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一舟个展亮相今日美术馆 "异置"山水将传统文脉带入当代

时间:2016-01-31 12:18:13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媒体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5年1月30日,今日美术馆迎来了乙未年里的最后一个展览——“异置——汪一舟个展”。由于当天仅限于媒体新闻发布,因而场馆内少了几分喧闹嘈杂,反倒拉近了艺术家、策展人、作品与现场观众的距离。偌大的空间漂浮着倒置的山川,光影映射于展场四周,诗一般的东方韵味弥漫扩散,展馆也仿若“异置”成禅修之地,听艺术家娓娓道来,观山、云、影空间倒转。


左至右: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艺术家汪一舟,策展人黄笃


著名策展人黄笃先生讲述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异置”,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空间或概念上的的转换与陈置。它指艺术家不仅在物理空间上颠倒了正常的视觉秩序,而且在观念上表现出改变物态的企图,即以柔软的宣纸作为媒介,将之转换成倒悬的三维山水。从而形成了展览的“异置”形态。

    正如策展人黄笃先生所言,随着视觉张力的扩大,人变得更加渺小。汪一舟的作品巧妙地运用了“白盒子”中的空间展示,将观众融入作品内部。“谈及中国的山水,讲究观者和作品的互动互融。就如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样,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畅游之感。汪一舟的这件装置,就很好地把这种传统美学融入当代作品中,还原了传统山水的观、体之感。”

    据悉,本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主展厅展示的是汪一舟大型装置作品;另外一部分作品由石头和宣纸构成,探索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作品主要展示艺术家的纸本水墨绘画。


汪一舟现场作品


今日美术馆的场馆上空悬挂着“异置”的山川

    “异置”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平视视角,挑战着传统意义上对于空间和材料的思维定式。艺术家以柔软的宣纸作为媒介,却用其塑造坚硬的山脉;他颠覆“乾坤”的传统定义,将“山”倒置高悬于顶棚,从而形成与地面上水墨画的“水”相呼应的诗意效果。

    汪一舟对线的多变性和韧性的主观发挥,让绵延的线编织立体的山景,以褶皱的山形暗示了水的存在。在山与水的关联与对比中生成其符号的意义链,使静与动、轻与重、疏与密、简与繁尽显于山形。在这样的视觉秩序中,让参观者亲自置身于这一奇异的景观,并融入神游之境——或是意念的山水,或是漂浮的云朵,或是波澜的海洋,亦或是摇曳的水母……此时,山水涣散,形于山水,又本无山水。

    值得一提的是,展厅中的作品与光线设置极为考究。灯光打向巨大的装置作品,有的漫射成泛黄的光晕,有的穿过“山川”的空隙投射到展馆四周的墙壁,营造出轻盈虚幻的迷离之感,似梦似幻,亦云亦影,将东方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厅内展示的汪一舟水墨作品


艺术家汪一舟

艺术家汪一舟是一位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所涉及媒介具有多样性,既有传统水墨和书法,又有西方油画和当代装置,作品整体呈现出简洁、质朴、诗性、沉厚的语言特征。多年来,他一直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发现新的对话与可能性。

“三十年的探索,我经历了学院艺术到当代艺术发展的全过程。我的想法是希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审美习惯的改变进行转化,在当代化的路上,普遍有两种方式,一种取向与西方的艺术思维方式贴近,一种更适合中国的审美习惯。我可能走在这二者之间的缝隙中,就是介于二者之间,希望以现代的方式,从中国的文化中吸取元素,通过对作品的把握进行实现,”汪一舟在作品介绍时如此说道。

“开始我从平面入手,但觉得单纯的绘画无法完整呈现我的语言,随后也做过一些互动的尝试,后来就拓展到三维立体空间的探索。”


展览现场


作品细节图

    谈及作品的创作,汪一舟强调的不是材料和视觉呈现,他格外注重人的“修养”对于作品的关照。“对于传统的理解,它是一个修养的过程。”七八岁写书法画国画,小学读《春秋》、古文,大学研究黄宾虹......特殊的成长背景培养了汪一舟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与哲学的积累养成了他看待事物的不同视角,“因而,我眼里看到的任何东西都具有中国气质,我提出的问题以及可能性,同样可以以中国的方式去解决,但同时,它又是非常现代的。”


汪一舟水墨作品


高山 320X145-9


高山320X145-2

    东方的哲学更注重含蓄,并讲究“度”。而“度”在汪一舟看来更多的是心里上艺术家的修为。”它不是技术,而是人的气质。不是表象,而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包括作品的创作,什么时候算结束了?如何收尾?这都不是一个仅仅应该停留在视觉上的概念,”汪一舟在接受艺术中国专访时表示。

    的确,山川的巨大装置倒置在展厅,营造出倒置的空间幻化与光影效果;石头与宣纸的叠压,提出了艺术家对“刚”与“柔”,山石自然轮回转化的思考;纸本水墨则以最原初的形式回归传统,并通过笔墨与麻纸肌理的融合归为一体。汪一舟将中国的传统美学与参悟揉进自己的作品之中,正如他所言,“空间和装置的问题,自古就有人在思考与研习,只不过是古今名称的不同罢了,因而,并不能以此来判断东西方或是传统与当代。只是其间散发出的韵味是不同的,我们都在实验,但我希望我的作品散发出东方的诗意与味道。”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2日。期间,将于3月5日围绕本次展览举办学术研讨会。


资料图片:布展期间的黄笃与汪一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