二楼会议室

现代水墨是传统水墨在当代艺术文化环境下生成与发展的一种艺术体系,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它既传承了传统水墨对与技法与精神的追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以突出视觉为重心的全新里程。

现代水墨的诞生本身就寓意着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创作步入到一个由写实到写意、由具象到意象的飞跃过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从其诞生伊始,漫长的岁月里其一直充当着文人墨客抒情散意、彰显个人审美趣味的一种文艺工具。纵观我国的中国画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国画的精神表达是为文人雅士的淡泊名利思想和避世心态所主导,所有的激情、自我表达都被所谓的淡泊、柔弱的境界所替代,甚至于水墨创作之中的那种即兴创作也被看作是“非画之本法”。这种看似萎靡的现象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以及东西方艺术交流和思潮的不断碰撞,传统中国画更在这种“侵略”的夹击之下,更显得毫无生机、颇具颓败气息,为了全面扭转和改变这样的现状,诸多画家开始付诸一种“弃旧迎新”的努力,开始主张一种追求精神、追求表达和自我凸显的格局来取代传统中国画的过于安逸。

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刻,梳理与思考水墨现代性之路的探索进程,在创造性精神的视角下重新回顾水墨世界中的现代性特征具有特别的意义。来自台北的刘国松,北京的田黎明、来自杭州(现居北京)的桑火尧、济南的张望和上海的仇德树,这五位画家对于水墨现代性探索的个人道路以及他们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个体语境”的交织,合成了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五个重要代表,对于分析水墨现代性,对认识水墨系统的现代性区块结构和历史进程,提供了在不同时期进入现代性探索的五个艺术家个案。

刘国松

作为开启的1980年代,刘国松将他自1960年代便开始的一系列实验行动带向画坛,他和吴冠中(那个时期关于水墨现代化和抽象美的呐喊)成为两个具有时代标杆意义的人物,对水墨现代性形态的基奠具有重要作用。刘国松以一个革命者的姿态强悍地影响了水墨的这个现代性区块系统,可以说他的一系列突破性的实验和批判精神影响了那个时代许多年轻画家。他以“反传统立新传统”,在水墨常规的“例外状态”中提出鲜明的现代性观念,提出从固有的“牛角尖”中解放,必须进行“水墨革命”,要“革中锋的命”/“革毛笔的命”,他以自己的“实验精神”创造了“撕纸筋”、“拓墨”、“狂草”、“水拓”、“渍墨”等一系列从“常法”中“出离”的技法,在“半抽象”的视觉语境中产生了水墨艺术语言和思维方式富有启发意义的宏远视象,使得现代性的水墨精神从狭隘和陈规的固有思维中走出,在人工与偶发的创作方法中开创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水墨境界。刘国松的“偏离”是为了寻找水墨现代性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可能空间,这并非“反水墨”而是要以现代性的方式去发展和重构水墨,他在水墨材料、语言和思维方式的突破中重返水墨也坚守水墨画的本体秩序,为“水墨变化”的40年历程提供了一种个人范式,也影响了这个区块的变革。

刘国松作品节选

峰回路转 86×59cm纸本彩墨 1966年

环中(B) 90×181cm综合媒介 1973

月球漫步 100cm×99cm综合媒介 2005

云耶?雪耶 187×387cm 2017

田黎明

田黎明的水墨是一种光感性的画意视界,画面被阳光、水和空气的朦胧意象所罩染,散发出透明的浮雾感。他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的时代正是卢沉先生在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进行水墨“例外改革”的时期,也许这所学府中的深厚传统、现代因子和艺术氛围给他带来了水墨的独特基因,他在“传统与现代”中自由穿行,连续性地将古典的“没骨法”推演放大到现代美学的意境,从中也渗透出“水墨构成”的语言思维。他用极淡的薄薄的色调营造出透明的雾气,让视觉获得一种来自水墨的呼吸感,从中渗透出的“光”润化了彩色块面的视觉结构,这是一种“常规而又非常规”的悬浮感。一方面他画面中的形象在水墨语境中体现为常规的简括造型和日常行为,体现出一种视觉上的似曾相识;另一方面画面透出的气氛显示出一种“非常规”世界的“遥远距离”,那仿佛是来自心灵的光感和水气,让舒适的感觉遗忘了富于“新文人画精神”的画面中所存在的“现代性”和“例外感”。这是一种极高的手法,它仿佛并不存在但悄然运行,它纯化了语言也更新了区块中的语言观念,许多70后的“新水墨”艺术家的水墨探索和对水墨本体自身秩序的理解都离不开田黎明,他对这个区块结构产生的影响是悄无声息但实实在在的。

