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光二十年的回归 蚂蚁放大后的无限生命力

时间:2017-11-20 14:16:35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迁徙201701》

汽车停在路中间车门大开,车轮变形的自行车歪歪扭扭地靠在一旁,没有画面的电视机、废弃的汽油桶、破碎的砖块,干瘪的塑料瓶散落着,偶有几株杂草倔强的生长着。这似乎只是一段被废弃的公路,如果旁边没有一只巨大的蚂蚁冷眼俯看的话。在它泛着金属寒光的口器和棱角分明的足下,灾难似乎正弥漫开来,铺天盖地的蚂蚁成堆成堆地爬过,让人不禁头皮发麻,所过之处似乎要将人类一切生活过的痕迹湮没……

《迁徙201701》

《迁徙201701》局部

如若不是四周的白色展墙,这简直就是科幻片中的经典末日场景。这是艺术家陈志光创作的大型雕塑作品《迁徙201701》,于2017年11月18日到12月18日之间,在福建省漳州市博物馆中其大型个展“蚁王归巢”中展出。

展览共分为“乌合之众”、“游园惊梦“、”蚁王蚁民“、”人如残木“和”镜花缘“五个部分,展出了大型公共雕塑、大型单体雕塑、有福建民俗和人格化的小型雕塑、以残木为描绘对象的油画等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段少锋作为策展人。

展览现场

凌驾在观众之上的大型蚂蚁

汽车轮胎旁爬满蚂蚁

蚂蚁

蚂蚁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昆虫,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工劳作,孜孜不倦地觅食、筑巢和繁衍,显示出超越个体的自然力量。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的作品中就时常出现蚂蚁的符号,他在幼时喜爱的蝙蝠被蚂蚁咬得遍体鳞伤,自此蚂蚁在他的潜意识里代表了恐惧、无力与死亡,忙碌的蚂蚁通常也是紧张、焦虑和衰老的象征。

达利《记忆的永恒》左下角爬满蚂蚁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包括个人原始的盲目冲动、本能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被压抑而排挤到了意识之门的后面,在不自觉的积极活动着,追求着满足,这就是“潜意识”。孩提时玩蚂蚁的情结无疑在潜意识中一直影响着陈志光的创作,不同的潜意识造就了不一样的“蚂蚁”。他曾说道:“蚂蚁在地球上存在了2亿年,比人类古老得多。我以蚂蚁为符号,希望唤起人们对细小生命的尊重。蚂蚁就像人类一样:群居、有组织、有社会分工、数量巨大、常有战争。”

艺术家陈志光在开幕式上致辞

艺术家孟禄丁致辞

《迁徙201701》局部

《迁徙201701》局部

蚂蚁们不会抱怨工作时间长,不知疲倦和痛苦,从不罢工,只会不停的工作。和生物学家伊里亚.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提出的猩猩人计划一样,更像是一种完美的后人类士兵。这些年陈志光创作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蚂蚁无数,那些黑色的、镭射色的、透明的、锈色的、银色的蚂蚁们隐藏在蚁堆中的无数同类之间,像一个个的ctrl+c和ctrl+v复制黏贴出来的符号,没有性别、年龄或者是面目特征。它们如同《银翼杀手》里的复制人一样,默认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串代码,每天做着程式化的工作。个体在这里是缺失的,或者是被集体的阴影所遮掩覆盖。而一个个渺小的存在集合在一起便组成了铺天盖地之势,生命力无限膨胀、蔓延扩张。

《银翼杀手》剧照中两侧玻璃柜中展出着复制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也曾谈到陈志光将蚂蚁生活化、象征化和“放大”,成为了一种含带文化意涵的符号。”陈志光将蚂蚁的形象’放大’到让人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的程度,体现了从‘ 生物社会学‘的角度建立自己艺术观众的努力。作为当代艺术家,他深知要解决艺术语言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要找到自我与社会关联的枢纽,要最直接而强烈地呈现身处的世界的某种重要特征。”

