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发布《书法专业人才、小书法师在线培训考核标准(试行)》

时间:2017-04-12 17:36:42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书法专业人才、小书法师在线培训考核标准(试行)》启用会在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召开

4月12日,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书法专业人才、小书法师在线培训考核标准(试行)》启用会在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召开。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副主任刘苹出席会议,培训考核标准专家组成员杨广馨、宗成振、张百军、于乐、孙学峰、曾三凯、汪龙麟等7位专家以及写字派教育科技项目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以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书法人才、普及书法知识、提升书法专业能力为目的,正式发布了《书法专业人才、小书法师在线培训考核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实施后,将对推动书法艺术门类人才培养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起积极作用,力争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书法专业人才。

刘苹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迫切。中国书法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质的文化符号,已成为代表中华文化的标识之一,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的重要载体,犹如中华民族的血脉一样,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国粹、国书。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一种人生理想、一种理念和行为模式;它以最具特色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地展示着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人特有的价值取向。因此,大力提升对书法文化战略的认识,充分发挥书法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支撑,成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与写字派合作开展的“书法专业人才”“小书法师”项目,确定在线培训考核试行标准,可以说是紧贴党中央的国家文化战略,符合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针,也有利于书法行业的建康发展,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书法专业人才。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副主任刘苹在会上发言

会上,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为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与会专家对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解读,专家组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汪龙麟教授说: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时间呈现碎片化,但获取信息也极大便捷。文化部此次推出的书法专业人才、小书法师在线培训与考核,正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扬长避短,用优质的文化充实了碎片化的时间。无论是对书法文化的传播,还是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宗成振教授说:从参与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起草到近两三年全国书法师资的培训,最大的感受是,开展书法教育意义深远但形势紧迫,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专业人才。学生们学习以书法为代表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增强文化自信,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而规范化的师资是学生正确高效学习的基本保障。

为配合标准实施,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主导、写字派教育科技具体开发的在线培训考核系统同时上线。该系统由全国多个书法艺术领域专家教授共同组成的教研团队按照项目标准给出专业指导,以确保系统的标准化与权威性。广大用户可通过“写字派”APP,进入“书法专业人才”和“小书法师”系统,进行在线培训考核。

写字派教育科技项目组负责人刘琳琳为与会人员介绍项目

写字派教育科技项目组负责人刘琳琳在会上表示:“书法专业人才”及“小书法师”的报名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互联网化方式。线上报名通道将在5月1日正式开启。“书法专业人才”及“小书法师”学习和考核均采用在线学习、在线考试模式,这在业内当属首例。其学习和考核内容丰富广泛,涉猎多样:涵盖软硬笔书写技法、书法历史、书法常识、书法理论、国学常识等理论与实践内容。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对该项目进行整体把控,对各项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考试中心特别制定了一套严密的防作弊系统,为标准规范实施提供保障。

与会领导专家在会上合影

通过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于传统书法考级,“书法专业人才”和“小书法师”重点培养参与者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科学、规范的培训与考核,推广先进的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者的书法艺术技能、书写能力和国学综合素养。这对全面提高书法专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有力举措;在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进课堂的政策指引下,“书法专业人才”和“小书法师”也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