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Yishu中国当代艺评和策展奖发布

时间: 2016-11-04 20:04:33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艺讯

中青年策展人鲍栋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典藏国际版)荣幸地宣布2016年“Yishu中国当代艺评和策展奖” 的获奖名单。本届获奖者共五位。他们是资深批评家/策展人陈侗;中青年批评家卢迎华、鲁明军、和中青年策展人何雨、鲍栋。

“Yishu中国当代艺评奖” 自2010年起设立,其目的是为了鼓励与表扬对认识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与现状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 以前每年评出两位优秀的批评家。今年得到上海Cc基金会的鼎力赞助,除继续颁发两位中青年批评家奖外,新增加了颁给两位中青年策展人和一位资深批评家/策展人的奖项,并改名为“Yishu中国当代艺评和策展奖”。

此一奖项评选的方法采取推荐制,体现了本刊的一贯宗旨:鼓励艺术领域中的多种声音及对不同问题的关注,以促进对中国当代艺术有独到见解的严肃艺术批评和策展实践。每年Yishu杂志编委会邀请在国内外富有声望的专家学者担任评选人,由他们分别推荐获奖者。历年担任评选人的有:高名潞、林似竹(Britta Erickson)、侯瀚如、凯伦(Karen Smith)、巫鸿、王嘉骥、杨天娜(Martina Köppel-Yang)、栗宪庭、安雅兰(Julia M. Andrews)和高士明。以往的获奖人包括迈涯(Maya Kovskaya)、盛葳、朱其、黄专、吕澎、周郁龄、翁子健、崔灿灿、马唯中(Lesley Ma)和董冰峰。

今年“Yishu中国当代艺评奖和策展”特邀的评选人有三位:由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教授汪悦进(Eugene Y. Wang )和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希克高级策展人皮力各自推荐一位中青年批评家与一位中青年策展人 。首次颁发的资深批评家/策展人奖则由一位中青年评选人来推荐,今年受邀的评选人是独立策展人、台北立方计划空间总监郑慧华(Amy Cheng)。

三位评选人在推荐书中都陈述了他们选择获奖者的理由。

资深批评家策展人陈侗

郑慧华认为:“陈侗是文化‘策动者’,他具有远见的想法与身体力行的热忱,促使他跨越于不同领域和实践,他是策划者、评论家、作家、艺术家、投身出版及独立书店,博尔赫斯书店成立于1994年,后来与之相关的博尔赫斯当代艺术机构成立于2007年,同时,他也是中国录像艺术档案库‘录像局’(Video Bureau, 2012)的共同成立者。从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在多重的领域与身份之间,却是以深刻且一致的态度。对我而言,陈侗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化行动主义者,其影响力远超过单纯的书写或策划展览。他所启动的文化平台,赋予了多样的行动方式和形式可能,藉由推动文学和艺术来‘拓展’当下艺术及知识生产的可能性。他所成立的博尔赫斯书店是当今中国重要的艺文独立书店,其意义,不单单只是因为它是个‘书店’及其独立性,而是我们看到陈侗如何以此作为平台所催生的文化与艺术动能。

陈侗共同成立的‘录像局’致力于中国影像艺术的档案建构,它可说是一项关乎未来的档案行动。未来的人将通过录像局这扇门,得以进入、瞭解中国录像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再造更多可能,因此它同时具备历史性的、教育性的、思想性意义的多重工作。通过这些,也将会为‘未来当代艺术的策展思维’提供资源和养份,就许多层面看来,陈侗就是一位‘置身未来的策展人’、以行动提出社会批评、文化思考的行动家。”

皮力指出:“提名鲍栋和鲁明军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在中国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了自己工作的独立性,并能以理性精神长期而深入的展开自己的工作。中国的复杂环境,一方面是指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当代艺术缺乏来自社会的广泛支持,缺乏艺术发展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从而迫使艺术的生产,展览、阐释都围绕着市场和商业画廊展开;另一方面,在中国,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进程和中国社会复杂的政治文化生态,半封闭的媒体和任性的自媒体,使得对艺术和现实关照中的理性精神开始急剧减弱,艺术、展览和评论如果不是一场商业聚会,就会被简化为针对新闻事件而制造的事件。道德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工具论方式依然统治中国当代艺术。在此背景下,鲍栋和鲁明军的工作显得尤其可贵。作为策展人和批评家,他们的学术活动都与艺术市场和商业力量保持了刻意的、理性的距离,而这一点在中国尤其不容易。

