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一场城市化的精神遭遇

时间:2017-03-17 13:22:09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林一林、侯瀚如、陈侗、徐坦(从左至右)

20世纪80和90年代是中国艺术界一段颇为动荡的岁月。不仅是中国艺术,连同中国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进程也成为后来人们所津津乐道和绕不开的话题。而关于那个时期的艺术和艺术家们的创作实践,总是带着时间的距离,让今天的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展览现场

2017年3月15日下午,“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在北京OCAT研究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策展人侯瀚如与蔡影茜担任策展人,展出了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0年左右,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的艺术家团体“大尾象工作组”当时的创作实践。

展览现场展示了“大尾象工作组艺术展”五回展览的平面图等历史资料

“大尾象工作组”由艺术家陈劭雄、梁钜辉、林一林和徐坦组成,他们在九十年代活跃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此次展览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尾象”并没有在人们的视线中频繁出现,甚至当天前来参观展览的很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团体。然而展览现场的作品丝毫掩盖不住这些艺术家昔日创作的当下性、强烈的先锋与实验性。他们以装置、影像、行为艺术等当代艺术的手段和媒材,表现了身处中国改革和开放浪潮前沿的南部城市广州与人们的精神遭遇,“艺术介入社会现实”的强烈印象喷薄而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的大事年表

展览的前半部分以照片、信件、手稿和时间年表的形式,对大尾象的成立渊源和展览活动(大事记)作了梳理和呈现。大尾象最早缘起于80年代中期的“南方艺术家沙龙”,其早期(1991年-1996年)的创作和展览活动大多在文化宫、酒吧、大厦地下层和户外等临时空间展出,他们在此期间自主组织策划了五回展览,带有独立和半地下的性质。1998年,大尾象在香港理工大学和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各举办了一次呈现工作组整体面貌和新作的展览。1998年之后,大尾象开始受到各类大型国际展览的邀请,工作组成员在“第四届光州双年展——暂停计划”(2002)“第五十届威尼斯双年展之紧急地带”(2003)“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5)中分别参展。

陈劭雄与侯瀚如在95年的通信,十几年间侯瀚如与大尾象成员一直保持着联系

从中,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大尾象”与中国社会进程甚至世界进程的同步性。侯瀚如也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中一直与“大尾象”的成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介入,大尾象的工作方式对于不仅是城市化,他们对早期消费社会的到来所持有的敏感和参与性是很突出的。而且作为独立、半地下的工作小组,他们用了非常多随机应变和聪明的办法介入社会现实,这对于后来的展览特别是对于中国和亚洲国家城市化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例证,对今天的展览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们绝对不是限制于广州、珠三角或者中国的艺术家,他们的工作确实能够体现90年代以来全球文化格局的变化,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们对地缘政治变化的敏感反应和体现。”侯瀚如对记者说。

展览现场

出版人、博尔赫斯书店负责人陈侗对记者说,相对于形而上的理论支撑,大尾象更强调也更重视“艺术实践”,“就是去实践”。由于他们的活动、创作与广州城市化的关系非常紧密,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对城市空间的关注。

展览的后半部分是对大尾象主要作品的展示,还特别围绕1994年大尾象在广州三育路14号组织的“没有空间”展览,以期反映出九十年代艺术家自发展览的真实语境。

展览特别围绕1994年大尾象在广州三育路14号组织的“没有空间”展览作了模拟展示

徐坦《关于广州三育路14号的改建和加建》(1993,装置,照片若干、手稿若干、方案图、床垫、旅行袋、双屏视频等,尺寸可变)

徐坦《关于广州三育路14号的改建和加建》(1993,装置,照片若干、手稿若干、方案图、床垫、旅行袋、双屏视频等,尺寸可变)