《迁徙时代》

《迁徙时代》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迁徙

蚂蚁这一符号贯穿着陈志光的创作,在《迁徙时代》这一组摆拍的照片中,他的蚂蚁爬满了北京、上海等地拆迁过的断壁残垣,以一种极端戏剧化的方式来表达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正如策展人冯博一所说:“蚂蚁游走、蠕动在曾经辉煌过的工厂、车间的废墟和锈迹斑斑的机器之中,趴伏在废弃的载重卡车和锅炉之上。废墟与残骸,黑暗与扭曲的支离破碎景象充盈在观者的面前,这是他曾经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生存经验的直接性展开,蕴藏着沉重、留恋、痛惜、伤感的色彩,也是对中国时代变迁过程中产生的冲突、碰撞的一种真实与直接的记录和写照。”

段少锋从迁徙谈到了文化身份的丧失:“当代人的文化身份的丧失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以及自身的迁徙,这种身份的模糊性带来的是人群的集体焦虑。陈志光的作品大多也涉及到这个问题,能看出他对于文化差异上的关怀,以及对于自己文化背景的反思。”

策展人段少锋在展览现场

观众拍摄作品

 《迁徙时代》

不锈钢中国风

陈志光蚂蚁雕塑的材质很多用到了不锈钢材料,冰冷的现代工业产物浇铸出自然,就像策展人,批评家鲍栋所说的:“这是一种好莱坞科幻电影中最常见的视觉因素之一,与不锈钢直接相关的形象是冷冰冰的机器人未来战士。但陈志光的不锈钢蚂蚁并不显得冷酷,反而显得温情而富有人性。其原因在于他对雕塑造型的处理,蚂蚁的不锈钢表面充满生物特征的细节,不锈钢被灌注了有机生命体的特性。”

大型公共雕塑蚂蚁

展厅中的蚂蚁雕塑与好奇的孩子

《中国狮》

不锈钢树林

陈志光的不锈钢漳州古戏台

在本次展览中,大到几乎与博物馆同高的巨大蚂蚁,横着才能在展厅中摆放的巨木,小到蚂蚁化身成的古代武士、将军和文人,再到有福建本土化传统色彩的古戏台,还有那些中国风的栓马桩、狮子雕像、水上庭院、梅兰竹菊花鸟画,全部都用到了不锈钢材质。在不锈钢的坚硬材质中,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文尔雅,以及自然世界的永恒瞬间。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的强烈冲击和矛盾在此交汇。

《中国反射》系列作品,用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元素,结合不锈钢材质,将周围的环境,观看者的身影全都映射其中,扭曲变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在看到后说道:“雕塑之美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本身之美相映成趣。而镜面不锈钢反光所形成的实与虚的融合便是’通’。”

《中国反射》系列作品

《圆荷泄露》

《古戏台》

《蚕豆》

《静物》

《蚂蚁——大小龙蚊》

回归

从漳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世界各地奔忙,其实迁徙也是陈志光多年以来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每年他都在不同的地点上不断的迁徙和游离,或许他的内心深处渴望着一场心灵的回归。

”出发有出发的原因,回来有回来的原因。“或许在开幕式上陈志光的肺腑之言,就是“蚁王归巢“的真正原因:”在1999年我离开漳州时,这里只有一个中山公园,在文化贫瘠的时候,我必须得出发。走到最后,漳州突然之间的变化,对于文化的关怀,就是我归巢的理由。于是,我和我的蚂蚁,从漳州出发,跨越国内外几十万公里的旅途,走过二十年的光阴,在此回归。”(图文/孟媛)

展出作品

不锈钢鸟笼

鸟笼中的鸟

树影系列作品

不锈钢“小男孩”和成堆的透明那蚂蚁

透明蚂蚁

黑色蚂蚁

展览现场

不锈钢木

展览现场

观众拍摄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不锈钢拴马桩

不锈钢木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