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

2014"中外艺术家太行对话"圆满结束 用艺术讲述中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04 18:44:0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在太行山合影

2014年6月9日至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中国、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中心、河南省林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4中外艺术家太行对话”活动在河南省林州市境内顺利举行并圆满结束。

中外艺术家参加红旗渠纪念馆

本次活动为期12天,包括“采风写生”、“学术论坛”和“艺术名家进校园”三部分。在12天的时间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捷克、希腊、韩国、斯里兰卡10个国家的25位中外艺术家们以林州大峡谷、石板岩、太行洪谷山、红旗渠以及安阳殷墟为对象进行写生创作,充分体验了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太行山雄浑博大的自然景观,红旗渠体现的“中国梦”精神,创作出数量丰富的体现太行山精神的艺术作品,并将中外对话带入艺术高校,开启了学子们的艺术理想,促进了中外艺术家的深层次交流,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自然与文化魅力。

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为修建过红旗渠的英雄劳模画像

在当今中国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人们很难找到一种切近自然、潜移默化的传播方式。本次活动将25位中外艺术家汇聚一堂,日常起居、创作、交流在一起。语言、音乐、美食、艺术都成为了交流的媒介。中外艺术家们面对太行山,不分国界,共同面对一个主体──孕育人类的自然。通过长时间在一起写生,各国艺术家们交流的不仅有技法技艺,还有各自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思想。

俄罗斯功勋艺术家谢夫楚科在太行山写生

太行山雄奇壮美的风景给中外艺术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林州拥有长约50公里的太行山大峡谷,这里被誉为“东方的科罗拉多”,却比科罗拉多大峡谷气势更为雄伟。几亿年的地壳运动,把这里塑造成天开图画、大山大水的模样。在艺术家们看来,太行山本身就是一体量巨大的雕塑,有的艺术家把它比作一只雄狮,而有的艺术家则感受到了巴赫音乐的气势和莫扎特音乐的空灵。

捷克艺术家伊瑞在荆浩隐居处写生

太行山不仅蕴含着自然的巨大能量,也涵养孕育了历史人文的兴盛。中国北宗山水画起源于这里,历代无数的大画家曾隐居于此,将太行山中图景绘制成千古名迹流传于世。荆浩曾隐居于林州西南的洪谷山。艺术家们潜心其中,寻找着先辈大家走过的路径,感受着当年他们生活创作的气息。在先辈大师曾经作画的地方作画,艺术家们的内心中蕴藏着感动。

德国艺术家尤塔·波波在太行山写生

参观过红旗渠纪念馆后,艺术家们无比感动。俄罗斯画家斯维特莱娜说:“红旗渠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50年前林州人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战胜了自然,这正是太行山的美丽和力量所在。”德国画家尤塔•波波说:“参观了红旗渠之后,我真正了解了‘中国梦’。以前我们只是听说‘中国梦’,这种精神应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去了解。”

中国艺术家唐承华在太行山写生

在18日举行的学术研讨会现场,艺术家们就“和而不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价值”为总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场,中外艺术家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世界自然与文化的跨文化感知”、“艺术家如何表现自然”和“未来国际文化的相互关系与走向趋势”等。韩国水墨画家柳时浩说:“太行两个字在我心里非常高大,同属于东方文化的韩国和中国,我们对自然山水的表达是可以相互理解和借鉴的。”中国艺术家包林说:“我们行走太行大峡谷,其实是沿着当年荆浩、范宽这些大家的足迹去体验一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了解先人们怎样培养我们对山水的认识和观看自然的方式,体会中西方艺术家观看自然的不同,我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法国艺术家西蒙说:“在今天加速一体化的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利的。不同的文化需要融合,同样需要差异,面对一种未知和完全陌生的文化语境,走近她,理解她是非常必要的。”

“2014中外艺术家太行对话”走进中州大学校园

随后的活动期间,中外艺术家还前往安阳参观了殷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这对于国外艺术家触摸中国的早期文明,理解中国文化传统大有裨益。同时,“2014中外艺术家太行对话”走进中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中外艺术家们与那里的师生分享了自己在太行山的收获和艺术历程。活动从总体上促进了中外艺术家之间的深层次对话,向世界展示了 一个充满大国气魄的“美丽中国”和“人文中国”。

“2014中外艺术家太行对话”行进中的车队

“中外艺术家对话”自2012年启动以来,一直坚持将旅游对外传播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以艺术交流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推介深化对外传播的宗旨,通过艺术的方式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旅游和文化形象,用艺术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今日中国。

中外艺术家在红旗渠青年洞合影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