广东“丰收”集团公司与徐坦合作提出的“发廊”方案

徐坦的作品很早便涉及“第三世界”及其非西方世界国家政治崛起对新世界格局的作用等宏观文化命题。他的作品《关于广州三育路14号的改建和加建》(1993,装置,照片若干、手稿若干、方案图、床垫、旅行袋、双屏视频等,尺寸可变)在展览中做了概念上的模拟和重建。作品是在广州三育路14号建筑内制作的,这栋建筑的历史特别曲折,作品包括艺术家用文字对建筑作的文字描述、以照片展示建筑外貌,展示不同的商业改建方案,最终的方案选择了广州“博尔赫斯”书店的改建装修方案和广东“丰收”集团公司与徐坦合作提出的“发廊”方案,这一系列过程被艺术家以文稿、照片、文献、装置等方式呈现出来,还包括相关方案的平面图、效果图。另外,很重要的是在展览现场还播放了提出方案的人与建筑主人进行商业谈判的宴况录像。艺术家希望通过作品表达艺术作品自身存在的真实的现实可能性,“它已经涉及到未来的真实现实,它不是一个预设的只是属于‘艺术’范围的事”,徐坦如此解读道。

梁钜辉行为作品“游戏一小时”

展览主题中的“一小时”取自已故艺术家梁钜辉1996年在广州某建筑工地电梯上实施的行为艺术作品“游戏一小时”,艺术家在冰冷而裸露的电梯中,头戴建筑工地工人的安全帽,四下是蓬勃崛起的商业化现代新城,艺术家通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直接实施作品,以主动开放的态度介入了现实。黄专曾评价这件作品:“这件作品的行为是在垂直的方向上干扰城市扩张的‘正常过程’,并以此寻找个体私有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渗透,同时追求被动与主动秩序的干扰和扩张。”

林一林的行为“安全渡过林和路”(1995, 行为,90分钟 )

林一林的行为“安全渡过林和路”(1995, 行为,90分钟 )

林一林对97年前后“香港回归中国”引发的一系列后殖民文化的讨论和人的本质变化有着强烈的关注。展览中,林一林的行为“安全渡过林和路”(1995, 行为,90分钟 )就是一个艺术家对此有着深刻思考的例子。作品中,林一林在广州一条交通繁忙的街道用几十块砖头垒起了一面“墙”,视频中来往串流不息的车辆,艺术家一面要躲避车辆,一面要将组成这面“墙”的砖头一块一块移动到“墙”另一侧重新堆砌起来,如此反复在道路中间与路边。往来车辆被艺术家的行为所堵截。城市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欲望,或许在艺术家的工作实践下有了一个喘息和慢下来缓冲的空间。

陈劭雄《五小时》(1993,4张彩色摄影灯箱,尺寸可变)

陈劭雄《街景》系列

陈劭雄 跷跷板——以肺部活动为支架的拍摄/观看方式 1994 影像装置

陈劭雄 《视力矫正器》 装置

展览现场,我们还看到了已故艺术家陈劭雄的作品,他对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与其不断变化的环境、人的状态以及公共或集体记忆尤为敏感。他的《五小时》(1993,4张彩色摄影灯箱,尺寸可变)、《街景》系列(1998-1999,彩色摄影,尺寸可变)都在展览中得到展出。《跷跷板》是陈劭雄的第一件录像作品。跷跷板一侧播放画面抖动的海景视频,另一边是同样抖动的展览空间,正中间一把气枪瞄准对面跷跷板上方的第三个电视屏幕,形成整个空间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紧张而强烈的张力。《跷跷板》连同展览中的另外一件作品《视力矫正器》都在促使观众被迫接受与正视艺术家所提供的特殊的观看方式,从而让人们从另外一种视角观看和思考惯常的事物。

徐坦 问题I 视频装置(四屏视频,土,桌子),1996

从1991年开始的十年间,“大尾象”在广州非常活跃,经常举办展览和艺术活动。但是从05年起他们便没有更新的艺术活动了。2006年梁钜辉因病去世,十年后的2016年,艺术家陈劭雄也离我们而去。尽管“大尾象”四名成员已经有两位离世,然而即使到今天,观看他们几十年前的创作依然让人感觉是那么生动、活跃,那么富有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与能量。正如侯瀚如所言,这种感觉不是所有艺术家都能够给我们的,“这种感受让我们觉得这几十年他们的工作从1991年开始到现在,过去二十多年,时代尽管变化很大并且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还是活生生地在我们的眼前。”(台馨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