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和庆典的交汇——2018年悉尼艺术节总监伊诺克专访

时间:2017-12-27 17:29:16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悉尼艺术节(Sydney Festival)始于1977年,集戏剧、舞蹈、音乐、视觉艺术、电影以及其它艺术于一身,迄今41年,以其现代、流行以及极具创造的演出赢得国际声誉,成为澳大利亚每年最大的文化庆典,也是全世界众多艺术节中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一个盛会。

艺术节总监韦斯利·伊诺克(Wesley Enoch)是第二次担任悉尼艺术节总监,在2018悉尼艺术节上,他继续对亚洲、澳洲与原住民的作品进行关注,并融合来自全球600多位艺术家的134场活动,涵盖戏剧、舞蹈、马戏团表演、视觉艺术与音乐。艺术中国专访了总监伊诺克,介绍了这次艺术节的定位、评审标准及具体活动,同时也对一些主要作品进行了解读。

2018年悉尼艺术节总监伊诺克

艺术中国:悉尼艺术节和世界上其他的国际性艺术节比如爱丁堡艺术节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悉尼艺术节是艺术和庆典的交汇,是艺术文化与城市融合的夏日盛宴。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欢庆新年的到来,一起探寻困扰未来的问题。

艺术中国:悉尼艺术节是否更侧重于戏剧、舞蹈、音乐、马戏团与艺术的表演节目?

悉尼艺术节应有尽有,囊括150多个不同的活动,有最好的马戏团、最有趣的剧院、最有名的舞蹈、最惊艳的卡巴莱歌舞表演、最令人振奋的现当代经典音乐。如果您在一月来悉尼,我可以向您保证,无论何时都会有场表演秀、自由装置展、视觉艺术展、音乐会、户外活动等等。

艺术中国:2018年悉尼艺术节和上一届相比,有哪些改变和调整?

我们每年都会做些调整。今年我们在海德公园的美利通节日村有个大型装置展叫做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穿插表演秀。在这里,您可以尽情畅游于游泳池,搭乘虚拟实境鬼火车,坐上卡拉OK旋转木马,参加十分钟的舞蹈派对。

艺术中国:悉尼艺术节对艺术家和作品评议入围的标准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渠道入选艺术节?

我会寻找那些对世界有独到见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他们都是技艺高超、数一数二的艺术家,而且对与悉尼有关的政治有一己之见。2018年,我认为环境问题、妇女和女权运动的作用、土著问题以及对数字科技、人体的认识这些都很重要。

艺术中国:悉尼艺术节将通过哪些渠道向全世界传播?是否会邀请亚洲主要国家的媒体参与报道?

2017年,悉尼艺术节在社交媒体的转发分享、点赞量超过2200万,我们也会通过电视、纸质媒体、广播等向世界传播。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媒体一月份到悉尼来,也特别欢迎亚洲的记者报道悉尼艺术节。

艺术中国:悉尼艺术节将在悉尼市哪些主要地方演出和展示?

在悉尼市中心,有悉尼歌剧院、车工厂、悉尼市政厅、城市演奏厅,您可以看到许多场表演、会谈、展览。您也可以去帕拉马塔体验马戏城,还有悉尼其他地方,如坎贝尔、黑镇等等。

艺术中国:和娱乐性表演类节目相比,我更为关注悉尼艺术节提出的涉及人类共同命运的主题。比如悉尼艺术节的一大主题就是”扩大审视人类消费,以及其对在地社区与地球的影响”,在艺术节公布的亮点中就有《52艺术家52行动》,这个艺术项目里有哪些比较突出的亮点?

《52艺术家52行动》是当地艺术馆艺术空间发起的项目。一年当中,每周会选出一位亚太地区的艺术家,由其发起一项行动并记录下来。纪录片会上传到网上,最终以地区行动合辑的形式公之于众,里面记录了艺术家对本国的看法。


艺术中国:由伦敦皇家国家剧院呈现的《理发店事纪》(Barber Shop Chronicles)探讨了理发店在非洲男性的生活中的角色?这个节目能简单介绍下吗?

《理发店事纪》(Barber Shop Chronicles)主要展现了英国移民社群及非裔男性的故事和歌舞。讲故事是建立社区意识的重要方式。年轻的非洲男子向来就理发修容,理发师自然而然也就和他们的顾客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无论是坐在理发椅上还是正在等候,很多故事都可以分享。


《理发店事纪》剧照

艺术中国:由悉尼艺术节委托制作的《四千只鱼》(Four Thousand Fish),是一件位于巴朗加鲁(Barangaroo)的大型艺术装置,这件作品出自哪些艺术家手笔?是否是艺术节最大的公共作品?

《四千只鱼》讲述了悉尼早期的殖民故事,是今年最大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预计大约4万人参观。艾米丽·麦克丹尼尔组织了很多雕塑家和设计师共同创作这一作品,旨在让当地居民和前来参观的游客能够和海港产生互动,对这座城市的土著史有更多了解。

装置作品《四千只鱼》

艺术中国:沈绮颖是一位旅居北京的新加坡摄影家,这次她的作品将在《在你的梦里》(In Your Dreams)中呈现,她新一批作品有什么特点?

《在你的梦里》(In Your Dreams)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往往关注世界被遗忘的一面,如:欧洲难民、美洲无家可归的穷人、与苦难顽强抗争的民族。沈绮颖是一位旅居北京的新加坡摄影家,她关注采矿余震后印度尼西亚居民的生活。那些震撼的肖像和景观诠释了灾难的巨大破坏性、居民坚毅的决心以及采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