田黎明作品节选

向云深处 55×41cm 2017年 

净水 97×150CM 2012年

难得一遇 55×41cm 2017年

向远方 96×130cm 2017年

桑火尧

桑火尧创立了一种“翠透体验”的水墨语义,他在儒雅的气质中发挥了“积墨”的古代技法并将其推演至现代的抽象形态。他在传统和现代的双重语境中逐渐提取出一种属于自己语言的“方块”元素作为艺术创作的“基始”,而又在沉净的思维感悟中去调动内心的造型感受将这个作为“基始”的“方块”进行空间秩序的“叠加与复生”,从而在画面上让“水墨方块”进入不断“复生”的微妙体验和自动衍化,力求在通透而洗练中与中国的老庄哲学达到一种美学境界上的契合。于是一种与传统的笔墨相“出离”的现代性创作方法,一种以“基始与复生”为发生形态,在水墨的“绢本”上进行方块的叠加与衍生的行为造就了类似结晶效果的凝重与典雅,形成了桑火尧式的体现在视觉文化语词上的“翠透”,在这个体验中包含光感、时间、空间、冰裂、虚淡、渗化的“复生”,使得“翠透”这个体验获得了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美学发生关联的内容和语义。他长期对米芾和倪云林感兴趣,从中获得一种淡泊的心性,他试图以与传统创作方法相“例外”的现代抽象方式去转化这种感觉并将其赋予现代价值。桑火尧从平面性的“基始”视觉元素出发,经过抽象艺术对山川物象、哲学观念和文化遗产的提炼,走向了复生后的“境象”,抵达虚境也追求一种境生象外的“翠透”。

桑火尧作品节选

行与止 122x122cm 纸本水墨 2017年

风和日丽 122×190cm 纸本水墨 2017年

情若何 122x190cm 纸本水墨 2017

朝圣之旅 89x152cm 纸本水墨 2016

张望

张望的水墨创造围绕人物画的叙事转换和都市发展的现代感受在“结合”的语境中开展,接连1980年代中国表现性水墨的新秩序但将关切的目光从那个时代的西南田园拉近到社会进程中人的生存状况和身份特征,将那个时期确立的具象表现性的水墨语汇融合大块面的构成形成水墨灰调与红蓝色调的“色墨语汇”的交织,从而在对冲当中挥洒出一种水、墨、线、块的现代型水墨视觉,也在这个“构成与表现”的张力中释放一种“写意”的感觉,从而创立了带有具象和半抽象语法的城市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张望对现代水墨及其关切对象的“视角”进行了“现代眼光”的切换,他“出离”了1980年代表现式水墨的关注田园与情绪的目光,而将视线的落点直奔社会发展中人的课题。在水墨语汇上,他善于将人物的身体性在线的勾勒中“融”入都市空间的大块面及其那个色墨语汇的视觉空间,从而进入一种新现实视角的语境。在他近期的作品中,进一步扩大了“平面性”水墨语汇的使用,并在更大块面的蓝色与更为概括的水感的灰调墨韵中建立人物与都市的“叙事空间”,那些倾斜的地平线和空阔的天蓝色呈现了富有社会学意义的水墨视线。

张望作品节选

原系列之二——余晖 68x45cm水墨纸本 2015年

正午系列之四 《正阳》水墨纸本 68x136cm 2015年

《边缘》之三 水墨纸本 36x68cm 2014年

原系列之一《悬崖》 68x45cm 水墨纸本 2015年

仇德树

仇德树自1970年代末期开始从水墨出发进行现代性的实验,他在上海较早发起了新时期最早的美术社团“草草社”。“裂变”是仇德树所创造的视觉语汇,他在“宣纸”上充分使用了水墨媒介中“纸”的文化身份但从传统“笔墨”的纸、笔、水、墨的创作方式中“偏离”,邀请丙烯进入宣纸的媒介与水和墨汁在“浸渗与撕裂”、“打磨与拼叠”中找到了“非笔墨形态”的语言方式,由此形成了一种幻丽的现代性“裂变视觉”。仇德树的创作严格意义上突破了水墨的界限进入了“水墨的延长线”。他在宣纸上富有“实验性”的探索创立了一种综合材料的“跨媒介”的水墨精神,从而进入“延长线”意义上的水墨跨介形态。仇德树视觉语汇中抽象性或半抽象性的“山水形态”及其观念指向也在水墨媒介的材料综合上以隐藏的方式或分享或发展了水墨的本体和传统,那种山水的精神与裂变的瑰丽在图式的现代性架构中仍然富有强烈的东方意境,这在思维模式上体现为一种美学的偏离、例外、同构和复合。

仇德树作品节选

荷花三弄 240cm×120cm×3 宣纸 丙烯色 画布 板框 1998-1999年

裂变 宣纸 丙烯 托裱于画布 122x244cm  2016年

裂变 140x140cm 宣纸 丙烯色 画布 2015年

裂变—白雪皑皑 59x179cm宣纸 丙烯色 画布 2011年

随着中国社会步入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速度加快,社会文化心理也出现急剧的分野,中国现代水墨艺术已开始寻找中国本土的文化主题,艺术家更多地直面社会现实,用艺术的语言方式陈述自己的文化立场,由此在内涵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多种侧面,也开始形成艺术家各自的语言风格。水墨,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在开启之后还应在创造性精神的引领下继续攀越。(艺术家评论撰写/王萌)

展览信息

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

策展人:吉树春 李国红

参展艺术家:刘国松、田黎明、桑火尧、张望、仇德树

主办:潍坊市委宣传部  潍坊市台办

承办:潍坊市博物馆  弘川现代艺术博物馆

开幕时间:4月20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4月20日至5月20日

地点:潍坊博物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