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地——旅澳华人周小平个展 探索人类与土地的文明谱系

时间:2017-04-02 00:08:10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展览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一个中国人,漂洋过海来到南半球,在这片土地上与当地的土著人生活、工作,并得到信任和尊重而成为他们的 “一员”,通过艺术记录这份异域情缘,通过艺术打破隔阂的壁垒,并将两种古老文明相互介绍与交融。这样一位艺术家、冒险者、故事的述说者在离开国土28年后再次回归故里——2017年4月1日,旅美华人周小平个展“重返大地——周小平艺术澳洲”在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


艺术家周小平为现场媒体及观众导览


展览现场陈设别具一格

时值中澳建交45周年,澳大利亚总理马尔柯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为此次展览作序,致辞这位中澳两国间的文化使者:“‘重返大地---周小平艺术澳洲’是一个探索文化、地域、时空等关系的展览。周小平的作品糅合了中、西、原住民等赋有创意的传统元素,探索了一系列重要主题,如身份与归属、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古代文化在当今世界中持续获得新生等内容。观众在思考这些关系时,可以领悟到艺术在推进国家交往、人类理解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周小平与土著艺术家泰勒共同在美术馆进行创作

创作现场与观众对话
土地,在澳洲原住民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味

本次展览通过周小平近三十年在澳大利亚创作的绘画、摄影及多媒体作品,讲述了连接中国与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故事,如同娓娓道来的叙说,用绘画的语言将观众引入澳洲原住民的世界。开幕当天,曾与周小平合作过影像项目的土著电影人、银幕艺术家柯蒂斯•泰勒(Curtis Taylor)也来到现场,在今日美术馆特别开辟的艺术场地上还原最原始的土著人民的艺术创作,赤脚踏沙,在大地上描绘古老民族的文化图腾。

周小平的作品巧妙地将中国画、西方绘画与原住民文化相结合。本次展览作品时跨近三十年,也相对完整的展示了艺术家创作生涯不同时期的演变与推进。从早期的具象写实肖像,到后期的抽象演变,亦可从中感知到周小平对于当地文化的理解及深入过程——叙事性慢慢淡化,而作品的精神厚度与视觉效果越发显现。“原住民的画面有着不同的视角。他们的视野就如同空中翱翔的飞鸟,俯视着大地母亲。所以,他们习惯用点和线来填充画面,将地面的聚落和水洼用圆圈和密集的点画来表现,而河流则抽象成一条连绵的曲线。”周小平在接受采访时解释到。

展览现场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展览现场文献视频资料及影像展示

在长期对于原住民文化的深入探讨过程中,周小平对于人与土地的关系,人类与神灵之间共存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他们眼中,灵性的存在并不亚于理性的认知。现实与灵性就像是两个世界,艺术家在他的画面里建立并穿越在这两个空间。但画面走向一种简约主义的留白,即白色作为画中平面性的结构观念。在这一系列中,周小平通过平面的形式空间的概念来组织水墨画和土著艺术的绘画性元素。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将一种总体主义的精神叙事落实到图像文本的形式,即土著的一种精灵化的符形,它们与大地、山岩作为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实现为一种结构形式,并成为一种总体主义的象征化形式叙事。

另外,在他的画面里也开始加入了一些图案和符号。比如在色彩肌理的结构中最初纳入一系列与土著文化有关的圆圈的符号,但这些圆圈逐渐化为周小平所赋予新的意义符号,并将其融于统一化的色调基底,使得基底的风格即画面的主体。这些图形化的符号一般以白色分布在黄红为主色的色底上。有时黄色繁星横向地铺陈在画面上,杂以血红的色痕;白色漩涡形的水符,则成为画面中神秘的游魂一般。


圆 My circle 墨 丙烯 油彩 宣纸 布面 175x383cm 2016年

作品细节

土地,对于原住民来说至关重要。它意味着家园,它就是生命。同样,水洼也是生活的源泉,在周小平深入生活的澳大利亚中西部荒漠和北部原始丛林土著社区,人们依靠自然、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一花一草都有着它们的生命和灵性,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家园,水泽是生命的恩赐,即使是狩猎的动物,也有着与人相通的灵,他们还相信那些肉眼无法察觉的神圣存在,关乎信仰,关乎敬畏。

“当下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对土地的感受可能更多是房子、财产和买卖,但原住民眼中她却是生命的传承和依赖。他们对于土地和生命、神明般的敬畏和尊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这种对土地的认知让他们找到归属感,让他们视野中的自然更加宽广,在尊重人类渺小的事实上更加珍惜所有,活得真实而虔诚,”周小平补充道。


在两个世界之间Between Two Words 丙烯 油彩 宣纸 布面 125x90cm 2016年


作品局部

在周小平的艺术实践中,他充分利用了中国画中宣纸与水墨的特质来营造气氛和环境的渲染,而对于肌理的塑造和厚重感的追求,他更多通过油画及丙烯颜料实现。在画面的营造上,有时采用土著绘画特点以平铺的方式填满画布,更具装饰效果,而另一系列则大量采用留白,以“不落痕”的方式营造空间、时间、人类与精灵之间的余地。

