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手机用户的烦恼,14位艺术家追问解药

时间:2018-02-09 | 片长:00:04:30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苹果手机Siri有48种回答“我爱你”的答案,哪一个才是你想要?浩瀚的APP应用,有没有把你困在方寸之间?科技数据的星空下,你有没有像微信启动界面的那个身影一样孤独矗立?

中国已经进入10亿智能手机用户的时代,科技带来了便利与效率,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社交焦虑、沉迷游戏等烦恼。1月19-21日,14位艺术家在《觉·物——互联网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艺术展中,用他们的艺术作品发出追问,让公众在现场观看、互动游戏、沉浸式体验中,触动感悟与反思。

本次展览由观唐文化策展,为腾讯“科技向善”T-Meet大会专门打造,大会邀请多位来自科技、学术、宗教、新闻、艺术领域的大咖,展开对话与讨论,他们的发言涉及科技的伦理、商业的边界、艺术的力量、心灵的醒悟,他们的真知灼见,也为科技困扰开出了一剂剂解药。

信息无限,你过载了吗

郭锐文《衍生》:作品的元素是“碎片”,也是“(数据)块”,在计算机编程中形成流体,在与观众的互动中聚合又散开。《衍生》成了一个电子游戏,对于观众的动作“有求必应”。在无限衍生中,现实与数码融为一体。

腾讯创始人张志东:智能手机为人们骤然打开了一个极为便利的新世界,但也带来了身体过载、信息过载、人际过载的问题。腾讯的“科技向善”项目,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研究、对话与行动平台,针对大众所面对的技术演进带来的重大问题,寻求最大范围内的共识与解决方案。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是科技公司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腾讯在《王者荣耀》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上、打击坑害中老年的朋友圈谣言等问题上做出了很多努力,还设立100万的资金支持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产品创新方案,让科技与互联网产品走上更良性的发展。

你的日常生活被什么困住

袁越《方寸之间》:屏幕困住人们,成为一种景观。“The more you have, the more you lost”(拥有越多,失去越多)。在浩瀚的APP应用中,经常打开的也不下10个。“方寸之间”是一个人的尺度的问题。

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力: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我们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四种,宗教、哲学、艺术、科学。面对新世界的发展,宗教和哲学更加沉淀一些,艺术和科学可能跑得更远一些。互联网、艺术都是关注日常生活,这就是对人本身的关注。科技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而艺术的发展,是解放人性、自由、平等和发展的力量。日常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同时是艺术和科学结合最重要的方向。我期盼的那种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

杨鹏《一生》:事件的终结往往不是水落石出,而是被下一个事件带走注意力而慢慢被人淡忘。网络从来不缺话题,而关于“真相”,则层出不穷。犹如泥沼,当你越想明白,你就陷得越深。《一生》是与信息生活的搏斗。

中央美院教授费俊:这次展览我看到了三个“觉悟”,第一,腾讯这样的科技企业,不仅从社会责任而是从未来的创新模式出发,深入研究科技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第二,今天我们获取的信息无比多、无比廉价,人们缺少批判性思考:“我是不是要这么多信息?这么多信息是否对我的生活产生价值?”。第三,艺术不仅仅是一门关于美的学问。乔布斯曾经被问到“苹果的创新哲学理念是什么?”他回答:“设计不是关于这件物品长的怎么样,好看与否,而是关于它如何运作。”他把艺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方法和策略,揉入企业的创新中。艺术与科技、社会的深度融合,才能产生在今天当下的价值。

如何保持反思状态

张贯宇《状态》:艺术与科学,是社会进程的发动机和催化剂。当我们享受这个社会和时代带来生活变化的同时,也要有人文的、反思的、在场的个人心理感受。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时代的记忆,做一场关于自我心理历程的旅行。

中国艺术权力榜组委会秘书长舒剑:中国艺术权力榜的专家们,一致把科技作为2017年度的关键热词。科技和艺术的跨界是方兴未艾的,从诞生开始到今天,艺术总是和最新的技术融合发展,而革命性的技术带给社会的冲击,永远是艺术创作的素材和艺术反思的对象,这也是艺术的价值所在。“觉·物”反思过载,我们也希望本着艺术连结公众的理念,用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把艺术带给大家。

