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韡个展亮相UCCA 以颜色构建视觉迷宫

时间: 2015-02-07 23:13:58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艺讯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5年2月7日,刘韡个展"颜色"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个展。本次展览由UCCA馆长田霏宇及助理策展人郭希经过两年时间共同策划,展出的作品皆为刘韡2014年的绘画、雕塑、装置等最新力作。刘韡20世纪90年代末参加“后感性”小组,从此与邱志杰、杨福东、徐震等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展览现场

为“颜色”正名

一提到“颜色”似乎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令人眼花缭乱五彩斑斓的色彩,却往往容易忽视黑白二色也属于“颜色”的范畴。题为“颜色”的刘韡个展正是想要为颜色正名,从展览黑白两色的海报到展厅中普遍为单色的作品,都在彰显着艺术家对于“颜色”的理解。刘韡认为:“颜色对我就是一个感知,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是一个区分各种东西的方式,我们可以区分阶级,可以区分身份,可以区分政党,所有的东西都是用颜色来区分的。”

《转变》 2014年

唯一符合人们习以为常的“颜色”定义的,大概就是展厅中名为《转变》的那件影像装置作品了。这件作品在以素色为主的展厅中显得尤为醒目,每隔五秒钟LED屏幕上就会有颜色的变换,有时是纯色有时是两种颜色的渐变。但颜色变换之中总会有黑色或者白色的纯色穿插在其中,刘韡从人们的思维定式出发,却又悄悄打破了这种思维局限,将自己对于“颜色”,对于世界的感知融入在了作品中。

刘韡提到《转变》的灵感来源于站在时代广场上的感受,那里有无数的大屏幕不断播放着着五光十色的广告。“对我来说那个画面都不存在,都是一个个色块,我印象就是色块,但是它们已经代表了商业的强大,不断地转变也是商业的本质,不是因为推进的改变,而是完全根据需要来改变,我就需要5秒钟必须得改,那么作品的设置也是随机5秒,灵感来源于此。”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很容易就会吸引人们的目光,这件作品正是对于商品社会的反思,LED屏不断播放的颜色和周围的作品交相辉映,体现着经济全球化之下商品社会无处不在的影响。

镜子中的《迷中迷》 2014年

刘韡为观众导览

视觉的迷宫

正如田霏宇所说:“一种独特的意识贯穿了刘韡的整体创作,即物和材料的交叠是如何产生意义、物在空间中的位置是如何建构观众的体验的。”他将日常材料拆解开来抽象出其中的符号元素进行重构,在本次展览中搭建了一个视觉的迷宫。穿行在这些体量巨大的装置作品之中,能体会到时代赋予我们的沉重之感。

《迷中迷》这件作品采用的军绿色帆布材料,是2012年在长征空间帆布系列的继续生长。相对于其他两件作品被很高的围栏圈起来,这件作品是整个展览唯一一件可进入感受的。刘韡提到:“帆布在我很多的作品里代表着丛林和适者生存”。这件作品中就像是一个由工业化的丛林构筑的时代迷宫,绿色帆布下掩盖着结构性的空洞。皮力认为:“那些巨大帆布身上烙印着的国营生产单位字样上,直观地唤起人们关于集体经济生产时代的记忆。”

《迷局》局部 2014年

《迷局》 2014年

《迷局》则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由切割成不同形状的镜子组成的城市景观。厚重的钢板将观众与作品隔离,这件作品成为了一座“围城”,也是卡夫卡的“城堡”,也是当下城市化的一种体现。皮力认为:“镜面制作的形体组成了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园林的结构,不规则与不对称性,错落有致,这些都是古代园林的美学。”这个“镜子园林”借周围的作品为其景,将观众、展厅、作品融合在了一起,也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着的“迷局”与困境。

《看,书》 2014年

被打破的边界

刘韡打破了工作室与展厅之间的边界。正如高士明所言:“刘韡的作品中有一种德国戏剧传统中的‘构作’(Dramaturgie)之感。他贯穿、打通了工作室和展厅这两个空间”。正因为展厅中体现了刘韡工作室的状态,所以这次展览“是一次占领,而不是展示”。 在这个展览中,我们看到的所有作品的边界是混淆的、模糊的、打通的,这非常像他工作室里的状态。他的工作室有旺盛的生产力,这个生产力现在被转移到了798,并且在这里扎下了根。

刘韡打破了城乡之间的边界。或许与他工作室处于城乡结合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他佷关注工作室所处的这个街区。皮力认为刘韡选择城乡接合部作为视觉试验的场地,和这一代人在1998年、1999年以后经历的飞速都市化过程有关系。刘韡说:“那是一个连接城市和农村的裂缝,他们的生活状态既不工业化,也不全球化,所有的东西都恨不得自己做,就像艺术品一样。”

《看,书》 2014年

他的作品中总是带着一种特定的社会感。他试图回收这个社会的剩余物,工作室中收集了大量被使用过的东西,有旧书、白铁皮、帆布等。沾染着社会气息的物体都被纳入到一次次重新的建构,社会生产和艺术家的创作再也无可分割。如《看,书》中,刘韡将收集的书籍堆叠起来,形成如大理石一般的装置作品。在和艺术学者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的一次对话中,刘韡提到了他对书籍密度的兴趣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书籍和石头属性十分相似。这些纪念碑式的几何立方和大体量的抽象建筑形体,是刘韡对于整个社会的反思。

观众观看作品

《受难》 2014年

刘韡的近些年来创作的作品涉及对权利、环境、当代城市生活、空间、建筑所进行的深入思索,本次展览体现出了刘韡在艺术实践中的全新走向,也如皮力所说“刘韡和他同时代的艺术家正是打开了这种视觉上的可能性的那扇门。而之后,下一代的艺术家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表达打开了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展览将持续到4月17日。

《受难》 2014年

《迷局》镜子中倒映出的展厅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