古老的文明总会有相通之处,人类对于土地和自然本就有着共同的认知与渊源。不同物种的界限随着文明与科学被不断细分,但究其本质却是可以溯源归一的。“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澳洲原住民选取出树皮作画,我们的纸张也是取自树皮作原料;再看他们的画笔,往往都是利用树和植物的纤维做成刷状,这和毛笔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是那些他们所崇尚和视为灵性的岩画,这种叙事方式和对神明的崇拜方式,在四海之内也都大抵相同。”


土著影像艺术家柯蒂斯•泰勒(左)与艺术家周小平(右)


现场创作与互动

肖像 Reggie Uluru 油画 布面 195x157cm 2016年

文明之间也自然会相互吸引,周小平不仅在追随土著居民生活与实践中得到了部族的认可,拥有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也与著名的澳洲原住民艺术家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约翰•布龙布龙(Johnny Bulunbulun),杰米•派克(Jimmy Pike),以及原住女艺术家Rene Kulitja,他们在创作中相互影响借鉴,彼此给予灵感与启示。

吸收西方文化的中国艺术家不在少数,但像周小平居住在西方国家却在西方原始文化和艺术的本源中探索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的艺术家却很少。墨尔本大学文化资料保存中心的主任,罗宾・斯洛格特(Robyn Sloggett)教授甚至认为:“ 周小平与原住民的信任关系和艺术成就是澳洲本地艺术家也很少有人能达到的层面。” 他是迄今为止最为深入土著文化的华人艺术家。重返原始文化,对于周小平而言是一种神启般的召唤。

展览现场


作品细节图

展厅现场

周小平的艺术作品记录了澳洲原住民的生活、舞蹈及仪式场景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认为:“周小平的艺术创作似乎不应该以某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作为界定,也不应该以某种特定的表现手法作为界定。在周小平的作品中,既蕴含了对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独有的图腾文化的指向,也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手法。虽然周小平的部分作品使人想起高更对大溪地土著文化的表述,但是周小平的艺术并非在描述一个隔绝于现代艺术、现代文明、现代文化的独立个体文化体系。他的作品完美而巧妙地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种人类文化融合,从而以艺术的形式,以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体验人类文明跨越时间、地域、种族、语言在整个大自然中的发展以及意识形态沉淀——即“重返大地”之意。

展览开幕现场


周小平为观众介绍澳洲原住民艺术

艺术家周小平接受媒体采访

画家,艺术评论家邓平祥也认为:“在周小平的艺术探索过程中不能否认他的艺术灵感与西方后现代大师高更的渊源关系,他所注重的 ----- 如高更一样,主题的生长点,他对生命精神、生存体验和作品的完美结合。为此,周小平的艺术成果既可收纳于澳洲现当代艺术史范畴,同样他的鲜明中国血缘也可以将他归纳于中国现当代史的范畴,并且以他的成果而论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个案。”

艺术评论家朱其对周小平艺术做了这样的总结:“在经历了近30年与原住民的接触,周小平此时似乎在广袤的望不到边的澳洲荒原终于跨到了边界——经由原始地带从另一条路径进入了当代艺术。在周小平看来,艺术或应回归人与自然共生、人神交感这一艺术起源初期的关系,才是一种至高的极境。在这一意义上,周小平创造了一套实现这一诉求的绘画方式。这一方式的取得,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跨文化实践之旅。此前从未有中国艺术人如此深入另一种文化;不是作为一种异域的旅行,而是在一种跨文化实践中走到一个语言的边界,并在语言世界找到一个走出现有框架的出口。”

 


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裴丽莎(Elizabeth Peak)女士致开幕辞


今日美术馆展览及学术副馆长晏燕致辞

批评家、艺术家邓平祥先生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致辞

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林默怡(Maree Ringland)接受媒体采访

开幕式当天,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裴丽莎(Elizabeth Peak),文化参赞林默怡(Maree Ringland)分别代表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出席致辞并接受采访。今日美术馆展览及学术副馆长晏燕,批评家、油画家邓平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等嘉宾及友人亦出席开幕。引王镛先生开幕致辞所言:“越是传统的越是当代的,越是质朴的越是成熟的”,周小平的绘画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和时空,将人们的视野导向更广泛的人类家园和亘古文明,放飞久远的思考。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7日,并将随后巡展至成都(成都当代美术馆5.27-7.2)及南京(江苏省现代美术馆 9.9-9.30)。随后,周小平还将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举办讲座,与国内师生交流。


展览资料,呈现艺术家周小平的澳洲土著生活


艺术家周小平为嘉宾及观众签名

澳洲原住民艺术家泰勒(左)与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裴丽莎(右)交谈

展览现场

澳洲原住民影像艺术家泰勒接受媒体专访

小袋鼠-baby-kangaroo-丙烯-布面-169-x-265-cm-2009年

长老-Lawman-墨-丙烯-宣纸-50x50cm-1995年

引领-Leading墨-丙烯-宣纸-布面128-x-323-cm-2010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