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生命、艺术、科学的对话——一次国际跨界的交流

生命、艺术、科学的对话——一次国际跨界的交流

时间: 2017-10-19 08:54:12 | 来源: 艺术中国

“生命、艺术、科学国际跨界合作交流”研讨现场

2017年10月17日下午,由艺术家崔岫闻、策展人张芳、奥美公关董事总经理程玲发起的“生命、艺术、科学国际跨界合作交流”在北京大得珍藏馆举行。以色列学者Shoshan Brosh-Vaitz博士、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中国画家桐溪小蝉(张斌)、量子养生生命健康管理创始人周法君、美国华人医学科学家刘亚光等共同就生命、艺术、科学之间的联系与交叉话题进行了研讨,对话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当代美术家》杂志主编俞可主持。

以色列学者Shoshan Brosh-Vaitz进行演讲

Shoshan Brosh-Vaitz已经来华5年,之前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她说:“艺术和科学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着重于不同的东西,感官和分析性思维。当科学注重于微观的细节,艺术则展示了混乱和流动。上世纪50年代,艺术和物理学走到了一起,集中在量子、不确定性、粒子、粒子光波等领域。”随后她举了姚璐、崔岫闻、翁奋等中国艺术家及以色列艺术家的作品来说明艺术与科学的某种联系。

迈克尔·莱维特教授向观众展示他制作于1978年的动画电影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医学院癌症研究所教授迈克尔·莱维特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他之前与最近的研究工作,简单来说,他之前的工作就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一个蛋白质的日常运转,他现场播放了这部制作于1978年的蛋白质运转的影片,现在他的工作是研究分子如何从DNA里制造蛋白质。在过去的4天中,他与Shoshan一起拜访了很多艺术家的工作室,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让他想到自己的研究。他说:“有时候,科学也非常美丽。艺术家对我讲艺术,我对艺术家讲科学,我们发现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很多共同点,艺术家与科学家都需要有创造性,创造前所未有的东西。科学往往聚焦于微小之处,而艺术追求的方向却是非常丰富的,因此,艺术可以引领科学,让科学更加本质。”

美国华人医学科学家刘亚光回应了迈克尔·莱维特的观点,他提到:“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常常会发现能重复做出来的实验往往是最漂亮的,也就是说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常常是很美的,当实验数据非常精确时,出现的图像也是很美的。”

桐溪小蝉(张斌)介绍了自己的成长和艺术经历,提到萧乾和季羡林两位先生以及佛教对自己的影响,学习中国画是长期的积淀。禅宗对她的绘画影响特别大,虽然创作的是传统中国画,但欧洲人却非常喜欢她的画,瑞典的东方博物馆收藏了她最传统的写意绘画并进行长期陈列。迈克尔·莱维特对她的画非常感兴趣,也指出冥想对他非常重要。

周法君则通过自己行医的经历,从《黄帝内经》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讲述了“疾病是假,不通才是真相”的观念,并提出“人本无病,我本健康”的健康理念。

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以生命、艺术、科学的话题进行分享与交流,使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获益匪浅,认为不虚此行。

生命、艺术、科学的对话——一次国际跨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