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论坛 共论“艺术•科学•博物馆”

时间: 2016-09-14 22:42:46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艺讯

“艺术•科学•博物馆”论坛开幕式

2016年9月11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迎来了首批观众,与此同时,“艺术•科学•博物馆”论坛开启,4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到此次论坛当中,就“馆长论坛——大学博物馆展望”、 “学术研讨——艺术与科学国际研讨会”以及“专家座谈——博物馆与现代艺术”三个既互相关联又互相独立的主题,在三个会场各自开展学术性的探讨。思想的汇聚和碰撞为新生的艺术博物馆激发出智慧的力量。

在艺术博物馆四层的报告厅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意大利昂布罗修图书馆美术馆馆长Alberto ROCCA、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艺术博物馆馆长Russell PANCZENKO、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杭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杭侃、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馆长黄燕芳、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姚进庄、台湾亚洲大学现代美术馆馆长李梅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出席了“馆长论坛——大学博物馆展望”论坛,从各自的馆长经历,探讨了大学博物馆的相关问题。

“大学博物馆展望”论坛现场

“大学博物馆展望”论坛现场

杨冬江副馆长介绍说,此次论坛分成两个议题,一个是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定位,另一个是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在我们看来,今天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大学作为公共教育的机构,它的功能日趋丰富和完善,时至今日大学艺术博物馆不但是展示学校传统和艺术成就的舞台,更是涵养莘莘学子,提升人文精神的殿堂,大学艺术博物馆迥异于公共的艺术博物馆,应当成为新思想的试验场,而它充满生机的能量我们想更来自于大学院系的师生,我们也深信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既是清华大学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宏伟愿景。

Russell PANCZENKO馆长谈到,美国并没有特别多的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么多的资源,社区、博物馆必须要了解学生、观众的兴趣点在哪里,会遇到诸如怎么平衡人们的期望和博物馆自身的定位,怎么能传达博物馆真正想要传达的理念等。每个国家的文化不一样,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美国大学对于历史的兴趣是有所变化的,二三十年前我们对于14、15、16世纪包括文艺复兴和19世纪的艺术都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只有50%的大学教授不会把自己叫做历史学家,而叫做视觉文化专家或者物质文化的专家,他们的兴趣其实并不是在艺术、美术或者某一个时期的文化展品,任何一个展品都是和达•芬奇的展品一样重要。

Alberto ROCCA馆长直言意大利昂布罗修图书馆美术馆本身就是非常独特的,它于1609年向公众和全世界开放,其资助人希望可以让美术馆和图书馆获得真理和美。如今,昂布罗修图书馆美术馆传播着来自世界各地教授的观点,这也是其自身的优势。与此同时,古老的建筑、公众对古老艺术兴趣的减弱等,也是该馆面临的问题。昂布罗修图书馆美术馆举办了关于达•芬奇的展览,大家都认为展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确也如此,但并不是巨大的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地让公众了解艺术品的价值,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一点。

杭间馆长将中国的大学博物馆放置在一个更为宏观和多维的角度来探讨,过去,中国大学建博物馆的重心应该是放在了古物博物馆、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的博物馆。如今,中国受到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开始重视一流大学和博物馆之间关系,可以说中国大学博物馆现在处在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上。中国的大学博物馆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会面临新的问题,比如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常设展和临展的关系,通识教育和专业研究,公共知识和文化策略,博物馆政绩的来源等。当代大学博物馆应该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根据大学的立场追求自身的特性,以及自己鲜明的主张和倾向性,而非传统博物馆学意义上共性的东西,这可能是中国大学博物馆在今天转折很重要的切入口。

王璜生馆长认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它位于一个公共的聚集了众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里,可以很好地利用各学科相关人才,碰撞出新的思想,生成一种新的可能性的展览或是提出新的问题。这也引发了大学博物馆、美术馆在探讨知识深层问题上的思考,博物馆或美术馆是更开放的公共空间,而在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中,公共空间思想的形成、自由的可能性,与大学的独立精神,能产生更有交锋性的学科思想碰撞,这是在大学的博物馆、美术馆里能更好地思考和开展的工作,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杭侃馆长表示高校博物馆这几年迅速发展,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高校博物馆应该围绕学术和学生来做。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注重学术性的探索和研究,举办的考古展览都是根据墓中原样重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学术性之外,学生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在有四个专业方向,考古学、博物馆学、古代建筑和文物保护,博物馆专业的学生将自己策划展览。

姚进庄馆长提出大学博物馆应充分利用本校的优势,与其看其他博物馆有什么可取之处,倒不如看看本校有什么优势可以争取。比如清华艺术博物馆本身的建筑之美,就是可以吸引很多的学生到这个地方来,这里的学生真的对艺术馆或是艺术有兴趣和感觉,这肯定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优势。另一个优势是志愿者,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也很重视志愿者,我们的志愿者有学校的校友以及在香港居住的外国人等,学生志愿者没有清华这么多,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启发。有心做博物馆志愿工作的人并不多,对这本身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优势。

黄燕芳馆长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谈起,认为开馆所有的展览都非常优秀,展品说明中英文的翻译也很到位,加上拥有一般大学博物馆没有的规模,可谓是在硬件与软件两方面都十分出色,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李梅龄馆长指出,作为一个大学博物馆或者是美术馆,公共性和教育性是不可避免的,公共性一直是大学美术馆里非常重要的基础原则,在这个基础原则上,公共性所代表的参与度、扩充度就是各种策展的手法。而怎样符合公共性则是它的另外一个界面,即教育性。清华历史悠久,各个学科十分丰富,艺术博物馆将来如果在横向联系上做得好,策展手法所呈现的思想,不管是视觉文化还是物质文化转换成视觉文化,都有非常棒的远景。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