具体到展览和研究层面,鲍栋拒绝将艺术和展览当做添油加醋的新闻事件表现出简单廉价的政治表态,相反他一直致力于探索艺术、艺术家与社会、历史和个体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系。他特别关注语言(linguistic)是如何围绕这些关系所结构起来,进而在策展中探讨从美术馆到自媒体,不同媒介、场域和上下文会给艺术的语言创作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可能性。

中青年批评家鲁明軍

鲁明军的批评与中国艺术批评中惯有社会学方式保持着明显的距离。他试图在传统的艺术史方法和当代的艺术创作之间寻找到超越新闻效应的,更有人文价值的关联,从而拓展我们理解当代中国艺术的维度。他关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写作,完美的融合了历史研究和社会评论的方法,从而赋予其文字以特别的穿透力。值得一提的是,和他对于中国问题的理性认知相对应,鲁明军在大量使用西方的方法论的同时,难能可贵的保持了独特的中文写作的魅力,其文字也因此而显得深邃和隽永。

鲍栋和鲁明军的策展和理论实践,都显示出独立和理性特质。他们明确独立于艺术与社会、地上和地下、左派与自由派、中国和西方这些简单而虚张声势的划分中;通过理性的工作,将这种独立转换成新的可能性。作为评委我相信他们的工作能让改变我们对中国艺术的标签化认识方法,从而明确的彰显中国艺术中的理性力量。”

中青年批评家卢迎华

汪跃进认为:“自2004年以来,卢迎华就是中国艺坛一位活跃的批评家和编辑。她的艺术批评的独特之处在于观察和讨论艺术作品的角度极其敏锐。她能迅速发现并抓住新出现作品的活力,自觉地建立一种新的观念语境,而不受陈腐的话语框架所约束。在表达这种观念体系时,她为创立分析艺术实践的新范例和确认新的批评话语关系做出了贡献。

卢迎华对语言的敏感性可能来自她写评论时对美术史的自我意识。对于她来说,艺术批评不仅是词章的表态,而常常成了一个历史甚至“考古”的项目,去考察或重现过去的情境。她的艺术批评体现了对整体背景的了解,提出了对每一件艺术作品内在变化的微妙观察。她用自己的眼睛审视,以自己创立的思维模式思考,这是一位青年批评家十分难能可贵的品质。”

中青年策展人何雨

“何雨因与杨嘉茜一起创办的否画廊而知名。这是一间与众不同的画廊。它创立了展示艺术作品的一个另类空间,获得‘草根’艺术社群、年轻艺术爱好者以及那些较少商业动机和投资心态的收藏家的共鸣和支持。而作为一个创造实验室它更倍受欢迎,观众可以亲身参与各种引人入胜的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否画廊位于纽约布鲁克林一幢普通的公寓楼中。和传统的白色方块的画廊不同,它在家居环境中举办高水平的艺术展览。开办以来,否画廊冲劲十足,很快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它的成功也得力于策展人对青年一代期望和关心的事物的敏感。

何雨的策展热忱令人印象深刻。在过去两年半中,她在纽约与北京策划了十一个展览,并筹办了三十多项活动,包括讲座、沙龙座谈、表演、下午茶会和影片观摩等。否画廊是新一代华人艺术家的重要平台之一。可能何雨自己也没有预见到,否画廊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活跃的另类展览空间模式、一个充满社区积极性和青春热情的创造实验室、一个萌发在主流画廊文化之外的新生态。”

四位中青年获奖者将各获得6000加元奖金,资深获奖者将获得10000加元奖金。他们的代表性论文已于2016年11月号的Yishu杂志上发表。11月10日下午四时,还将在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中举办Yishu 奖论坛《当代中国艺术的另类实践与另类空间》,由Yishu主编华睿思(Keith Wallace)主持,评选人和获奖者都将应邀参加讨论。当晚在Art021的开幕晚会上还要给各位获奖者颁发奖状。

“Yishu中国当代艺评奖和策展奖”由加拿大和中国的公益团体与私人赞助。历届赞助人包括Canadian Foundation of Asian Art、Stephanie Holmquist 和Mark Allison、JNBY Art Project和李琳、以及加中当代艺术协会(Yishu Initiativ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Society)。自本届起,由收藏家周大为设立于上海和香港的Cc基金会成为此一奖项的主要赞助者,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热心为本届颁奖活动提供了亮丽的平台。我们对他们的支持深表谢意。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