如果“爱”可以被度量

念家雯《我爱你》:对着Siri说“我爱你”,有人得到“使不得”,有人得到“爱情不过是镜花水月”,还有人得到“难怪你把我握的这么紧”。念家雯总结出Siri有48种制式回答——她似乎用“人工”探索到了“智能”的边界。当“爱”可以被度量,这会是温暖还是冰凉?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这次艺术展的主题,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元素,并且有着非常强的延展性、探讨性。今天腾讯把连接和内容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两个属性,也越来越强调公司的科技和文化两个标签。这次展出的几种新媒体的艺术作品,基于当代最新的科技手段。我们也希望将腾讯的科技能力、连接能力,赋能传统艺术,并与其结合。科技不光给艺术提供一个多样的形式,更多的代表了不同思考的维度。我们提出“人是技术的尺度”的口号,“科技向善”也是我们在“人与科技”的关联中所出的一个愿景。科技能够拓展艺术所达到的边界,艺术也能够不断的拓展我们想象的边界,一起探索科技和艺术未来的融合,将更好地造福我们的生活。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独的星球

徐寅良《天王星》:柔美的配色和梦幻的音乐,可能是你印象中的《纪念碑谷》,哪怕将一丁点感情色彩带入到游戏当中,其中的孤独感就令人恐惧。徐寅良的作品与游戏异曲同工,将故事的背景植入太空中,将人类的情感放大到星球的视野。

观唐文化董事长李保刚:这次展览涉及到了艺术、科技与生活,在这里,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我们的一个出发点。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逊说过:“我们这代人的奋斗,是为了我们儿女那代人能够学习哲学和科学,是为了孙辈那代人可以学习音乐和美术”。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期,一个社会的大变革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加重视文化、更加追求艺术,很多年轻人追求创新,在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生活的领域里,不断深入探讨和实践。《论语》中说“德不孤,必有邻。近者悦,远者来。”我们希望能与众多的艺术家、艺术机构、科技公司有更完美的合作,共同见证中国这段历史。

为何你总是如此如此如此的冷漠

徐幸媛《少女的冷漠》:徐幸媛玩手机得了颈椎病,严重到送往医院急救,她后来创作了这件作品。当观众经过这组由电路板组装的装置时,突然而至的噼里啪啦的电流,将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一种痛的领悟。

《经济学人》中文版主编吴晨: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还没有意识到“工具”本身并不是中性的——智能手机让每个人和 IT巨头都成为“过载”的共谋。解决这些问题,其一,IT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意识到当前的“注意力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要对其进行改造。Facebook的 CEO今年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志向,要求 Facebook重新去思考、定义对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指标。企业不应该单纯追求用户时长,而应该仔细想想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是不是能够高质量沟通,回归到连接人跟人最基本的属性。其二,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应该有意养成自我节奏,把智能手机放回到它应有的位置。

虚拟世界忽略了什么

姚瑶《听系列》:网络世界,虚实掩映。如果“眼见为实”失效,听觉能否提供更多的线索来认清真实?用声音、动画、装置等综合的方式来回应数字世界,人们在作品中听见天空、海洋和大地。

清华大学教授饶培伦:“以人类体验为中心”设计产品,与“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有着显著区别,因为后者有可能不会考虑小孩,不会考虑老人,不会考虑残障人士。这并不是人群上的差异,而是设计思维上的差异,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相关利益。一个产品只有以服务社会全体对象为前提思考,才会发现那些原本可能会被忽略的问题。对于每一个技术从业者,为人类福祉而设计,这是我们的底线,也是我们的本色。

是什么点亮内心法则

卓颖岚《贪婪·寂静》:《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否适用于匿名的互联网?《贪婪·寂静》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漆黑的空间中要传达什么?这是伪装的诱饵还是善意的信号?“贪婪”的心理催促你与之互动,但打破这份“寂静”的后果,也许不在你的意料之中。

龙泉寺执事贤书法师:佛家的清规戒律里本身没有手机,“佛系”并不是指脱离社会、逃避现实。对技术的排斥并不是一件好事,应该接受、欣赏、使用,但不要依赖技术,尽量不被它奴役。佛教是古老的,佛教徒是现代的,要不断地把社会进步的技术用来了解内心,服务内心。在与手机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对待新技术的态度:想得开、不装蒜、没套路有担当、有套路没脾气。脾气就是烦恼,喜欢的东西叫贪,不喜欢的叫嗔。把这种烦恼拿掉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

本次大会上,多位嘉宾和观众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还有5位艺术家的作品也从不同形式触发多维度的思考,刘舒頔《游戏盒子》回望科技日新月异之前久远的记忆,黄智铨《相距·独》用晃动的屏幕来唤醒人们封存的意识,陶娜《星云图》在碎片化中探寻虚与实的世界,侯旋、李金徽《悟》反思时间流逝、展露人性和控制力。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